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初探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一课程目标,强调的是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内化理解。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讲课过程比较机械,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诗中的自然美、语言美、情感美,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诗意。诸多教学上的缺陷造成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薄弱。因此,笔者认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必须落实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一、在吟诵中培养语言感受力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让学生进入诗歌,领略古典诗歌的声律美、建筑美和艺术美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诵读上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在韵律上找到情感的契合点,通过诵读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的魅力。例如在吟诵《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全词气势磅礴,是豪放派词的力作,朗读时须以开阖大气的语势配合,才能体现词作的精气神。在吟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全诗充满着一种兴奋的心情,诗句的节奏流畅明快,几乎一气呵成。“忽传”“初闻”流露出作者刚听到喜讯时的激动;“却看”“漫卷”表现出喜出望外的情感;接着用了“即从”“穿”“便下”“向”这一连串的词语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怀着喜悦、轻快的心情顺江而下,归心似箭。诗人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极富节奏感的诗句,让我们领略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魅力。当然,可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灵活处理。
  二、在联想中培养审美想象力
  诗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对于鉴赏古典诗歌尤为重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诗歌作品,给读者所提供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在确定之外,还有许多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就要通过想象予以发掘。学生通过感知发现美,进而进行审美、想象、鉴赏,以至创造美。它使参与者联系眼前感知的对象和已有的审美经验,将自己的情感意绪融入,进入一种物我交融的状态。情感因想象而得到充分表现。喜好山水之人皆有此情意胸怀,而这情意来自想象。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提到了联想的必要,他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其中的“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就是审美想象,就是教学活动中的联想。观者在幻象中激情迸发,即融入对象,从而达到感应共鸣。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作者将“风、天、猿啸、渚、沙、鸟”联想成一个个画面,与诗人素有的伤时联系起来,以此来感受本诗悲凉、惨淡的气氛,反映出诗人凄凉的内心。紧接着诗人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广阔的情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再次想象,进入到另外一个画面,远处望不到边的一大片呈黄色的树林,在瑟瑟秋风中摇摆,树上的枯叶在风中落下、上下翻飞,最后落在地上铺上了厚厚一层。在这一片黄色的旁边,江水滚滚,奔流不息。叶落意味着生命的凋零,可不尽的长江水,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亘古如斯,由此联想到历代贤人伟人的逝去,忍不住要抛洒热泪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在这里,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句时,教师可以找到贴合的图片影视剧作中的画面,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感知其中的凄凉的孤寂美。
  三、在对话情境中培养审美感知力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同样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体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求学生参与到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去,直接与文本对话。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古典诗歌,然后指导他们与古典诗歌对话,引导他们审美认识的升华。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学生可以通过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感知美,包括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艺术美等很多方面。
  古典诗歌中的一些情景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如小桥流水、夕阳西下;可是还有一些情景,没有类似生活经验的人是想象不出来的,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习惯了平坦的路面,习惯了便利的轿车,没有感受过交通上难题,他们很难懂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很难想象得出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很难能理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但是爬过山,尤其爬过像华山、黄山这样比较险峻的山的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能在阅读朗诵中与诗人一起攀登,一起进行诗歌的再创作。
  四、在实践中提升审美鉴赏力
  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什么是素质?当一个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素质。”他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体验、实践是提升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10位诗人的鉴赏专题,学生根据鉴赏对象自愿结合成合作小组,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共同完成对某一诗人作品的鉴赏。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同学间的交流探讨、相互修正,使他们达成了共识、共享、共进步的目的,展示成果更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特体验,也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无不向我们昭示:教育要关心学生的心灵、精神。利用古代优秀作品的魅力感染人、教育人,应该成为我们必有的教育理念。这是语文课堂实践的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中国裁判网上检索选取的113个银行卡盗刷民事纠纷判例,发现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卡盗刷纠纷中的双方当事人主要是持卡人和银行。通过梳理法院在判决银行卡盗刷纠纷中适用
国际反质子与离子大科学工程(FAIR)项目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项目,其中Super-FRS超导二极磁体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利用ADINA有限元程序对项目中的超导Super-FRS磁
Syenogranitic dykes in the north of Egypt’s Eastern Desert are of geolog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magmatic and supergene enrichment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无线数据业务增长迅速,对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在校园、商场、机场的区域人流量大,设备密度高。这些设备大多工作在公用ISM频段,
新课改一直强调要求教学需要体现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缺失学习者自主探索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线性的、单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对口服华法林的老年房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122例在青岛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房颤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
为研究低压喷灌下喷灌机行、止速率比的合理取值,以自行研制的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组合喷头试验,探究行、止速率比与喷灌均匀性和喷灌强度的关系。通过s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财税补贴运用产生的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财税补贴资金对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并不显著,仅在短期内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
2018年中国房地产业迎来了巨大的震荡。从需求端来看,年中的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经济的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增大,居民收入存在下降预期,购房能力下降,这些都导致了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从供给端角度,强监管、去杠杆的环境下,资金面紧张,房企融资渠道受限。经过去杠杆各项政策调控,房地产业融资难度日益增大,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社会大环境中,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了考验,整个行业优胜略汰加快,老牌房地产
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是高三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三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如何准确把握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是我们地理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高三学生学习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