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寺庙建筑结构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本寺庙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并进行优化,满足了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的要求。
  [关键词]: 后浇带 桁架 楼板开洞 转换梁柱
  中图分类号:K9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6层,局部出屋面2层。由于建筑功能要求,二、三、五层局部楼板开洞,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第四、六层布置有30m跨度的桁架;屋面层存在局部转换梁、柱。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设计分析
  后浇带布置:本工程地下室包含主楼范围内地下室和无上部结构的纯地下室两部分,这两部分合为一整体,但实际上因为上部结构原因,导致两部分存在较大的刚度及沉降差异,因此于两部分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施工时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注后浇带部分的混凝土,使之连为整体;另外因主楼范围内有两排柱位于地下室范围外,柱基础设置于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的回填土上,基础持力层与地下室内部分的框架柱不同,因此将此两排柱与其它柱间也设置为沉降后浇带,以减少基础持力层不同所带来的沉降差异。其它部位按规范要求,通过设置温度后浇带来解决温度应力。
  基础布置: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并设定沉降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以降低主体不均匀沉降和超长地下室底板施工时产生的温度应力问题。因为地下水水位很高,施工时尚应在后浇带中设置钢板止水带和附加柔性防水层;同时在无上部结构的纯地下室部分布置满堂抗浮锚杆,以满足整体抗浮要求,底板厚度应满足抗浮锚杆的锚固长度要求。
  楼盖布置:楼板平面内刚度和抗震构件的侧移刚度是相协调的,因为楼板平面内刚度与柱子刚度在数值上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通长情况下可以认为楼板不会有水平压缩或拉伸,是个刚体,在水平力下所有柱子的位移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楼板刚度削弱较多之后,楼板平面内刚度显著降低,有可能造成局部区域柱子位移的不同,所以有必要对开大洞的楼板进行加强,并在计算模型中楼板采用弹性板,以便尽可能地模拟刚度削弱的楼板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本工程中,二、三、五层局部楼板开洞,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属于结构体系平面不规则的一种类型。针对此种情况,将开洞后的有效楼板部分板厚加大至不小于150mm,钢筋加强加密,按弹性楼板进行建模计算。
  承重构件布置:
  因为建筑功能要求,第四、六层框架结构存在30m的大跨度且两层通高情况。通过与建筑协商,并对比各种结构方案的经济性和施工难易程度,本工程最终选择桁架结构方案,如下图。桁架上下弦采用截面800×1000mm的型钢混凝土梁,型钢为方钢管600×400×20,腹杆采用方钢管400×250×20,桁架高7.5m,腹杆与弦杆夹角45度。在腹杆布置方式的选择上,虽然“W”形布置桁架上下弦杆受力比“M”形布置会增加,但腹杆所受内力却比“M”形布置的要小,且两种布置方式下,承受最大内力的杆件皆为第一跨杆件。“W”形式布置下,第一跨腹杆所受内力为拉力,杆件容许长细比为1/350;“M”形式布置下,第一跨腹桿所受内力为压力,杆件容许长细比为1/150,因此在满足杆件长细比要求的情况下,“W”腹杆布置形式可以相应减小杆件截面【4】,有利于减小弦杆内型钢部分的截面尺寸,以及垂直向梁钢筋在弦杆内的锚固。计算中,型钢混凝土梁中的钢筋混凝土部分用来承受整体结构地震时传来的弯矩和剪力作用,型钢部分用来承受梁板荷载对桁架产生的拉压力作用。注意相邻跨框架梁纵筋,既要满足整体结构的抗震要求及本跨梁板传来荷载的受力要求,还要满足柱另侧桁架传来的拉压力作用。桁架两侧框架柱按框支柱要求进行概念设计,柱内设置型钢并下插一层,以提高桁架的整体结构性能。
  桁架腹杆因为计算长度比较长,结合建筑要求,通过在腹杆中部设置2L70×5的系杆,减少腹杆平面内长细比,达到了减小构件截面的目的。
  
  
  局部出屋面的两层藏经阁,柱子排列较密,需在屋面层设置转换梁柱进行局部转换。藏经阁的使用荷载传递到板,梁,再通过柱传递到屋面层的转换梁和转换柱上。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要求塑性铰最先出现在柱下而不是转换梁上,因此转换梁应按规范要求加强,转换范围内的屋面板也应按抗震构件考虑,板厚度不小于180mm,配筋双层双向通长布置,配筋率不小于0.25%。
  结语
  本工程通过合理布置后浇带,降低了体系沉降差异和超长地下室的温度应力的作用;通过对结构楼板开大洞,存在大跨度框架、局部结构转换等不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了对应的加强措施,使建筑功能性和结构安全性要求都得到了满足。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0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0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1
  [4] 刘昶等,贵阳北站31m跨钢桁架结构设计 ,[J].建筑结构,2012,09:1-4
  
  
  作者:姜子林 1973.6.14出生 男 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
其他文献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健康观念的更新、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老龄化和医疗制度的改革,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原有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无法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visfatin)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10-5~10-7 mol/L)孵育20 min,后加入visfatin(800 ng/ml)作用24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ICAM-1mRN
摘要: 剪力墙结构既可以保证结构安全可靠性,又可以使室内空间合理墙面平整,所以高层建筑结构中便越来越多地采用剪力墙结构。本文探讨了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  关键词: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相对很大,且用钢量相对少,结构的整体性能较为稳定。因此,被采用的范围很广,剪力墙是一种用来抵抗侧向力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故障诊断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矿山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是不可预测的,很可能给我们造成人身伤亡,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故障诊断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矿山
摘要:我国是以柴油消费为主的国家,柴油与汽油的消费比例高达1.7:1。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以及柴油发动机的更新换代,促进柴油消费量日益增长 。  关键词:装置生产状况分析增加柴汽比措施的应用 优化操作参数,降低操作苛刻度调整柴油的切割点,拓宽柴油馏程选用增产柴油的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油品消费结构看,柴油产量缺口较大 因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住宅用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建筑物在当代建筑中占到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城市建筑也越来越向地下空间纵向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地下工程渗透问题以及危害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因为设计和施工因素导致存在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施工用材料不合格、施工检查监督不到位以及局部细节处理欠妥等现象,影响了地下室的防水效果,因为地下室大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的渗透会导
摘要: 地震的发生,是一种随机性的灾害振动,具有人类难于把握的较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若要做到准确的预测建筑物遭遇地震的特性以及参数,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还难以做到。在建筑结构的设计方面,由于无法充分的考虑建筑结构的空间作用,以及结构材料本身具有的非弹性的性质等等多种变化的因素,所以也存在着不准确性。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3
摘 要: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运行人员电气操作时防止“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用的验电器,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变电站;验电器;价值    Abstract: This design applies to electric substations of personnel actions against "violations, paralytic and irresponsibl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递增。而火力发电厂每年的能源消耗量,占国民经济发展整体能源消耗的巨大份额。因此,不可否认的是火力发电厂乃一耗能大户,但是只要火力发电厂采取有效适宜的节能措施来控制自身的耗能量,其节能潜能还是不可限量的。为了进一步地保证日后国民经济发展拥有更为充足的能源保证,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各大火力发电
摘要:随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建筑领域的广泛运用,智能建筑的弱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浅析了智能建筑弱电的理论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综合了近年来开发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模拟与操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与显示技术、电子布线技术、弱电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技术开辟了建筑行业的新纪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