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可靠资源及数据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在2016年第三产业的GDP贡献率要比第二产业高了近20个百分点,而在2015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就已经呈现出了一片大好景象,而第二产业在这时却处于经济下滑阶段,因此这足以表明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深入推进,而我国在未来能否将发展重心放在第三产业上也就成为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及研究了经济结构调整中深入推进的重要性。
经济结构 调整 深入推进
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只是表象
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中国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明显大于第二产业,并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产业发展中的所占据的地位愈发上升,以上种种类似性的描述,所指依据就是第三产业在名义GDP中的占比。通过研究发现,第三产业的GDP占比第一次实现了对第二产业的赶超,以此为结点,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明显,而第三产业的GDP量值始终保持上升现象。直至2015年,名义GDP中第三产业的占比达到了50%,而第二产业在这一阶段则下滑至40%左右。
但倘若考察中国实际GDP的构成,则第二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品价格下跌是造成第二产业占比名义上“缩水”的关键。上述从名义值和实际值中得出结论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可从不同产业GDP平减指数中得到解释。2012年以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疲软不振,CRB工业原料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等代表性指标皆在历史低位运行,这加剧了国内工业品价格的下跌。第二产业价格指数由2011年底的近7% 直线下滑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1.2% ,随后迅速跌为负值,到2015年底创下了-4.8% 的历史最低水平。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价格指数下跌有限,仅由2011年底的8.3% 跌至2015年底的3.3% 。相对价格指数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差异,促成了第二产业占比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快速上升的“表象”。
第三产业实际值被估高估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GDP的核算时是根据实时价格指数,通过名义值的进行平减,从而得到相应的GDP量值。但是在实际核算过程中我国的相关物价统计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对服务行业及房地产等进行低价衡量,这就使得这部分价格与实际发生值是存在一定低估差距的,因此对核算后的实际GDP占比进行研究也不难发现,第三产业的占比与实际发生值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实性。到2012年,我国的工业产品价格呈现出了突发性、大范围的下降特点,相对的服务产品的价格则有所上涨。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改变,这就使得住房及教育等的高品质需求量日益增加,居民能够切身体会到价格上涨与实际发生价值之间存在的客观矛盾。
通过上述现实分析可以发现,当需求量逐渐上升,服务业价格就会相对增加,因此整个行业也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大的。由于人民对住宅的购买能力逐渐提高,这就使得住宅服务行业的服务费用大量上涨,同时医院的诊疗费用也增加到了一定的量化标准,幼儿园的日托价格与以往相较高了50%左右,但是在这一阶段中的住宅居住、医疗及教育分项费用却没有呈现大的上涨趋势,而服务费的上涨并不能在CPI的整体统计中得以体现。
经济發展重心偏向第三产业,会直接导致经济增速中枢下移
通过以上分析及研究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及转变,很可能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趋势扭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价格变化密切相关,而第三产业GDP占比上涨,第二产业下滑也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经济结构实质很可能并未发生大方向转变。但是这种经济结构的表象调整并不是盲目乐观的一种经济运行现象,它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从目前追溯到20年以前,我国的第二产业的实际比重是较为稳定的,并且始终保持在43%至50%之间,在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可想而知,从本质上来看,这一阶段的第二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十足的产业条件。
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刻不容缓。在全球经济发展及多方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助推力已经逐渐削弱,而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及消费群体、方向及重心的结构性逆转,将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因此第三产业在这一北背景下的和发展前景是相当广阔的,经过业内专业人员的预计,在未来我国第三产业的GDP占比指数将会不断上涨。
虽然服务业占比上升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的直接代表,但是在提升我国经济实力,推动经济水平整体发展上,第三产业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却与第二产业无法相较,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国家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这一国际性的经验可以进行理论印证,这是因为第三产业并不像第二产业一样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加,究其根本就在于第三产业是以服务等行业为主,并不会进行大量的劳动力生产,因此其实际效能也就相对较低。而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高增速方面并不能相互协调,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导致相应问题及矛盾的激化。但是当前我国由于受到外部需求量的下滑及人口红利削减的局限性影响,使得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因此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还是出于对经济发展长远目标的考虑,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都是不容置疑的。
作者简介:王小育(1984—),女,汉,河南省辉县市,中级经济师,研究生,如东县沿海办,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1] 张学勇.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J].探讨与研究,2015(04).
[2] 刘凌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经济结构 调整 深入推进
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只是表象
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中国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明显大于第二产业,并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产业发展中的所占据的地位愈发上升,以上种种类似性的描述,所指依据就是第三产业在名义GDP中的占比。通过研究发现,第三产业的GDP占比第一次实现了对第二产业的赶超,以此为结点,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明显,而第三产业的GDP量值始终保持上升现象。直至2015年,名义GDP中第三产业的占比达到了50%,而第二产业在这一阶段则下滑至40%左右。
但倘若考察中国实际GDP的构成,则第二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品价格下跌是造成第二产业占比名义上“缩水”的关键。上述从名义值和实际值中得出结论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可从不同产业GDP平减指数中得到解释。2012年以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疲软不振,CRB工业原料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等代表性指标皆在历史低位运行,这加剧了国内工业品价格的下跌。第二产业价格指数由2011年底的近7% 直线下滑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1.2% ,随后迅速跌为负值,到2015年底创下了-4.8% 的历史最低水平。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价格指数下跌有限,仅由2011年底的8.3% 跌至2015年底的3.3% 。相对价格指数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差异,促成了第二产业占比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快速上升的“表象”。
第三产业实际值被估高估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GDP的核算时是根据实时价格指数,通过名义值的进行平减,从而得到相应的GDP量值。但是在实际核算过程中我国的相关物价统计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对服务行业及房地产等进行低价衡量,这就使得这部分价格与实际发生值是存在一定低估差距的,因此对核算后的实际GDP占比进行研究也不难发现,第三产业的占比与实际发生值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实性。到2012年,我国的工业产品价格呈现出了突发性、大范围的下降特点,相对的服务产品的价格则有所上涨。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改变,这就使得住房及教育等的高品质需求量日益增加,居民能够切身体会到价格上涨与实际发生价值之间存在的客观矛盾。
通过上述现实分析可以发现,当需求量逐渐上升,服务业价格就会相对增加,因此整个行业也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大的。由于人民对住宅的购买能力逐渐提高,这就使得住宅服务行业的服务费用大量上涨,同时医院的诊疗费用也增加到了一定的量化标准,幼儿园的日托价格与以往相较高了50%左右,但是在这一阶段中的住宅居住、医疗及教育分项费用却没有呈现大的上涨趋势,而服务费的上涨并不能在CPI的整体统计中得以体现。
经济發展重心偏向第三产业,会直接导致经济增速中枢下移
通过以上分析及研究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及转变,很可能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趋势扭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价格变化密切相关,而第三产业GDP占比上涨,第二产业下滑也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经济结构实质很可能并未发生大方向转变。但是这种经济结构的表象调整并不是盲目乐观的一种经济运行现象,它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从目前追溯到20年以前,我国的第二产业的实际比重是较为稳定的,并且始终保持在43%至50%之间,在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可想而知,从本质上来看,这一阶段的第二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十足的产业条件。
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刻不容缓。在全球经济发展及多方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助推力已经逐渐削弱,而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及消费群体、方向及重心的结构性逆转,将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因此第三产业在这一北背景下的和发展前景是相当广阔的,经过业内专业人员的预计,在未来我国第三产业的GDP占比指数将会不断上涨。
虽然服务业占比上升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的直接代表,但是在提升我国经济实力,推动经济水平整体发展上,第三产业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却与第二产业无法相较,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国家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这一国际性的经验可以进行理论印证,这是因为第三产业并不像第二产业一样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加,究其根本就在于第三产业是以服务等行业为主,并不会进行大量的劳动力生产,因此其实际效能也就相对较低。而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高增速方面并不能相互协调,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导致相应问题及矛盾的激化。但是当前我国由于受到外部需求量的下滑及人口红利削减的局限性影响,使得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因此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还是出于对经济发展长远目标的考虑,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都是不容置疑的。
作者简介:王小育(1984—),女,汉,河南省辉县市,中级经济师,研究生,如东县沿海办,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1] 张学勇.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J].探讨与研究,2015(04).
[2] 刘凌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