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过程是包涵着教与学两个过程的行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此因素固然与受教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相关,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效果更是有导向作用,甚至是关键的。如何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因而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历史课堂中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并加以优化,将心理学习的过程纳入基础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不成功的教学模式因素分析
针对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教育者们对此做过大量的探讨,归结的原因涉及广泛,主要集中在教学目的——以升学率作为考察内容的“素质教育”;教材缺乏新意,出错率较高;以及教师素质和师资等。但是除却这些对于教育过程而言的客观条件外,在学生受教这一阶段中主观因素所给予的关注似乎是缺乏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黄安年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要纠缠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硬伤’上,那容易改正;我更希望的是有一部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材。”实际上,将这句话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也是同样的,仅关注教师、教材、教育体制是不够的,课堂质量、学生的接受程度、达标能力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因而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势必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影响学生接受能力的关键?正如以上所言,不同学生有不同资质,但是智力因素下非智力因素才是最关键的,“授业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惑除了关于知识的疑惑外,更包括矛盾、动摇、紧张等内心情感的疑惑,因而了解学生的需求、喜好、关注重点、甚至是心理年龄下的情感倾向,把握好学生心理导向,优化非智力因素都是师者的责任所在。
历史教学新成果的效果分析
早在1921年,英国人尼尔就别出心裁地创办了SummerHillSchool(夏山学校),按照尼尔的教育理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理念,其教学方式是“在游戏中学习”。将静止不变的“封闭式”教学改变为动态的“开放式”教学,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变“静”为动。之所以采纳这种教学方式,其根本的动机就是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心理需要。青少年甚至是幼儿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处于发展状态,对图像、行动的敏感性较强,而数字、文字对这一群体的学习者产生的敏感效果较差,固定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而可以说,“开放式教学”和“情境教学”是在学习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时至今日,中学历史教学已形成系统化。可概括为:(一)制定教学目标,从教学的先期准备开始,这其中需要确定授教的知识框架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教学真正的思想目标;(二)实施教学目标,这一阶段是真正意义的教学行为发生,这包括授课前的导言。导言的设置目的是通过测试、问卷、谈话、提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诊断摸底,以便对制定的教学计划做合理调整,并以导入式方式激发学习者认知热情。教学目的认定展开了全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即为指导学生达到教学目的;(三)教学结果测评,这个阶段就是平常意义上的考验检查。就是在这套较为科学的系统化模式的前提下,将大量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
(一)新的教学工具的引进。例如投影仪、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以及幻灯、音响等方式的媒体教学。这些全新的教育手段的应用不仅仅是设备的更新,这些工具的使用恰恰是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角度出发的。青少年有较中老年更强烈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丰富想象力,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而这种以图、文、声、情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扩展视野,发展思维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了教学中为学生锻炼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的目的。
(二)新的教学技巧的运用。在长期历史教学的个人积累中,总结出一系列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1.“悬念法”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不论是在导入新课时以设置的方法调动学生所有的关注点;还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故作悬念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或是在结束一课前留下伏笔,这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2.“情景法”以往历史学习的角度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了解史事,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关注点的分散,因而这种以类似于亲身经历的介入式学习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习者联系“自身经验”来理解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果仅仅将经过分解的概念呈现给学习者,那么他只能记忆老师有关这一概念所说的一切。而当他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思维的成果——理解就出现了。
3.“辩论法”这是以分组辩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收集材料,找到真理的过程。在某种有争议的问题上设置左右观点,由学生分组进行辩论,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结束后,由未参加的学生做出总结意见,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调动了几乎所有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分析问题并勇于提出观点的热情。
4.“模拟课堂法”具体操作是请几位学生做关于某课题的准备,将一节课的课程安排交于学生,在孩子们真正的准备后,在课堂上分析自己所见后,教师再作讲评,并从中点拨。这种方法是增进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性的手段,以学生模拟教学使孩子们体验未尝试过的成就感,其本质是“‘教’以‘导’(引导)为主,‘学’以‘思’(思考)为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此外,成功的教学技巧还有启发法,提问法,由教师引导着层层推进,步步逼近真理,但最终又是由学生自己寻找的答案,这远不是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法,而使“传授型”功能的结构发展为“思维型”功能结构。古语说的“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重视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原因
首先,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者而非教育者。目前,教育界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呼声越来越大,并且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正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充分反映。保加利亚心理疗法专家卢扎诺夫曾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这种方法充分运用心理学、艺术的手段,使理智和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达到和谐的统一,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信息事实证明“把人类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的心智结构正是教育的实质所在”。
其次,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符合青少年学习者的生理发展特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初中学生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但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影响脑垂体的功能,使他们大脑的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转换也较快,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情绪冲动、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差,易疲劳等现象。因而在重视左脑的言语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还要特别加强右脑空间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把重视形象与抽象、直觉与分析、想象与思考的结合。为此,在频繁动笔、动脑之时要特别重视观察、体验想象、动手和动感情。
在分析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正反实例后,能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在历史知识经验传播型教学结构之中,教师是作为结构要素而存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到”为目的,因而学习者才是结构的主体,正如中学历史大纲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学习思维活动展开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指导学习主体间的情感交流,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些仅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失败的教学方法,也是对学生不负责的教学行为。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得益于科学的教育,正确地意识到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同样重要,只有对教师学生的角色有正确认识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才能体会到“读史可以明智”的真正所在。诚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之所以在本文提出关于优化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本质就是拟就此问题提出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模式的弊端,以予同行共同探讨教学的新方法。
不成功的教学模式因素分析
针对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教育者们对此做过大量的探讨,归结的原因涉及广泛,主要集中在教学目的——以升学率作为考察内容的“素质教育”;教材缺乏新意,出错率较高;以及教师素质和师资等。但是除却这些对于教育过程而言的客观条件外,在学生受教这一阶段中主观因素所给予的关注似乎是缺乏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黄安年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要纠缠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硬伤’上,那容易改正;我更希望的是有一部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材。”实际上,将这句话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也是同样的,仅关注教师、教材、教育体制是不够的,课堂质量、学生的接受程度、达标能力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因而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势必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影响学生接受能力的关键?正如以上所言,不同学生有不同资质,但是智力因素下非智力因素才是最关键的,“授业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惑除了关于知识的疑惑外,更包括矛盾、动摇、紧张等内心情感的疑惑,因而了解学生的需求、喜好、关注重点、甚至是心理年龄下的情感倾向,把握好学生心理导向,优化非智力因素都是师者的责任所在。
历史教学新成果的效果分析
早在1921年,英国人尼尔就别出心裁地创办了SummerHillSchool(夏山学校),按照尼尔的教育理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理念,其教学方式是“在游戏中学习”。将静止不变的“封闭式”教学改变为动态的“开放式”教学,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变“静”为动。之所以采纳这种教学方式,其根本的动机就是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心理需要。青少年甚至是幼儿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处于发展状态,对图像、行动的敏感性较强,而数字、文字对这一群体的学习者产生的敏感效果较差,固定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而可以说,“开放式教学”和“情境教学”是在学习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时至今日,中学历史教学已形成系统化。可概括为:(一)制定教学目标,从教学的先期准备开始,这其中需要确定授教的知识框架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教学真正的思想目标;(二)实施教学目标,这一阶段是真正意义的教学行为发生,这包括授课前的导言。导言的设置目的是通过测试、问卷、谈话、提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诊断摸底,以便对制定的教学计划做合理调整,并以导入式方式激发学习者认知热情。教学目的认定展开了全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即为指导学生达到教学目的;(三)教学结果测评,这个阶段就是平常意义上的考验检查。就是在这套较为科学的系统化模式的前提下,将大量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
(一)新的教学工具的引进。例如投影仪、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以及幻灯、音响等方式的媒体教学。这些全新的教育手段的应用不仅仅是设备的更新,这些工具的使用恰恰是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角度出发的。青少年有较中老年更强烈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丰富想象力,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而这种以图、文、声、情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扩展视野,发展思维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了教学中为学生锻炼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的目的。
(二)新的教学技巧的运用。在长期历史教学的个人积累中,总结出一系列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1.“悬念法”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不论是在导入新课时以设置的方法调动学生所有的关注点;还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故作悬念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或是在结束一课前留下伏笔,这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2.“情景法”以往历史学习的角度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了解史事,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关注点的分散,因而这种以类似于亲身经历的介入式学习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习者联系“自身经验”来理解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果仅仅将经过分解的概念呈现给学习者,那么他只能记忆老师有关这一概念所说的一切。而当他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思维的成果——理解就出现了。
3.“辩论法”这是以分组辩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收集材料,找到真理的过程。在某种有争议的问题上设置左右观点,由学生分组进行辩论,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结束后,由未参加的学生做出总结意见,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调动了几乎所有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分析问题并勇于提出观点的热情。
4.“模拟课堂法”具体操作是请几位学生做关于某课题的准备,将一节课的课程安排交于学生,在孩子们真正的准备后,在课堂上分析自己所见后,教师再作讲评,并从中点拨。这种方法是增进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性的手段,以学生模拟教学使孩子们体验未尝试过的成就感,其本质是“‘教’以‘导’(引导)为主,‘学’以‘思’(思考)为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此外,成功的教学技巧还有启发法,提问法,由教师引导着层层推进,步步逼近真理,但最终又是由学生自己寻找的答案,这远不是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法,而使“传授型”功能的结构发展为“思维型”功能结构。古语说的“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重视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原因
首先,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者而非教育者。目前,教育界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呼声越来越大,并且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正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充分反映。保加利亚心理疗法专家卢扎诺夫曾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这种方法充分运用心理学、艺术的手段,使理智和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达到和谐的统一,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信息事实证明“把人类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的心智结构正是教育的实质所在”。
其次,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符合青少年学习者的生理发展特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初中学生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但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影响脑垂体的功能,使他们大脑的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转换也较快,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情绪冲动、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差,易疲劳等现象。因而在重视左脑的言语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还要特别加强右脑空间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把重视形象与抽象、直觉与分析、想象与思考的结合。为此,在频繁动笔、动脑之时要特别重视观察、体验想象、动手和动感情。
在分析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正反实例后,能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在历史知识经验传播型教学结构之中,教师是作为结构要素而存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到”为目的,因而学习者才是结构的主体,正如中学历史大纲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学习思维活动展开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指导学习主体间的情感交流,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些仅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失败的教学方法,也是对学生不负责的教学行为。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得益于科学的教育,正确地意识到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同样重要,只有对教师学生的角色有正确认识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才能体会到“读史可以明智”的真正所在。诚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之所以在本文提出关于优化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本质就是拟就此问题提出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模式的弊端,以予同行共同探讨教学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