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付出,无怨也无悔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叫蒲昕昕,是黄山路学校的教导主任,也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1992年,带着对事业的美好向往,她踏上了三尺讲台。工作中,她始终告诫自己:做一个不甘平庸、有所作为的教师;做一个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满意的教师。二十多年来,她一路追求,用心探索,在忙碌中享受着收获的快乐。业务考评连续十多年名列全校第一,多次获省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在县、市级多次执教示范引领课,荣获多个县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愿做付出者,留香与他人
  2012年,蒲老师担任了教导副主任。那一年,她不但要履行副主任的职责,还担任了班主任并兼任语文和品社两门课程。去年,又挑起了学校教导主任的重担,本想着做一个专职教导主任,以便系统、全面、深入地做好工作。但因学校语文教师数量不足,她毫不犹豫地承担一个班的语文课。既要上好课,又要处理好学校上下许多事务,那种忙碌令人无法想象。
  繁重的工作让她变成了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一件还没做完,另外的好多事情已经排队等在那里了,难以抽出囫囵时间去休息。除此之外,蒲主任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传帮带作用,除了把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呈现给每位教师,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也作为己任,倾情扶助。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帮助教师逐字逐句推敲教案。曾经把参加优质课比赛的青年教师带回家,当学生一次次磨炼她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当老师一次次示范上课时的教态、说话的语气……可以说,她真的是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恨不得把每分钟掰成两半用。白天时间有限,就强占睡觉时间,熬到凌晨是常事。我们称她是永不疲倦的夜猫子,因为上班打开电脑时,经常会看她在凌晨发出的通知。
  有多少个不回家的中午,有多少个披着夜色离校的夜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又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星期天……个中滋味,不言而喻。但蒲老师心中最明白的一点是——无论多忙多累,也决不能误了学校工作,更不能误了学生。接受了,就得担当责任;担当了,就得真情付出;付出了,就得追求最好,留香于人。
  生活的考验,更让我学会担当
  每个人的生命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作为中层干部,她要尽职尽责;作为语文老师,她要尽心尽力;作为子女,她还要尽亲尽孝……
  去年暑假,她的母亲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在青岛进行化疗,前后六个疗程,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当时她的心是碎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仍要一边处理学校的教学事务,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悉心照顾母亲,同时还要灿烂依旧地面对学生。
  为了减轻妈妈的病痛,她每天给妈妈进行头部按摩、时刻陪伴左右。妈妈的心理负担很重,她天天给妈妈“洗脑”,变着法儿逗她开心,让她把眉头舒展……悉心的照料让妈妈对她产生了依赖,但是,六个疗程只有一个是在暑期。作为女儿,本应该守在母亲身边尽孝道,可是学校的一些工作,又的确离不开她的主持或参与。为了减轻心中的那份痛,做好工作是她唯一的慰藉。8天的心理煎熬,终于等到妈妈回家的那一刻,当她看到妈妈那一头浓发只剩下稀疏的几根时,泪水终于忍不住奔涌而出。后面的几个疗程,她都是在周末上完课就马上赶往青岛,周一又回到学校投入工作。
  化疗使她妈妈的身体非常虚弱,免疫力极低,所以每次回来又要住到县医院。每天中午,蒲主任都要匆匆去医院送饭,再匆匆回到学校,常常在这匆匆忙忙中忘记了自己吃饭。就这样,她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备课上课、处理学校各种事务。在心力交瘁时,她告诉自己,有领导和家人的支持,我能行。在同事、在学生面前,她依然展现的是阳光灿烂的笑脸,没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教学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学校工作也都做得井井有条。如今,她妈妈也在一天天康复,事实证明,面对生活的考验,她尽到了自己的义务,也担当了自己的责任。
  她常把自己比喻成不停旋转的陀螺。如今,她依旧忙碌着,有人看来是不值的,但她心里一片坦然,因为她知道,选择了教育岗位就意味着忙碌,选择了管理岗位就意味着牺牲。本着一切为了教育,尽好应尽之职,用自己的努力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育,这是她无怨无悔的选择。
其他文献
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过困惑,有过束手无策,也有过深刻反思和成功的喜悦。  在教育工作中,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真理,那么就是爱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集体活动前安排好学生的必备用品等。看
期刊
高尔基曾有名句:“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可见,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必然应服从于小学语文的总体目标,但与课堂教学相比肯定会有所侧重、有所不同。每天至少十分钟陪伴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沙成塔,开启了他们的心扉、启迪了他们的心智、积淀了他们的内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创造了他们的想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期刊
一、构建框架、将知识系统归类  语文知识,恐怕是各学科中容量最大的一科。小到一个字的正确书写,一个拼音的声调,大到一篇上千字文章的背诵。期末复习,工程浩大。许多老师常常有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感觉什么都需要复习,好像不复习也可。学生的感觉则是,一翻开书什么都知道,一关上书似乎什么都是似是而非。师生均感迷惘、困惑。这时,就要求我们构建知识框架,系统归类。复习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像射击中打靶,不会出现
期刊
受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教学方法启示,我和学生商量如何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说,我们也写日记吧。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日记取材面窄、内容肤浅、写作随便、跟着感觉走。花了力气,但收效甚微。我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把写日记改为写随笔。随笔形式更自由,取材更加广泛。教师加大干预力度,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我的做法是:  1.写天气。在特殊天气里,用随笔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
期刊
我是一位贫困山区的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二年。今年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转眼之间,七年级的时光就快谢幕了。可同学们的学业成绩却没有明显的长进,这让我很烦恼。归根究底,关键是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没有明显进步。  所谓写作,就是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写作能力的
期刊
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为什么有些名师的成功经验拿到我们手里就不灵了?为什么自己得心应手的教法,换了一届学生就失灵了?我认为敎改必须结合本校本班实际,必须重视学生积极参与。  学会放手——鼓励全员参与  我曾多次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有的说:“老师,您讲的内容,有相当部分俺都懂了,您再讲,俺觉得不用听了!”有的说:“难的地方,易的地方,老师选不准,平均用力,自然有不想听的时候。”还有的
期刊
人们都说,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希望;有爱的教育就会让莘莘学子找到方向。从古到今,教育的根本和灵魂都应该归属于爱心。只有在有爱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欲望,让学生找回自信,感受老师给予的无限关爱,从而建立健康的人格魅力,做社会有用人才,更好地回报祖国和人民。  那么,如何把爱心顺利地实施于教育中呢?  首先,要做到细心。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  在一个班集体里,面对几十名学生,作为老师就
期刊
新课标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而创新是课堂改革的根本。面对新的语文改革大潮,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了活力。但是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是否都是有效的课堂呢?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自己与不少同行的创新课堂,与新课标貌似神和,徒有形式,没有实效。传统教学与创新课堂两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是鱼和熊掌的关系。通过这几年自己不断的思索与研究,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
期刊
到底什么样的语文课对老师、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能在快乐中、无痕状态下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文化积淀,思想升华?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大家在课堂上身心愉悦,快乐中学有所获,那时我就是被幸福浸润的老师。  去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我被震撼了:同样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参与课堂活动;表达是那样的流利;上台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是那样自然
期刊
一、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构建有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是关键,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蹲下身体与学生对话”尽可能做到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歧视不挖苦不打击,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采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