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的有效程度。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一是“小众对话”,即课堂对话只是几个善于思考和表达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被冷落一旁。二是“浅层对话”,就是当学生把自己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只一味称好,不进行正确、深入的引导,使学生的认知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面对这些现象,我不禁思考:什么才是课堂上的有效对话?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对话?下面我以自己执教的《桃花源记》为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充分重视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以及怎样通过有效对话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一、案例描述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觉得难而无味,教师也很苦恼,如果字字落实翻译讲解,学生难有兴趣;如果放手给学生,又怕不能夯实他们的基本功,所以课堂经常陷入沉闷的境地。
  一开始我仍按照“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品析人物”的模式进行教学,讲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课堂平稳有序地进行着,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课堂的平静:
  “老师,陶渊明为什么安排一个渔人发现桃花源,而不是一个樵夫啊?”
  冷不丁的一问,底下马上有了一点小骚动,还没等我回答,那个学生又说:“樵夫在山里砍柴,看见了一个山洞,进去一看,发现了世外桃源,这不更合情合理?”
  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学生们的注意力显然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吸引过去了,而且都在看我的反应呢。说实话,预设好的教学进程被打断,我真有点恼火,换做是刚工作时的我,肯定要批评他一顿,斥责他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秩序。但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已让我变得平和从容,我看着大家,说道:“他的问题很有意思,本来在这篇课文结束的时候,老师也想问大家同样的问题,既然有人感兴趣,我们就放下今天的内容,一起来讨论他的想法吧!”
  话音刚落,学生们竟鼓起掌来说“好”,也许他们也没想到,这样一个“扰乱课堂”的做法,老师居然没有生气,还欣然接受。
  我问学生:“如果你是作者,你会选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开了,先是以小组为阵,后来变成了全班“大串联”。有说樵夫、农民的,有说书生、猎人的,还有说官员、商人的……理由不充分的,被其他学生当场否决。
  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我说道:“听了你们设定的人选,老师也挺赞同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你们能否揣测一下,作者为什么选定的是‘渔人’?”
  沉静了片刻,有学生说:“可能陶渊明也没多想,他就喜欢渔人。”
  “嗯,有这个可能。”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说法,“但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文人,老师觉得他设定这个人物,应该是有用意的,你们觉得呢?”
  陆续有人揣测了作者的用意,但都因为理由不充足被别人否定掉了。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看来他们是真的被难住了。正当我要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课代表徐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猜想作者选渔人,是不是取愚蠢的人——‘愚人’的谐音啊?”
  “噢,真是太聪明了!”
  “是啊!”“对呀!”……
  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趁热打铁:“那这个渔人愚蠢在哪里呢?”
  学生们马上翻阅书本,到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1:“外面战乱不断,而桃花源里环境优美,生活宁静富足,(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他却不想留下来,(‘停数日,辞去。’)硬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受苦去,真是愚蠢。”
  学生2:“桃花源中的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他仍要离开,所以说他愚蠢。”
  学生3:“既然要走了,却还想着以后再来,(如‘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是什么地方,哪是凡夫俗子想来就来的?所以,渔人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不断闪现。在赞许了他们的回答后,我还做了引导性的补充:“其实渔人的愚蠢,还表现为他的言而无信,辞别之际,桃源中人明明要他不对外面的人讲,他却一回家就‘诣太守,说如此’,还带着人去寻找,如此不守信用、谄媚邀功的小人,不仅愚蠢,而且可恶。”
  二、分析与反思
  1.教师注意课堂生成,方能实现有效对话
  回顾本案例,我原本是打算先疏通课文,再分析人物形象的,但由于一个突发的问题打破了我预设的进程,引发学生对“为什么一定是渔人”的讨论,教学进程发生了大的转向,我及时提出一系列问题: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选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你们能否揣测一下,作者为什么选定的是“渔人”?
  那这个渔人愚蠢在哪里呢?
  在追问中,学生不断地深入文本,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这不仅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热情,而且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对话中,学生对“渔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由于我在课堂上重视了突发情况,并且及时调整了讨论的方向,从而成就了一堂预设之外的精彩的文言文阅读课。反思以往的教学,有时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与流畅性,我常常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塞给学生,却忽略了他们的兴趣和疑问,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变动。”这正提醒我们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动向,关注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做有心人,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考,引发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提高教学对话的质量。
  2.教师加强问题引导,才可成就有效对话
  语文课堂需要各种观点的碰撞,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自流。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活跃气氛,把对话搞得轰轰烈烈,但里面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却很少,这种对话是肤浅的,是无效的。因此,我认为,在对话中绝不可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比如学生在学《桃花源记》时提出的这个问题,事实上谁也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到对话结束时,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能感受到陶渊明的良苦用心。因此,在教学对话中,教师不可放弃“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个重要角色,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对话,进而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有专家说:“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真心希望广大读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创设出更多的有效对话,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求知的激情尽情释放。
其他文献
传统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千百年来,民风民俗涉及广泛,绵延至今。就拿家乡平湖这个地方来说,它拥有丰富的饮食资源,积淀了深厚的饮食文化。然而,在当前工业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乡土美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生存环境承受了比以前更大的压力。许多土生土长的孩子竟然一时难以道出地方特产、家乡风味。  基于儿童发展的需要、品德课程校本化实施需要和保护传承地方民风民俗的需要,笔者从家乡的饮食
我们一般认为,在旅行之前认真做功课的人属于真正懂生活、会旅行的人。其实出发前的功课就是旅行的预习,有了这个环节,我们的旅行除了快乐而不慌乱,还会有更深度的体验。例如在去法国马赛的伊夫堡监狱时,如果我们提前阅读了《基督山伯爵》或者看过简介,那么在游览时,我们的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一定更加丰富,旅行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又如去罗马斗兽场之前,如果我们知道此处曾经出现过的场景,斯巴达又是如何从这里获得了自由
一、教学目标  1.从环境、人物、情节、主旨感受童话之美。  2.理解“从儿童视角诠释沉重话题”的赏析方法。  3.感悟经典作品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说起童话,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台湾作家张晓风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人精神成长的必经之路。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提升自我语文素养的过程,学校通过开展有效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  一、初中生阅读基本情况调查  初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如何,呈现什么特征?笔者通过对几个学校
笔者曾经批阅过一次中考作文,话题是“多想一步”,结果大部分都写牛顿研究苹果落地这件事,大多数感受也是相同的,对此老师评分都困难。学生积累少,感悟浅,怎么叫他们写出内容丰富而又思想深刻的文章来呢?教师作文教学思路一成不变。很多语文教师负担较重,对作文教学投入不大,用心思较不够。教学中最普遍的循环方式就是指导作文—布置作文题—学生写作—教师评分—评讲作文。虽说有作文指导,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对学生
每次测试下来,我们学生的语文得分总是不高。中考语文测试中,大部分学生存在阅读困难,理解有偏差,答题有遗漏的问题。中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试卷的特点,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试卷题型丰富,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不仅考查了语文的基础知识,还特别关注对学生在语文运用能力上的检测,还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突出语文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让学生进行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组织学生學习语文知识,可以从更开放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体察自己与同伴的差距  运用表现性评价学习语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行动与学
意象是理解诗歌的钥匙。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诗人把原本孤立的两个文学意象“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合而用之,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仔细研读分析这两个意象,也成为把握作者情感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要问:面朝大海,能看到春暖花开的景象吗?春暖花开的风景似乎应该是在阔大的庭院或在旷野远山才能看到。海子把这两种风景糅和在一句诗里,带来了奇崛久远的魅力,也通过这两个意象,倔强地表达了自己唯
一、引子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少年,读书正是“隙中窥月”的阶段,“窥月”得法,方能“别有洞天”,领略到“月色”另一番滋味。  二、课的缘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古人的体验,对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也有激励作用。课外阅读是中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语文素养和
“孩子,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妈妈这辈子没什么文化,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妈妈知道,是党带领我们走向幸福的生活,以后你要听党的话,做个合格的党员,永远跟党走!”  我从小生活在90年代的东北农村,记忆里,小时候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潺潺的小溪流水;夏天有绿油油的稻田,傍晚蛙声一片;秋天红红的苹果压满枝头,沉甸甸的是农户们一年的希望和收获;冬天农贸大集上热气腾腾的叫卖声,一串串糖葫芦,孩童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