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套种鲜食蚕豆技术模式应用及效益分析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_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鲜食蚕豆作为餐桌上的美味时鲜蔬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青睐。我们结合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结果,制定了曲靖市"桑园套种鲜食蚕豆高效种植技术规程"(DG5303/T10-2015)地方标准,作为提高鲜食蚕豆单产水平和质量标准依据。应用云豆147、凤豆6号等蚕豆新品种,按照桑树种植规格为120 cm×33 cm的田块,在桑树间条播2行;桑树种植规格为150 cm×33 cm的田块,在桑树间条播3行,株距保持12-13 cm。云豆147等分枝强的品种用种量150
其他文献
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下,棚内气温均存在日变化,晴天条件下均从8:00开始迅速升温;多云-少云天气下,12-2月份升温时间明显不同,分别为10:00、9:00和8:00;晴天和多云-少云天气下,到达
通过开展云薯401"密度、播期、种肥施用量"三因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播种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复合肥用量对产量影响较小。云薯401在红塔区冬季栽培马铃薯
在以往的图像拼接中主要在拼接精度上主要以象素级为准,在某些情况下图像拼接的质量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待拼接图像的内容不是整像数级,或拼接图像的内容很接近的情况下,往往产生误匹配。本文基于拉格朗日插值与牛顿法算法的亚象素相结合方法进行图像拼接,该方法能够保证较好拼接精度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亚象素匹配中耗时的相关计算。
对湖北省宣恩县2013年度早熟中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中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米质及其它重要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繁优桂99、川谷A/R8784和中9优140等品种已试验2年,
为了研究在沿江地区遇到洪灾后,进行早翻晚栽培,为本地区恢复粮食生产提供抗灾救灾技术支撑,2014年在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安排了在同一试验田里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
本试验选用衢鲜5号为试验材料,于2013年在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秋季延后播种密度试验,试验分2个播种期、3个密度处理,采用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鲜
通过对华油杂62、大地95的两个播期(10月2日、10月28日)、四个密度(每亩分别为2万株、3万株、4万株、5万株)等组合成8个处理进行大区简单对比试验表明,华油杂62各处理因受冻程度
以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的化控剂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返青期喷施多效唑有助
为摸清喀什地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现状与演变,利用喀什地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土壤总盐和土壤pH值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同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土
对鲜食蚕豆通蚕6号、通蚕3021、苏蚕2号、白花大粒、陵西一寸、慈蚕1号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蚕6号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均优于其他品种,适合在本区域推广种植;苏蚕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