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想让拥有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就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呵护,避免心理受到伤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多角度把握学生心理,从而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化;沟通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运用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是嫉妒、依赖、压力……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不易觉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不易被觉察的,以至于表现在小学生身上的是:厌学贪玩、好斗生非;不讲诚信、说谎作假;好逸恶劳、浪费无度;不爱公物、是非不分;心胸狭窄、不够谦让。研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功能的欠缺。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用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
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它包括:
1.1建立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令学生身心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教室一角放置几盆花草使学生舒心怡神,在班级布置上采用色彩与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倡导班级内学生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同学们成立课余“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一”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
1.2加强家校合作、共促德育发展。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往往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品行习惯。有些父母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概不知,对孩子的优良表现从来不闻不问,但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却是十分下力气,打起孩子毫不含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变得很暴躁,对学习兴趣不高,并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所以,学校应通过开办家长会、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使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配合,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德育发展。
2身正为范,重视榜样力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尤其是小学生会不加选择的进行模仿。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仪表方面,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方面,要亲切、自然,多用鼓励性语言,不辱骂学生;行为上要热情大方,经常帮助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为学生健康及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3精心呵护,避免心理伤害,真诚平等的对待学生
心理伤害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有些学生如果他们心理上经常受到伤害,他们就会以攻击性,残忍性、报复性、破坏性等各种行为和恶作剧的心理处理事情,以此来向外界发泄内心的不满。所以,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尽量减少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的伤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遇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2.要真诚平等的对待学生。3.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行为和修养水平。
4化嫉妒为动力,让嫉妒心理远离学生
嫉妒心理的危害是严重的。对学生来说,嫉妒心理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班级同学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嫉妒引起的,例如:嫉妒他人而“打小报告”,散布谣言;别人的分数高了,就说有答案等,这可能使同学们想躲开他,不愿与他交往,从而给他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以至于酿成严重后果:对学习失去兴趣、打架斗殴、报复等。因而教师要有准备地帮助他们,首先,给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定位。教育学生要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开创新局面。其次,转化学生的的嫉妒心理。嫉妒的产生多是因为学生之间差距的出现,如果学生能够正视这些问题,把它化为一种奋斗动力,每一时期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并为此努力拼搏,在不断奋进中,不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嫉妒心理也会烟消云散。
5多角度把握学生心理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为人师者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能够从多方面去把握学生,从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每个班级总会出现几个被称为“管不了的学生”,事实上,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启示:
5.1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人遭受惩罚时,总会有一种自尊受损的心理压力,会出现摆脱惩罚,对抗惩罚的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仅仅因为完不成家庭作业,就被无情的推到室外,形成恶性循环,以至成了有名的“管不了”,实乃是自尊心受到极端伤害所致。面对这样的学生,要从尊重学生人格入手,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创造适宜的发展平台,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幸福。
5.2转化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对于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如果教师仅仅是一味的批评、指正,也许会一时有效,过后一如既往,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甚至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将学生打到另册。我们班的耿蒙恩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下课打别人,根据他的情况,我找出他“爱做小动作”背后的深层问题,从尊重、关心他着眼,从帮助他寻找学习方法入手,激起他的兴趣,促使他在课堂上逐步从“无事干”向“有事干”转移。
5.3信任是发展的动力。“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句话用在别的方面可能会有片面性,但用在教育学生上却是千真万确。给有差异的学生找一件事做,他会感到这是老师对他的信任,面对来自老师的表扬,他会认为自己是个成功者。就这样,不断的给予良好的刺激,不断的引导他收获成功,他就会向着人们所期望的目标攀登。
5.4沟通是成功的润滑剂。小学阶段学生,如果得到的多是训斥、罚站,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得自己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典型”。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冷静思考学生,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话题,在沟通中寻找学生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化;沟通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运用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是嫉妒、依赖、压力……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不易觉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不易被觉察的,以至于表现在小学生身上的是:厌学贪玩、好斗生非;不讲诚信、说谎作假;好逸恶劳、浪费无度;不爱公物、是非不分;心胸狭窄、不够谦让。研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功能的欠缺。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用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
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它包括:
1.1建立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令学生身心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教室一角放置几盆花草使学生舒心怡神,在班级布置上采用色彩与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倡导班级内学生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同学们成立课余“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一”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
1.2加强家校合作、共促德育发展。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往往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品行习惯。有些父母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概不知,对孩子的优良表现从来不闻不问,但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却是十分下力气,打起孩子毫不含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变得很暴躁,对学习兴趣不高,并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所以,学校应通过开办家长会、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使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配合,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德育发展。
2身正为范,重视榜样力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尤其是小学生会不加选择的进行模仿。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仪表方面,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方面,要亲切、自然,多用鼓励性语言,不辱骂学生;行为上要热情大方,经常帮助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为学生健康及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3精心呵护,避免心理伤害,真诚平等的对待学生
心理伤害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有些学生如果他们心理上经常受到伤害,他们就会以攻击性,残忍性、报复性、破坏性等各种行为和恶作剧的心理处理事情,以此来向外界发泄内心的不满。所以,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尽量减少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的伤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遇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2.要真诚平等的对待学生。3.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行为和修养水平。
4化嫉妒为动力,让嫉妒心理远离学生
嫉妒心理的危害是严重的。对学生来说,嫉妒心理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班级同学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嫉妒引起的,例如:嫉妒他人而“打小报告”,散布谣言;别人的分数高了,就说有答案等,这可能使同学们想躲开他,不愿与他交往,从而给他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以至于酿成严重后果:对学习失去兴趣、打架斗殴、报复等。因而教师要有准备地帮助他们,首先,给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定位。教育学生要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开创新局面。其次,转化学生的的嫉妒心理。嫉妒的产生多是因为学生之间差距的出现,如果学生能够正视这些问题,把它化为一种奋斗动力,每一时期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并为此努力拼搏,在不断奋进中,不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嫉妒心理也会烟消云散。
5多角度把握学生心理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为人师者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能够从多方面去把握学生,从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每个班级总会出现几个被称为“管不了的学生”,事实上,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启示:
5.1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人遭受惩罚时,总会有一种自尊受损的心理压力,会出现摆脱惩罚,对抗惩罚的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仅仅因为完不成家庭作业,就被无情的推到室外,形成恶性循环,以至成了有名的“管不了”,实乃是自尊心受到极端伤害所致。面对这样的学生,要从尊重学生人格入手,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创造适宜的发展平台,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幸福。
5.2转化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对于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如果教师仅仅是一味的批评、指正,也许会一时有效,过后一如既往,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甚至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将学生打到另册。我们班的耿蒙恩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下课打别人,根据他的情况,我找出他“爱做小动作”背后的深层问题,从尊重、关心他着眼,从帮助他寻找学习方法入手,激起他的兴趣,促使他在课堂上逐步从“无事干”向“有事干”转移。
5.3信任是发展的动力。“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句话用在别的方面可能会有片面性,但用在教育学生上却是千真万确。给有差异的学生找一件事做,他会感到这是老师对他的信任,面对来自老师的表扬,他会认为自己是个成功者。就这样,不断的给予良好的刺激,不断的引导他收获成功,他就会向着人们所期望的目标攀登。
5.4沟通是成功的润滑剂。小学阶段学生,如果得到的多是训斥、罚站,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得自己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典型”。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冷静思考学生,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话题,在沟通中寻找学生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