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特别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本文主要针对“时空观念”素养中的三个要求,探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落实下去。
  【关键词】小组合作;“时空观念”素养;三个要求
  了解历史、记住历史,才能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奋斗。新时期教育部也对历史学科作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提出历史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本文主要结合“时空观念”素养中的三个要求,结合学校所推行的小组台作学习的具体做法和落实。
  一、知道特定史事的特定时间和空间
  任何历史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禾壮也理条件下发生的,明晰历史发生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条件是准确认识历史的前提。要达到这一素养,主要是先引导熟记大事年表,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古今不同历法的换算,古今地名的对照与区别等。例如,在熟记大事年表的时候,笔者开展小组竞赛的形式,让每个小组组员充分参与,先在小组内评选出优秀成员,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对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个大概的线索。又比如,在识别历史地图中相关的信息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如,《两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为例,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找一个代表看图回顾两次鸦片战争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所丧失的利权、两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区域,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其他组员再加以补充,使学生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吐会经济的影响有了全面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二、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独立地编制史事进程图表,理解历史在时间上和逻辑上的持续与顺序
  通过自制图表,把历史事件、时间、地点、特点等分类归纳,尤其绘制有关史事的历史地图或示意图,是培养历史时空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正如历史地理学家房龙先生的建议的那样:根据你自己对于事情将被如何处理的主意画出你自己的示意图,你永远将无法忘怀。这种方法也是笔者一直推崇的,在小组合作之下,这个方法能更好地贯彻下去,笔者采用的方法是给每一位小组去确定不同的主题,小组确定主题后再统一商议制作,制作出来后推选出最好的一组在班里展示,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口才能力,而且学生通过自制图表又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学生们都反映,通过这种形式研究过的主题都有一.种无法忘怀的效果。
  三、在历史时空的框架下对历史和现实社会进行独立考察和探究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续对话,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观照和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是学生历史素养水平的体现。朱光潜先生说:“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而要真正实现这种“联贯”,就必须把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历史的”考察,尤其要宏观而长时段地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思索现实与未来,这也是时空观念素养的最高维度。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动员学生分小组收集当地的风土人情、文物占跡、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尤其是在开平碉楼与村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来,笔者在讲述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时候,结合本土特点亲自带领学生到身边的碉楼与村落进行探勘访查,让学生按小组的分配实地去接近第一手资料,回校后对资料进行讨论并加以归纳总结,并分小组在班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中外文明的相互影响,并在行动中提升学生爱国家爱乡土的情怀。另外在讲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叫学生把“文革”有关的红本本、像章、教材、照片、邮票、口号、回忆录等搜集起来,并分小组公开展示讲解,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还动员学生尝试制作家庭档案、个人档案直至回忆录,讲述平民百姓的故事,让历史走向民间与田野,让历史走近现实与大众生活。通过以上活动,那些关注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未来命运的青少年们,怎能不为那沧海桑田的变迁所感慨万千,怎能不为那具有昭示意义的无数惊心动魄之往事所启迪,怎能不为往昔岁月里那无数鲜活生命的悲欢离合所动容?
  四、结语
  以上三点是笔者在小组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一些看法和做法,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我们期许自己不仅能谨守岗位,传承历史外,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启发学生感悟历史真谛,养成历史意识的责任,这样一定能够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开启另一页辉煌的历史。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作为重要的教学步骤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课前预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提前做好对语文知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形成对语文知识更为系统的理解,有效的语文课前预习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通过在“十二五”期间结合的成果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前预习进行有效的思考,并且将研究的成果展示出来,由此形成
【摘要】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是转化学生思想的良方妙法,是取得良好教育效益的前提。本文从教育转化学生出发,结合个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认识和做法,阐述了热爱学生在教育转化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中的意义和作用,说明了爱之真诚,教学相长,爱之深切,事半功倍的道理。  【关键词】学生转化;無限爱心;师生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教育工作中,笔
【摘要】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进行说明,阐述了预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对比了传统的预习方式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的不同之处,突出了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在更多的语文学习领域的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直接鲜明的记忆学习工具,符合人体大脑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思维的发散和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生的记忆方法,更好地识记学习内容,无论是进行预习还是其他方面的语文学
千百年来,每位教师都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学准则,新时代对学生及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学生上英语课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样重要。新课标指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想要更好地体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应该被忽视。教师对学生提出质疑的行为表示肯定,并引导其进行思考,学生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作文作为语文分值最重的考点,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2016年到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高度重视思维能力考查。可见,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能从审题,谋篇布局和行文中提升作文的含金量,从而写出有较高思维水平的考场作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发散思维  全国卷作文的考查从新材料作文转为任务驱动型的时评作文,而近几年的全国Ⅰ卷作文,不仅
一、前言  从毕业到现在,我担任了整整二十年的班主任,酸甜苦辣的滋味都已尝尽。在我们乡镇的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及教育,造成心理不同程度的伤害,出现性格变异等问题,给学校的教师带来不少的麻烦,特别是给班主任带来一轮又一轮新的、棘手的挑战,但作为教师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问题生,我尝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诱导他们,做他们的守护者,让他们逐渐转变成为没心理问题的好学生。让我们一起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国各中小学陆续返校欢喜复课,停摆4个月的校园时钟再次缓缓启动。大小“神兽”返校后面对的是熟悉却又陌生的环境,他们或是需要重新适应校园学习的生活节奏,亦或对往日熟稔的朋友再次感到陌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疫情隔离期间,他们难以维持正常的朋友社交生活。这些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就如同小王子星球上的猴面包树种子,需要教育者及时发现、及时清理,这样才能避免它不断壮大,对学生的童真
【摘要】通过在“5 3”自主高效的生物课堂模式中融入德育功能,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精心编织课堂教学素材和问题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德智融合型生物高效课堂,融知识与思想为一体,形成良好学风,充分发挥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德智融合;核心素养;高效课堂;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当老师将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中
【摘要】随着中、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要求已成为历史教学和考试的唯一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了解我校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对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史料教学;困境;解读  历史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史料的解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中高考成绩。通过对我校初中生的调查及其他兄弟学校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在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
【摘要】近几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数学教师应该紧跟改革的步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跳出封闭的教材和课室,创设新颖、独特的数学“创意课程”,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与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得轻松、有趣,充实、有意义,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乐园。那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别具一格的创意课程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