汪曾祺对京派的梳理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对京派的梳理,带有很强的自我认同倾向,是有意识的梳理。汪曾祺把京派追认到周作人,先后提到的还有林徽因、废名、乃师沈从文、萧红,但没有涉及到郁达夫。本文试图对汪曾祺涉及京派的论述做一主要偏于资料性的整理,首先将对汪曾祺论述的京派概念做出阐述;其次试图以汪曾祺从周作人到萧红的论述理清京派发展的脉络;当然,重心是对沈从文论述的分析。
  一、汪曾祺的“京派”所指
  汪曾祺论述“京派”这一概念的文字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篇文章:《小说的散文化》《西南联大中文系》《<去年>属马题记》。通过《小说的散文化》等这几篇文章,汪曾祺基本建立起了散文化小说的理论框架,在对京派历史不断的梳理过程中,他的散文化小说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汪曾祺真正提出“京派”是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一文,其原意并非指文学史上的京派,而是指西南联大中文的风格、精神,“如果说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一点什么派,那就只能说是‘京派’……这种超功利的生活态度,接近庄子的率性自然的儒家思想对联大学生有相当深广的潜在影响” ;这里说西南联大中文系的精神有近似于文学史上“京派”的特点,那就是京派“超功利的”贵族立场。
  汪曾祺对“京派”的界定并非以传统文学史的框架来描述,他自己也指出“京派是一個松散的团体”,其着眼点在“散文化”这一京派普遍采用的抒写形式。只有这样,他才能把本不属于文学史意义京派范畴的萧红等作家纳入京派的范围。按照汪曾祺的重新阐释,可以对京派做这样的线索梳理:鲁迅的《社戏》和《故乡》、周作人的散文、郁达夫的《迟桂花》、废名、沈从文、师陀的《果园城记》、以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甚至还可以提到孙犁。依照散文化的标准,必然推出这样一条线索,虽然汪曾祺本人并没有提到郁达夫、师陀等作家。
  二、对“京派”的历史梳理
  汪曾祺对京派发展脉络的梳理主要集中于《我是一个中国人》《<蒲桥集>自序》《<当代散文大系>总序》《老年的爱憎》《我的创作生涯》等几篇文章;而又以对废名的论述最为集中:《谈风格》《人之所以为人——读<棋王>笔记》、《从哀愁到沉郁——何立伟小说集<小城无故事>序》《万寿宫丁丁响》,以上几篇专论废名。
  汪曾祺把散文化小说最早的实践者归在鲁迅名下,“鲁迅的《故乡》写得很不集中。《社戏》是小说吗?但是鲁迅并没有把它收在专收散文的《朝花夕拾》里,而是收在小说集里的” 。把渊源追溯到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当然有使京派取得存在合法性的企图,但《社戏》与《故乡》两篇散文化的倾向确实分外明显。在散文化这条路上,周作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蒲桥集>自序》追溯现代文学发轫期周氏兄弟开启的两条道路:“五四以后,散文是兴旺的。鲁迅、周作人,沉郁冲淡,形成两支。” 更在《<当代散文大系>总序》这样具有文学史定位意义的文章中重复《<蒲桥集>自序》一文的思想:“鲁迅、周作人实是“五四”以后散文的两大支派。鲁迅悲愤,周作人平淡。后来作者大都是沿着这样两条路走下来的。” 在《老年的爱憎》中指出周作人并非原来就平淡的,“周作人早年的文章并不是那样悠闲的,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思想是相当激进的。直到《四十自寿》‘请到寒斋吃苦茶’的时候,鲁迅还说他是有感慨的。后来才真的闲得无聊了。我以为林语堂、梁实秋的文章和周作人早期的散文是不能相比的。”
  我對汪曾祺梳理散文化京派的过程中较为感兴趣的是,他似乎没有充分注意到乃师沈从文早期自叙传一类的小说,这也间接导致他在梳理过程中对郁达夫的忽视,甚至忽视了那篇已经跨入散文化京派之列的《迟桂花》。其实,沈从文正是从自叙传转到抒情性散文化小说的,和郁达夫走的是同一条路,尽管郁达夫后期创作未产生多么大的影响。郁达夫对散文化京派转型的贡献似乎被汪曾祺无意识地抹掉了。而把乃师沈从文作为散文化京派的旗帜。
  三、论沈从文
  通过上面的论述,大概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印象:汪曾祺理论基点是《小说的散文化》那篇文章。他不仅用于分析废名,也同样运用于乃师沈从文。因此,看汪曾祺的文论,有点给人旧调老是重弹的感觉。汪曾祺论沈从文的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回忆性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个爱国的作家》《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自报家门》《<沈从文传>序》《年关六赋序》等几篇文章;第二,关于沈从文的专业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文章,主要是《沈从文转业之谜》《步障:实物和常理》《小山重叠金明灭》;由于以上两类与沈从文小说关系不大(但又不是全无关系),只列出篇名备用。本文将重点论述汪曾祺关于沈从文小说的主题与人文关怀、如何写人、民俗与人物的关系、景物与人物的关系、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沈从文小说与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等。
  关于民俗与人物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谈谈风俗画》等文章当中。《<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把巧云和十一子的悲喜和放荷灯结合起来,成为故事不可缺少的部分,像沈先生在《边城》里所写的划龙船一样”。到了《沈从文和他的<边城>》就具体分析了《边城》里的划龙船,“《边城》几次写端午节赛龙舟,和翠翠的情绪的发育和感情的变化是紧密扣在一起的,并且是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纽带”。
  四、“京派”散文化理论的建构者
  《小说的散文化》奠定了散文化小说理论的基础,是解读京派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柱:散文化小说不写重大题材;不过分以典型论、概括的手法刻画人物;结构松散;不注重情节、注重意境的造成。在大的理论框架建立之后,又在论述乃师沈从文的文章中提出风俗描写与景物描写是散文化小说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消解传统小说强烈的戏剧性、高潮、悬念以达到“平平静静,漫漫向前流”的散文化的重要手段。在评述京派前辈的同时,汪曾祺也也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有人说汪曾祺“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在自己独创的形式中达到艺术完美的唯一大师级中国小说家” ;大概正是基于他对京派的理论阐释与他自己的创作吧。
其他文献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養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必须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21世纪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除了要求人的个体素质之外,事业的成败还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合作。要使学生有创新会学习,加快社会化进程,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就成为必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
期刊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口语是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迫使人们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听话和说话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既要把话听清楚,听准确,又要把话说明白,说得准确得体。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才能适应。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  为了培养学生倾听、
期刊
区域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里,教师有意识地投放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游戏材料及同伴的互动和操作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主要有:益智区、语言区、美工区、數学区、操作区、娃娃家、建构区、表演区等,区域材料的来源可分为:购买现成的玩具;教师制作;生活中废旧物品改造;自然界的物品等,区域材料的投放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及班级主题的进程综合考虑。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越来越重要。正确处理灵活运用教材已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应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势式,解放思想,直面多样化的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关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个话题,好多专家和教师同仁们都很关注。作为一线教师教学英语二十多年,在教材使用方面,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感受。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英语教材,
期刊
因互联网教育的普及、生本理论的培训与指导、及课改的逐渐深入,我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收获不少得到感悟也不少, 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表现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一、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
期刊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怎样在农牧区小学利用信息化教育进行有效的教与学呢?  一、充分
期刊
案例背景:  烨烨是本学期才从其它幼儿园转到班上的一个小男孩,刚到班上第一天就让老师“不省心”。和往常一样孩子们解便喝水后就要到操场进行早操活动,当孩子们刚排队走出教室时我发现烨烨不见了,心里一颤,到活动室里里外外找了一圈,还是没看见他,我开始着急起来。马上告诉班上的另外两位老师,她们开始楼上楼下一边喊着烨烨的名字一边着急的找人,几分钟过去了还是不见人影,我不禁慌了神。  这个时候幼儿园的其它老师
期刊
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小六年级写作对学生的感知、思维、创造、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着较之其他年级小学生更高的要求,学生写作受挫感较强烈,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慢慢就失去写作信心,写作兴趣也越来越淡薄;六年级作文对于写作素材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相对较高,以前积累的素材不能用,能用也因为联想能力,发散能力,感知能力有限而不知道怎么引用素材,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也不知道怎么引申为写作素材,因而学生写作时有种无从下
期刊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开设小学三年级至部分地区初中三年级科学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分科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体系分散、内容单一、思维局限、学生负担过重、评价体系封闭的弊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而开设的课程。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教育也在不断的演变与延伸,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科学课程的脚步虽然在缓慢前行但所走过的路程一直困难重重,步履艰辛,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科学教育的步伐似乎仍在
期刊
在当今社会,节日是传统社会的缩影,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应合理利用节日活动巧妙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应结合幼儿从各个方面的得到的实际经验,设计合理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节日是从社会凝聚功能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比较具体的、针对性较强的功能,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节日能够满足幼儿社会性心理需求,感受到来自世界的爱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