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经历了疫情,但是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仍有近半数主动基金实现了正收益。未来可关注科技股基金和主动选股的股票型基金。
主动选股基金表现较好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截至3月31日,年内上证指数下跌10%,收于2750点,创业板指上行3.5%,收于1871.92点。
虽然经历了疫情,但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主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73%、-0.46%。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为-5.85%,同期,沪深300下跌10.02%。
同时也有大量的主动管理基金获得不错的正收益,其中近半数主动基金实现正收益,181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
从数据看,一季度逾40只主题基金收益率超过15%。其中多只医药基金表现突出,位居榜单前列。比如华夏乐享健康、工银瑞信前沿医疗等收益率超过25%。
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为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净值增长率为26.9%;华夏乐享健康混合和工银养老产业股票紧随其后,回报率分别为25.81%和25.42%。
科技股虽然遭遇大幅调整,但仍有不少科技主题基金一季度收益不错。消费主题基金一季度也有不错表现。
在量化宽松的大环境下,债券型基金也有很好的表现。叠加对经济下行担忧和流动性宽松的背景,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带动债券基金整體取得较好收益。数据显示,包括指数型、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纯债基金在内的债券基金一季度平均收益率1.66%。其中,24只基金斩获5%以上的收益。长信稳健纯债A、东吴鼎利、天弘添利、鹏华丰尚A、东吴增利A、南方多元定开等收益率均超过7%。
只有结构性机会
2020年至今,发生了太多事,经济领域也不例外。
先是难得的春季躁动行情。201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0年的政策基调是稳增长,叠加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正式签署带来的中美关系缓和,A股市场在年初开启了春季躁动行情。
紧接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引发恐慌,到全国采取严防严控措施后,新冠疫情数据逐步好转,市场在创业板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波V字行情。
但是随后海外疫情突发恶化,引发海外市场连续下跌甚至出现流动性风险导致的负反馈。目前在各国政府陆续推出积极的“货币+财政+抗疫”三大政策叠加后,市场进入阶段性企稳。事实上,导致一季度市场运行节奏发生巨大变化的导火索,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从国内到国外的扩散。这可能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密切关注的方向。
目前来看,市场有很多悲观的声音,比如有人认为,海外防疫的进展,需要警惕时间战线拉得太长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也需要考虑后续出台的经济稳增长政策的力度、措施的有效性。
考虑到二季度海外疫情依然还处于防控隔离阶段,经济大概率仍将处于被摁了暂停键或慢放键的阶段,疫情持续时间充满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市场整体大概率会处于偏震荡盘整的阶段。但考虑到国内已步入抗疫尾声,多数行业已逐步进入正常复工期,后续有望迎来经济稳增长的政策。
也就是说,A股可能受海外拖累,但也部分受益于国内稳增长和内需刺激,或者与疫情弱相关且自身处于产业趋势改善的行业,机会还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很难有全面性的机会。
机会可能来自于几个行业,一是老基建产业链中的水泥、工程机械、重卡等;新基建产业链中的云计算及其基础设施、5G基站等。二是受益于内需刺激的高端制造行业。三是与疫情弱相关的行业如医药、云游戏等。
精选基金的思路
在市场大幅调整之后,基金投资的策略是什么呢?
从一季度来看,主动选股股票基金的最大看点,就是科技主题基金和医疗主题基金的争夺战。科技主题基金此前一路遥遥领先,然而医疗主题基金更胜在稳定。在市场震荡中,医疗主题基金最后成为一季度的最大赢家。
不过,科技股在大幅调整之后,倒是反而有了一些吸引力。尤其是一些受益于国产替代或者内需的高端制造,相对更有机会一些。与之有关的基金有很多。比如行业ETF、半导体50、芯片ETF、科技ETF、5GETF等等。
当然值得推荐的可能还是主动选股的股票型基金。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非常高,趋势性的机会较少,反而是主动选股型选手有更多发挥的机会。一些比较擅长投资于新兴行业的选股基金值得关注,比如广发小盘、银河创新成长、信达澳银新能源、华夏乐享健康、万家行业优选、富国新动力A等等。
另外,在量化宽松环境下受益的债券型基金,也值得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债券市场的牛市,通常出现在利率下行阶段,熊市则一般出现在加息周期中。
债券基金有很多种类,比如一级债基(主要是纯债基金)、二级债基,二级债基金通常有20%的股票仓位,也可以买可转债,基本上什么投资品种都能参与。在今年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可能是个人投资者比较好的选择。比如易方达裕祥、华夏鼎利、广发聚鑫都是二级债基中业绩比较稳定且排名前列的。
主动选股基金表现较好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截至3月31日,年内上证指数下跌10%,收于2750点,创业板指上行3.5%,收于1871.92点。
虽然经历了疫情,但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主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73%、-0.46%。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为-5.85%,同期,沪深300下跌10.02%。
同时也有大量的主动管理基金获得不错的正收益,其中近半数主动基金实现正收益,181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
从数据看,一季度逾40只主题基金收益率超过15%。其中多只医药基金表现突出,位居榜单前列。比如华夏乐享健康、工银瑞信前沿医疗等收益率超过25%。
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为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净值增长率为26.9%;华夏乐享健康混合和工银养老产业股票紧随其后,回报率分别为25.81%和25.42%。
科技股虽然遭遇大幅调整,但仍有不少科技主题基金一季度收益不错。消费主题基金一季度也有不错表现。
在量化宽松的大环境下,债券型基金也有很好的表现。叠加对经济下行担忧和流动性宽松的背景,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带动债券基金整體取得较好收益。数据显示,包括指数型、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纯债基金在内的债券基金一季度平均收益率1.66%。其中,24只基金斩获5%以上的收益。长信稳健纯债A、东吴鼎利、天弘添利、鹏华丰尚A、东吴增利A、南方多元定开等收益率均超过7%。
只有结构性机会
2020年至今,发生了太多事,经济领域也不例外。
先是难得的春季躁动行情。201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0年的政策基调是稳增长,叠加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正式签署带来的中美关系缓和,A股市场在年初开启了春季躁动行情。
紧接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引发恐慌,到全国采取严防严控措施后,新冠疫情数据逐步好转,市场在创业板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波V字行情。
但是随后海外疫情突发恶化,引发海外市场连续下跌甚至出现流动性风险导致的负反馈。目前在各国政府陆续推出积极的“货币+财政+抗疫”三大政策叠加后,市场进入阶段性企稳。事实上,导致一季度市场运行节奏发生巨大变化的导火索,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从国内到国外的扩散。这可能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密切关注的方向。
目前来看,市场有很多悲观的声音,比如有人认为,海外防疫的进展,需要警惕时间战线拉得太长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也需要考虑后续出台的经济稳增长政策的力度、措施的有效性。
考虑到二季度海外疫情依然还处于防控隔离阶段,经济大概率仍将处于被摁了暂停键或慢放键的阶段,疫情持续时间充满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市场整体大概率会处于偏震荡盘整的阶段。但考虑到国内已步入抗疫尾声,多数行业已逐步进入正常复工期,后续有望迎来经济稳增长的政策。
也就是说,A股可能受海外拖累,但也部分受益于国内稳增长和内需刺激,或者与疫情弱相关且自身处于产业趋势改善的行业,机会还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很难有全面性的机会。
机会可能来自于几个行业,一是老基建产业链中的水泥、工程机械、重卡等;新基建产业链中的云计算及其基础设施、5G基站等。二是受益于内需刺激的高端制造行业。三是与疫情弱相关的行业如医药、云游戏等。
精选基金的思路
在市场大幅调整之后,基金投资的策略是什么呢?
从一季度来看,主动选股股票基金的最大看点,就是科技主题基金和医疗主题基金的争夺战。科技主题基金此前一路遥遥领先,然而医疗主题基金更胜在稳定。在市场震荡中,医疗主题基金最后成为一季度的最大赢家。
不过,科技股在大幅调整之后,倒是反而有了一些吸引力。尤其是一些受益于国产替代或者内需的高端制造,相对更有机会一些。与之有关的基金有很多。比如行业ETF、半导体50、芯片ETF、科技ETF、5GETF等等。
当然值得推荐的可能还是主动选股的股票型基金。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非常高,趋势性的机会较少,反而是主动选股型选手有更多发挥的机会。一些比较擅长投资于新兴行业的选股基金值得关注,比如广发小盘、银河创新成长、信达澳银新能源、华夏乐享健康、万家行业优选、富国新动力A等等。
另外,在量化宽松环境下受益的债券型基金,也值得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债券市场的牛市,通常出现在利率下行阶段,熊市则一般出现在加息周期中。
债券基金有很多种类,比如一级债基(主要是纯债基金)、二级债基,二级债基金通常有20%的股票仓位,也可以买可转债,基本上什么投资品种都能参与。在今年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可能是个人投资者比较好的选择。比如易方达裕祥、华夏鼎利、广发聚鑫都是二级债基中业绩比较稳定且排名前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