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灯盏花素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仅采用灯盏花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基础上配合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缓解时间及临床指标[白蛋白(ALB)、肌酐(Scr)、血清总胆固醇(TC)、24 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TG)].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缓解时间为(25.89±11.05)h,对照组病情缓解时间为(31.46±12.94)h;观察组病情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Scr、24 h尿蛋白定量、TC及ALB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灯盏花素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临床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析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以电脑Excel表格按照1:1比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西地兰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心功能指标及治疗后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QT离散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QT离散度(32.69±2.69)ms低于对比组的(41.32±3.11)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症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尿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炎症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尿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2.6±4.1)mm小于对照组的(45.3±4.5)mm,左室射血分数(48.5±5.8)%高于对照组的(44.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介
目的 分析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抗凝的效果.方法 68例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接受华法林治疗,研究组接受利伐沙班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病情控制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4.12%高于参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PT(12.52±0.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7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DL-C(1.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在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就诊单双号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5例.常规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联合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死亡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高于本组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57.92±1.25)%、每分输出量(5.49±0.62)L/min高于常规组的(42.66±
目的 探讨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6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则单纯采用精氨酸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氨(NH3)、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H3、β-E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β-EP(40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实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实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在病情改善、肺功能提升方面作用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目的 探究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行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7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根据均衡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实验组应用常规化疗+左氧氟沙星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外周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治疗后痰菌阴转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CD4+、CD8+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予以单一缬沙坦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参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BUN)为(6.4±0.7)mmol/L、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AER)为(1.1±0.1)g/24 h、血清肌酐(Scr)为(101.6±8.9)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