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0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高血压日”。为此,受《祝您健康》杂志社的委托,我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心血管病治疗专家方圻教授。
提起方圻教授的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陌生。
他的病人中,上有日理万机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下有半夜起床排队挂号的平民百姓。
无论对谁,只要你是他的病人,他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永远是和颜悦色的面孔和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
经他诊疗过的病人,佩服他的医术精湛,称赞他的医德高尚。
他曾经参加过周恩来总理的治疗小组,总理对他赞不绝口。
总理去世以后,邓颖超同志将总理生前用过的一架金黄色座钟送给了方圻教授,感谢他在总理生命最后日子里付出的心血和劳动。
许多人是从这段故事中,认识了方圻。
他被称为“人民的好医生”,曾获我国医务界的最高荣誉——“白求恩纪念奖章”。
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
初夏一天的早晨8时,我们如约走进方教授的办公室。他太忙了,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所以只能挤出清晨的一点时间接受采访。
方教授满头银丝,面带笑容,一身儒雅,风度翩翩。
他首先从我国近40年高血压发病情况的变迁说起。
1959年,中国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11%。这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一次普查得出的数字。
1979年,进行了全国第二次高血压普查,患病率为7.30%。时间过去20年,中国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50%。
1991年,第三次大规模的全国高血压普查开始了,结果是11.44%,即9名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病。患病率比12年前又增加了48%,将近50%,这时全国有9000万高血压病人。
方教授说,各地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
北方的发病率比南方高,华北、东北一带比江浙、两广高出许多。北京的高血压发病率名列榜首,高达23%,其次是西藏。
方教授举出一组数字说明:
在高血压病人中,只有44%的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其余56%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
在这些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的人中间,只有25%的人服药治疗。
而在这25%的服药病人中,最终能够满意地将血压降下来的,只占一半。其他服药的人只是吃吃停停,血压难降。
这就意味着,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病人中,8人中只有1人的血压降了下来。
高血压病病出有因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这样重视控制高血压呢?
方教授仿佛猜透了我们的心思。他停顿了一下,接着介绍说——
在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高血压起着非常坏的作用。
首先,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许多脑卒中病人都患有高血压病。
脑卒中就是“中风”,或者称为“脑血管意外”。中风后病人非死即瘫,难得痊愈。在我国,每年因为中风死亡的人数已经在人口死亡谱上占第一位。
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心脏病的“前奏曲”,病人会出现心力衰竭。
高血压也能造成。肾脏的损害,病人最终死于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同样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硬化后,会出现血管堵塞。如果堵塞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上,就会出现冠心病。如果堵塞在脑血管上,中风随之而至。
所以抓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首先要抓高血压病的防治。正所谓“纲举目张”。
说起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方教授略作思考。
他说,原因还不太清楚,但是有许多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肯定有遗传因素。
——肥胖的人,血脂高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
——与饮食习惯有关。尤其是与吃盐多少关系非常密切,北方人吃盐多,高血压病人也多,北京人平均每人每天吃盐15克,而广东人吃得清淡,吃盐量只及北京人的一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人每天吃盐不要超过8克。
——经常吃蔬菜、水果的人,高血压发病率低。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高钾低钠对健康有益,而盐中偏偏含的是钠。
——高血压与吸烟也有关系。烟民中高血压病人多。
重视防治措施
方教授介绍说,防治高血压要从青少年抓起。
现在许多年轻人的血压偏高,但是自己并不知道。所以从30岁起,就要知道自己现在的血压是多少。中年以后,更要每年检查一次血压。
其次,要知道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这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坚持下去就更难。要争取吃得清淡,多吃蔬菜。体重超重的人,要设法减肥,如果体重降不下来,血压也难降,一旦体重下降,血压也会随之降下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如慢跑可以降压、减重。吸烟的人要戒烟,尤其是医生,更要带好这个头,但是目前医生中的吸烟人数仍然相当多,经在北京市5所医院中调查,男医生的吸烟率高达50%。
一个人如果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等疾病,就更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把这些疾病控制住。
方教授说,防治高血压,尤其要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
美国开始做这项工作比较早,高血压的发病率从1968年开始下降。欧洲从70年代也开始下降。日本在防治高血压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从70年代开始,他们下大力气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广大群众自己动手,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
方教授最后说,我们的医生,特别是社区医生,要走出去,大力开展社区医疗,对于高血压病人,也没有必要去大医院检查治疗。
告别的时候,我们请方教授在我国第一个“高血压日”之际为读者写句话,他踌躇良久,写下了:“积极防治高血压病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点。”
(编辑 汤知慧)
提起方圻教授的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陌生。
他的病人中,上有日理万机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下有半夜起床排队挂号的平民百姓。
无论对谁,只要你是他的病人,他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永远是和颜悦色的面孔和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
经他诊疗过的病人,佩服他的医术精湛,称赞他的医德高尚。
他曾经参加过周恩来总理的治疗小组,总理对他赞不绝口。
总理去世以后,邓颖超同志将总理生前用过的一架金黄色座钟送给了方圻教授,感谢他在总理生命最后日子里付出的心血和劳动。
许多人是从这段故事中,认识了方圻。
他被称为“人民的好医生”,曾获我国医务界的最高荣誉——“白求恩纪念奖章”。
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
初夏一天的早晨8时,我们如约走进方教授的办公室。他太忙了,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所以只能挤出清晨的一点时间接受采访。
方教授满头银丝,面带笑容,一身儒雅,风度翩翩。
他首先从我国近40年高血压发病情况的变迁说起。
1959年,中国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11%。这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一次普查得出的数字。
1979年,进行了全国第二次高血压普查,患病率为7.30%。时间过去20年,中国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50%。
1991年,第三次大规模的全国高血压普查开始了,结果是11.44%,即9名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病。患病率比12年前又增加了48%,将近50%,这时全国有9000万高血压病人。
方教授说,各地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
北方的发病率比南方高,华北、东北一带比江浙、两广高出许多。北京的高血压发病率名列榜首,高达23%,其次是西藏。
方教授举出一组数字说明:
在高血压病人中,只有44%的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其余56%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
在这些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的人中间,只有25%的人服药治疗。
而在这25%的服药病人中,最终能够满意地将血压降下来的,只占一半。其他服药的人只是吃吃停停,血压难降。
这就意味着,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病人中,8人中只有1人的血压降了下来。
高血压病病出有因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这样重视控制高血压呢?
方教授仿佛猜透了我们的心思。他停顿了一下,接着介绍说——
在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高血压起着非常坏的作用。
首先,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许多脑卒中病人都患有高血压病。
脑卒中就是“中风”,或者称为“脑血管意外”。中风后病人非死即瘫,难得痊愈。在我国,每年因为中风死亡的人数已经在人口死亡谱上占第一位。
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心脏病的“前奏曲”,病人会出现心力衰竭。
高血压也能造成。肾脏的损害,病人最终死于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同样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硬化后,会出现血管堵塞。如果堵塞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上,就会出现冠心病。如果堵塞在脑血管上,中风随之而至。
所以抓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首先要抓高血压病的防治。正所谓“纲举目张”。
说起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方教授略作思考。
他说,原因还不太清楚,但是有许多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肯定有遗传因素。
——肥胖的人,血脂高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
——与饮食习惯有关。尤其是与吃盐多少关系非常密切,北方人吃盐多,高血压病人也多,北京人平均每人每天吃盐15克,而广东人吃得清淡,吃盐量只及北京人的一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人每天吃盐不要超过8克。
——经常吃蔬菜、水果的人,高血压发病率低。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高钾低钠对健康有益,而盐中偏偏含的是钠。
——高血压与吸烟也有关系。烟民中高血压病人多。
重视防治措施
方教授介绍说,防治高血压要从青少年抓起。
现在许多年轻人的血压偏高,但是自己并不知道。所以从30岁起,就要知道自己现在的血压是多少。中年以后,更要每年检查一次血压。
其次,要知道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这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坚持下去就更难。要争取吃得清淡,多吃蔬菜。体重超重的人,要设法减肥,如果体重降不下来,血压也难降,一旦体重下降,血压也会随之降下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如慢跑可以降压、减重。吸烟的人要戒烟,尤其是医生,更要带好这个头,但是目前医生中的吸烟人数仍然相当多,经在北京市5所医院中调查,男医生的吸烟率高达50%。
一个人如果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等疾病,就更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把这些疾病控制住。
方教授说,防治高血压,尤其要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
美国开始做这项工作比较早,高血压的发病率从1968年开始下降。欧洲从70年代也开始下降。日本在防治高血压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从70年代开始,他们下大力气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广大群众自己动手,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
方教授最后说,我们的医生,特别是社区医生,要走出去,大力开展社区医疗,对于高血压病人,也没有必要去大医院检查治疗。
告别的时候,我们请方教授在我国第一个“高血压日”之际为读者写句话,他踌躇良久,写下了:“积极防治高血压病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点。”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