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浅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从过去被动局面转变为主动学习局面,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激发。教师自身要具备更多专业化知识,对各类教学成果进行掌控。获取学生关心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对重难点理论知识合理分析,组织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学习知识积极表达自身学习感受,通过课上课后活动开展,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  学生主体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28-01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较大作用,但是从此门课程教学现状中能得出,此课程大多都是集体大课教学,属于公共必修课程。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受限,在课堂中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对教学成效提升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属于被动接受教育,所以当前教师要全面转变传统化教学模式,设定科学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问题分析与总结能力,积累更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培育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强化教学引导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教学知识,对课本教学内容能合理把控,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对各类热点问题合理引导。《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涉及的教学知识跨度较大,其中各类历史事件跌宕起伏,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学活动合理设计,例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讲述中,要为学生分析现阶段史学界探究的主要问题与各类看法。对比中西方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提问,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是否仅有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道路可以走,融合学生多项观点之后让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看法与认识。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屈辱史都比较痛恨,虽然历史不能重来,但是通过此类问题能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还会激起学生群体之间进行辩论,能提高教学成效[1]。
  二、积极引入全新的史学界研究成果,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教师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要时刻掌握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将各类新型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取,和课本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诸多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是学生接触较多的历史事件和任务,比如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围绕此类人物时间探究各类事件。近年来各类史学资料不断更新,诸多研究成果在不断更替。比如维新运动失败原因新认识、蒋介石个人日记公布等。为学生介绍此类教学成果时,要强化学生对自身感兴趣人物的全面认知。对于学生群体来说,通过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全面提升教学课件质量,完善授课教学主体内容
  当前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要注重提升教学课件基本品质,补充完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要对学习理论合理分析。《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要想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地位,改变学生学习处境,从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参与学习,要对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创新。在教学中要对社会现阶段基本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在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中,要对中国主权如何一步步丧失的过程进行探究。在戊戌维新中,可以将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进行对比。通过针对性分析,能有效展示出诸多问题结果。理顺学生学习思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示范之后,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为学生自身想法创造更大学习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确定课题组具体细则,对学生抄袭等问题进行控制,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在班级中划分各个评分小组,给学生课题活动情况进行评分。在课题活动开展中,要确定学生管理权,比如课堂纪律、提问情况、辩论现状等。大多数学生长期在一起生活,通过小组提问获取的教学效果更好。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较多,其中有诸多事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较大,在教学中可以选取部分优质小文章进行课内外阅读,能强化学生理论认识与感性认识。比如《西行漫记》、《毛泽东传》、《菊与刀》等,通过各类历史读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教学课程的理解,能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历史书籍阅读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交流,这样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结语
  在《中国近代史綱要》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在此阶段,要突出授课教师教学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思想认识,使其学习兴趣能全面提升,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玉.《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新模式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8):10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大致介绍现代文阅读中的要点,并对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进行简单说明。根据现阶段内我国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作出全面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 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93-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是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英语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高考结果,但是高中英语教学过程面临众多困境,每个班级学生的英语程度不同,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对老师依赖性强,难以找到正确的、合适自己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甚至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偏科的的想象,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英语教学过程既能让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继续提高又能让差生激发学习
期刊
【摘要】在倡导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今天,不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弊端,高考备考仍以题海战术训练应试技巧为主,效率低下,制约着学生发展。着眼于教学实践,以“乡土情结”题材的群文阅读导读为例,精心选择文本,创设议题,精准导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阐述教师的精准导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方法,在阅读与备考之间搭建桥梁,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助力学生提高阅读力,培养语文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输入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加强阅读教学是语文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阅读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培养。因此,本文将研究定格在小学,分析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改革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88-01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英语作为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被众多国家所重视。我国从小学起就开始实施英语教育,但目前我国小学的英语教育问题众多,教学效率不高。而将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使得小学生们对英语更加感兴趣,在快乐之中学习英语,大大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教育游戏 小学英语 教学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用于人际交往的一种工具,聋生由于自身失聪而失去了获得语言这种工具的能力,最终会导致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正常人并不掌握聋人群体通用的手语,大多数聋人所获得的口语能力难以和听力正常人进行交谈,所以书面语这种交流形式是大多数聋人与正常人之间常用的交流手段,能否有效运用这种交流方式,取决于聋人是否具备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书面语言来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学生掌握了英语语言,就可以与国际友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在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必要从小学阶段抓起。而自然拼音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针对自然拼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自然拼音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再适应新时期的英语教学需求。文中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应用微课的优势,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出微课的作用与价值,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 微课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
期刊
【摘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阅读教学之中,优势显著,包括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还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然而,由于课时有限、认识不清等原因,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教师少之又少,致使传统文化价值流失。本文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两者之间结合的意义,就如何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展开研究。  【关键词】语文 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英语词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如今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状况并不乐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求做好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情景语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