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悖论”下的实践认识论转向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明曾经长期孤立发展,传统的直观感性、经验积累的思維方式影响深远,从而导致中国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在中国国内并未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论和历史观,因此往往借助于西方理论进行自我社会认知,逐渐形成一种不言自明的“规范认识”。然而西方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架构内、以抽象的理论直接作为前提,具有“形式主义”的明显特征,不能够完全适用于中国社会现实,这导致了在借鉴西方认识论过程中往往导致偏差产生社会“悖论”。要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还是应当参与到中国自身的社会现实,应当对已经形成的“规范认识”进行辨正,从社会自身现实出发,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性质框架内进行新的理论体系建构,并将其重新应用于自身的社会实践,最终形成中国独立的认识论。该文章在否定中国对西方认识论的直接运用的基础上,为中国形成自身的认识论在法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认知和解读,旨在跳出西方理论的逻辑,为中国在自身社会现实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建构寻找有效路径。
  一、寻找理论突破口——布迪厄“实践理性”
  具有保守性质的传统中国文明曾一度隔绝了与西方文明的交流,导致了中国文明本身存在局限性。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学者迫切希望将西方理论快速实现本土化,然而中国重视经验研究的传统与西方以理论作为一切研究的前提存在着明显冲突,从一开始就预示着西方理论在中国直接应用的失败。同时,国内受到儒家脱离社会实际、用道德衡量社会实际的传统思维方式也严重制约对中国实际的全面认识。
  而布迪厄要求的从实践出发,进而提高到理论概念,然后再回到实践去检验的“实践”逻辑能够更好地将中国具体实际与理论研究充分结合,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和理论的可能道路。我国对国内实际的认识正是借鉴了这一理论逻辑,为中国历史观和认识论的形成寻找到了理论突破口。而这一方法在费孝通研究中国乡村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基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转向
  在论述中国现代认识论的形成时,作者多次使用了“迫使”一词,这表明中国现代认识论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在于社会实际,而这也应当作为我国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文章中以大革命背景下人们认识的转向举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中心被迫从城市转向了农村,然后由于知识分子长期与农村脱离,并且受到儒家传统思维定势影响,对农村的认识极为有限,这严重影响到革命进程的发展。因此在历史现实条件下,“迫使”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了解实际。以此次事件为出发点,中国现代认识论在历史现实的“逼迫”下逐渐实现了转向,取代了儒家用道德价值衡量一切的传统认识论,因而具有革命性、现代性。
  而后文在研究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时,也提出了:“中国社会作为一个多种社会类型并存的社会,迫使我们抛弃简单的理念化了的类型分析和结构分析,而着眼于混合体中的历史演变过程本身。”这就表明我国现代的认识论转向其实正是时代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借鉴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现代认识论逻辑。中国本身的社会实际应当作为理论研究的最根本着眼点,而不应当将西方把理论作为前提的认识论方法生搬硬套,也应当扬弃中国传统的经验积累、主观道德衡量的认识方式。
  同时,我国的社会实际也为我国现代认识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例如费孝通在农村实地研究中,江村恰巧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型”,其中也包含“迫使”认识论转向的因素,与西方社会差异较大的社会现实使中国不得不从自身历史实践出发寻找新的社会分析方式,最终推动我国认识论转向的实现。
  三、从悖论现象出发的理论建构
  中国的认识论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而在如何通过民众的生活实践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上作者认为应当超越宏观理论研究,从微观上即具体的社会“悖论”现象(如“商品化必然导致近代化”作为不言自明的规范认识,然而中国却存在商品化和自然经济并存的现实)出发,找到最本质的社会事实进行认识。理论概念往往作为抽象化的象征存在,不应当直接被用于认识中国社会现实。这是因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与现代冗杂,社会各方面特征复杂,因此理论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差异和矛盾,特别是西方理论对中国的审视往往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架构,对中国社会存在许多误解,并且现如今的中国实际上是多种社会类型的结合。因此,我国从社会实际出发进行社会认识的最重要一步便是要抓住中国现代社会中的悖论现象,通过反思西方社会抽象理论概念的应用性不足来寻找中国自身的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在对社会实践事实“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寻找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中国自身的理论建构,摆脱依赖西方理论的现状,最终形成“以微观实证研究为方法,以解释悖论为突破,重新论证中国的历史发展”的理论框架。
其他文献
【摘要】:酒庄与会所的模式在国外已经由来已久了。现在,很多以葡萄酒庄园为主,加上其会所功能,且有旅游性,休闲娱乐性的综合性商业发展体系逐渐受到很多国内投资者的青睐。在本文中,通过不同角度对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得到的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思路。对南山庄园酒文化的自身特点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他们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性、实践性意见, 期望对国内酒庄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酒庄设计
期刊
2016年8月5日下午,我们今天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便是金刚台刘小坳景区。此行的目的,就是寻找女红军张敏同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虽然很晚了,已是下午五点许,太阳丝毫没有退却,依然释放着巨大的热量,去金刚台的山路,如同蒸笼,闷热难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随行的同志适时地用毛主席的诗句,激励大家继续前行。  【展厅】  在金刚台镇旅游办主任张庆带领下,我们马不停蹄了赶往红色革命纪念馆,该馆
期刊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反智主义政治传统的国家,这种传统到了现代依然有着不同形式的延续。而秦汉时期作为中国政治思想的发生阶段,从此处对中国古代反智主义的历史根源极其流变进行梳理,并对其反智传统的发生进行溯探具有正本清源作用的同时,进而为当代语境下的反智表征研究提供背景分析和多元视角。  【关键词】:反智主义;道家;法家;汉代;反智传统  反智主义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霍夫斯塔德开始提出的学术
期刊
【摘要】:陈田鹤,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的重要人物,黄自四大弟子之一,艺术歌曲创作是他流传最广的精品。本文以陈田鹤先生的四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枫桥夜泊》、《清平乐·春归何处》着手进行分析,体会他艺术歌曲创作的匠心。  【关键词】:艺术歌曲;古诗词;创作特色;  前言  陈田鹤,近代作曲家,师从音乐作曲家、教育家、思想家黄自先生。因在音乐创作方面具有一
期刊
【摘要】:朝鲜“甲申政变”后,日本借机强行逼迫朝鲜于1885年1月签订《汉城条约》,通过该条约勒索朝鲜大量钱财,并增兵朝鲜,使得朝鲜局势日益紧张。是随着时局的变化,日本的实力也突飞猛进,闵妃集团也积极向俄国靠拢,清王朝的实力在一步步下降,大院君的归国并没有像清政府预想的那样,反而加速了闵妃的离华倾向。  关键词: 甲申政变;大院君;闵妃;中日朝  一、开化党  1881年朝鲜曾从青年中选出思想进步
期刊
【摘要】:近年来,沙河口区委、区政府抢抓我区创意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大连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为主要载体,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场运作、政策助推”的发展思路,围绕主城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了我区创意经济的建设。继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区应紧握创意经济发展,强化创意经济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创意经济推动我区全面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保障。  【关键词】:创意经济;文化
期刊
【摘要】: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實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此概念是由2013年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现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问题,预计2020年,全国将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目前,人们对精准扶贫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报纸和网络的宣传报道,而学术性深度解读却屈指可数,从社会学角度的解读就更加凤毛麟角。因此,本文从社
期刊
前言:有一句戏言是:“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面前,而你却低头看手机”,虽是玩笑但从中也可看出智能手机在方便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变远,而在距离变远的同时,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一、智能手机的新兴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
期刊
【摘要】:自由已经成为当前人类主要追求的价值之一。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权利中已经居于首要地位。网络作为言论表达的渠道,其优越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与此同时,网络也为非法、有害的言论提供了便利的传播机会并使不良影响范围扩大。其带来的治理危机也引起了人们极高的关注。政府虽然已经认识并加强了网络建设与网络监督,但是目前仍然处于被动地位。本文将从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谈起,进而分析网络言论自由面临的挑战,最后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再是稀有商品,新闻自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如何引导舆论,发展健全新闻自由理论,并用以指导传播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研究网络时代中国的新闻自由与政府、法律、公民的关系,思考网络时代新闻自由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寻找新闻自由的出路。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自由;问题  一.新闻自由现状  当今中国传媒出现两大趋势:信息化与民主化。互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