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世外桃源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一】
  雨中桃花源
   江南的雨下得早,至四月,那雨不知下了几多来回,把田里的紫云英催红后,又被农人翻在田里。油菜花可劲地黄,一片透着一片,直到无限远近。
   沿着彭泽边上的道路蜿蜒而去,是寻了一个人的踪迹。路的右边,即是闻名遐迩的匡庐。此时,山青雾嶂,云彩在其间飞来绕去,树渐渐浓颜。树多是樟树,蓬蓬勃勃。
   路愈加崎岖,早已进入了山石小道,人家也渐渐稀少,只有一道水伴着车子不断地流。雨渐渐大起来,风把一些树枝折在了地上,眼见得前边没有了路径。正疑间,车子猛一拐,踅进了山的褶皱中。就这样,往往是以峭岩遮挡,或以巨石挺立,便有狭路旁溢而出。也有山溪横路,哗啦啦一阵涌渡,车子还是得以前行。这样走下来,从山口处算起,也有十数里远,却仍是没寻到那个“极狭处”。那或许是陶潜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个悬念。多少年来,人们为解这个悬念而一遍遍找寻。
   带我们来的,是当地研究、探寻了多年的文史专家。终于走得连车子也再无能为力,人们只有弃车,卷起裤腿,执伞而行。这里的风也怪,一会儿将那伞掳上去,又盖下来。雨把一半的衣服吹湿,寒冷阵阵袭来,若不是有一种意志催发,真的要裹足不前了。似乎在让你寻到这禁域之前,要把曲折甘苦尝遍。
   也就在这时,有人说快到了,已看见朱熹的题字,果然一个个抖擞精神。在攀过一个个乱石高坎,钻进一个极狭的峰口,弯腰抚过低矮的古樟后,果然眼前现出了一片天地。
   山间豁然开朗起来,平坦处还有田地,生长的也是黄黄的油菜。田地间散落着三两座土黄的房屋。房屋四周撑开一棵棵叫不上名字的树,那树都苍劲虬枝,刚强的筋骨,不知走过了多少时光。这些树,让这个地方与外界有了疏离感。房屋前有群鸡悠闲,一两声狗吠。
   雨中,斜风吹来一种更大的声响,回头望,是一条巨大的瀑布,如白练,从山上猛抛而下。也就在这时,看见了那漫山遍野的桃花,灿灿然然,装点了整个山谷。一些花瓣在风雨中像慢镜头一样展落,渐渐地,在树下铺成了一片晶莹的花坛。
   正惊奇间,一个屋门开启,跑出来一个小人儿,那小人儿长得极为乖巧,一双大眼睛对着这些外来人,闪着疑惑的光。又是红光一闪,闪出一个少妇,俊俏脸庞,细眉亮眼,抱起了孩子,露出一脸酽酽的笑意。再闪出一人,是一个苍髯老者,见雨中猛然来了几位不熟识的客人,忙招呼进屋,说别受了凉,声音爽快而洪亮。
   进屋坐定,简陋的木桌上瞬间就摆上来山间的甘果。水端上来,绿绿的茶在里边捂,身上顿时有了暖意,那暖意直透入心。也便闻到了一股清香,那香来自屋子里摊晒的新采的茶叶。人们兴奋起来,同老人、女人和孩子聊起了天,欢快的笑声从小屋弥漫出去,融在了桃花细雨中。问起老人的生活,得到的回答是满足而自乐,不愁吃喝,虽没有出门远行过,不知外边的世界,但常有人来,把一些稀罕的问题和事情带进来。有人发奇想:自己也愿在这里建一茅屋,采菊东篱,把酒话桑。也就有人说了,时代毕竟不同,那种寂寞如何能耐住?人又说了,不多求,只须有这样一个女子相伴即足。大伙遂笑起来。
   相辞离去,雨声仍未减。什么时候,风把一些桃花瓣刮满了小径。一些桃花也被带进了溪中,感觉溪水流得好迅猛。
   归时回望,老人、女子和孩子仍站在门口,那是一个彩色的点缀,和这瀑布、桃花形成了一幅难得的乡间野景。我把它摄入了镜头。
   再过那些沟坎,那条小溪,那棵弯垂的古樟。风猛然大起来,雨打得人脸生疼,伞亦成了无用之物。紧走慢跑,大呼小喘登车离去,再望,是绿色障眼的高高山峦,哪里还看得着刚才的小径。
   深深地想,连自己也想得迷蒙起来。一片片白色的云彩从四下里极快地飞,顷刻间,连那座山也看不见了。
  [选自《王剑冰散文选(三)》。有改动]
  读有所思
   1.如何理解“深深地想,连自己也想得迷蒙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梳理概括文章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到的孩子、女子、老人分别有何特点?作者写这三个人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开篇写“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读二】
  坝美——云南的桃花源
   很少有人知道在云南广南县八达乡的一个水溶洞后面的山凹凹里,还有一个被外人叫作“世外桃源”的壮族村寨。在朋友的带领下,我游览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一条乡间土路在这里打了个结,前方再也没有了路。土路旁边散落着七八户农家土楼,一个老伯蹲在楼下抽着旱烟,还未等我们开口说话,就对我们指指前方的一个洞口说:“坐船进去,洞的那头就是坝美。”
   从洞中流出的水蓝得可爱,清澈见底,有时还可见到鱼儿游动的幻影。有成百上千只燕子在洞中飞进飞出,叫声不绝于耳。一个小伙子送几位大嫂出洞赶集,回程时刚好带我们一程。
   乘船入洞,幽远的水洞四周一片黑暗,水中时时会有怪石冒出,只能凭借船公头上的一盏微弱的电瓶灯寻找航线,其间有三处通了天窗,耀眼的光柱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船出水洞,眼前豁然开朗起来,感觉就像穿越了时间隧道回到了从前。坝美群山环抱,青翠欲滴;阿科河曲曲弯弯横贯其间,在明媚的阳光下泛出星光点点;一架架古老的水车吱吱呀呀、慢条斯理地把河里的水送到田间。坝美村是壮族村寨,沿一缓坡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秀美而富有韵律,像一幅古朴生动的田园画。    坝美村家家户户除使用沼气来做饭点灯显得“与时俱进”外,其余的一切都还沿用着三百多年前他们先祖们到这里时就使用的方法,种田用的是木犁木耙,浇田灌溉用的是古老的木制水车,自种棉花自纺布,碾米做面都用水磨或石磨,就是想吃点豆腐都要自己动手。这里一切的一切都传递着古远的信息,凝固了时间的进程。
   坝美有着极好的生态环境,民风淳朴,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坝美人对阿科河中鱼类的索取还仅限于个人的需求,所以在阿科河流经坝美段的河中还有丰富的鱼类。当人们想吃鱼时只须在不及膝深的河中撒上一网,就会有所收获。猴爬岩上面至今还生活着的三四个猕猴家族,总数约有三四百只,在坝美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得到了特殊的保护。一到秋收的日子,它们便成群结队来到村边的田中与人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进入坝美还有一个洞口,在坝美村村头猴爬岩的下面,清澈的阿科河水从洞口流出后不久便在坝心分了个岔,岔左边的称“男河”,岔右边的称“女河”,约百米后再度合流,中间形成一个天然的月牙状的小岛,上面种了许多桃花,寨里人叫桃花岛。这里一直延续着一种古老的风俗——“裸泳”。夏日炎炎之时,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就会在夕阳下山之前来到桃花岛,分别下到“男河”“女河”中,男女皆一丝不挂天然沐浴,且相互之间绝不会越“雷池”一步。
   离开坝美时是村长的兄弟划船送我们出洞,船至洞中,村长的兄弟用头灯照射一立于岸边的溶石,看形态有点像一个老人盘坐在石上,说是天然的陶渊明石像。相传陶翁曾跟随一渔夫沿阿科河捕鱼而至坝美,看到有如此美景,惊呼!这就是我梦中想居住的地方,不愿再随渔夫而去,整天在此吟唱着《桃花源记》。
   说真的,大家都愿相信陶翁的《桃花源记》源自这里。
  (作者李志雄,选自《時代风采》。有删改)
  读有所思
   1.人们为什么称文中所写的地区为“世外桃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一幅古朴生动的田园画”,坝美的哪些地方体现出“古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坝美有着极好的生态环境,民风淳朴”。从哪些例子中可以说明这一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两段所述的陶翁曾到坝美的传说是虚构的,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使我们的作文形象鲜活、内涵丰富、情感激荡。不过,我们在放飞想象的时候,不可太过“自由”,还应讲究方法,给想象加点限制。   1.讲究现实化。想象产生于旧有的生活经验之上,想象艺术源于现实。比如有同学写《浪漫的李白》,写李白在皇宫畅饮之后,又去KTV唱歌。这样的想象就属于胡诌了。想象须大胆,但要合理,不可胡思乱想。当然,作文的想象不能只停留在“合理”上,还要有积极的心态使之服务
期刊
老房子的屋檐上挂着月亮。   只一盏微弱小灯,和着月光,把屋前照得很清晰,甚至折射出些亮闪闪的光线来。   月很亮,若有若无的轻纱后,仿佛能看到背面的星空。我搬了把老藤椅,在月光下舒适地摇着。月光的流泻通透了我的身心,我竟莫名地生出些情愫来。野行的野鸭疲倦了,便落到大河里去,水波一圈圈晕开来,能听到小鱼受了惊吓游开的声音。夜很静,老藤椅许是年久失修,随着晃荡“咔咔”作响,声音突兀地钻进远山的黑暗里
期刊
文题呈现   同学们,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梦一般美好的世界,那个世界里,自然风光美好绝伦,民风淳朴,人们和睦相处。这样美好的世界,在那个战事纷乱的时代,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只能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找。但如今,在我们这个生活安定的时代里,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寻找这样的桃花源呢?   请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题目由两个关键词组
期刊
“你怎么又把香蕉皮和草稿纸扔一起了,不是跟你说过要善待垃圾吗?”妈妈又在为这些小事儿喋喋不休了。“好了,知道了,善待!善待!”我不以为然地敷衍着。直到上周末发生的一件事,才改变了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上周末的早晨,我去楼下扔垃圾,寒风呼啸,尽管我全副武装,但是一出楼门,仍然被冻得瑟瑟发抖。我走到垃圾站时,一位清洁工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佝偻着背,褶皱的工作服后面“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八个大字格外醒
期刊
谁说女生一定要长发飘飘呢?我就有一头蓬松的短发。短发啊,有好处,也有坏处。在夏天,我比长头发的女生凉快,洗了头,很快就干了,但是,我不能扎漂亮的小辫子。我还有一个特点:又高又壮。人们说我长得高,望得远,上面的空气很新鲜。走到哪里,别人都觉得我像初中生,可我只有四年级。  我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我爱劳动,不怕苦不怕脏;我乐于助人,每当朋友遇到困难,我总是挺身而出。你看,中午一帮人围在我的桌边问
期刊
左读范文  空山鸟语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我想
期刊
那一夜,安菲尔德球场,人声鼎沸。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当红军在诺坎普吞下零比三的败果,几乎被宣判了死刑时,数千里之外的我拿到了成绩单,彻底宣告了我的失败。   利物浦的这场败仗几乎可以用溃败来形容,全场被压制,场面一度一边倒。我的这场考试更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自大、骄傲,让我把过往的成功全部葬送,换来的是更多人的质疑,包括我自己。   安菲尔德的夜晚,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尽管红军普遍不被外界
期刊
痴书者,爱书者,非痴书之表象,非爱书之装饰,乃是爱书之韵。韵者,物之精华也,物之神态也。书韵,就是书之内涵,书之精神,书之营养  天地一书卷,记载的是万物之神气,万事之意蕴,是平静淡泊中的典雅,亦是激流勇进中的热情。天地书,众生写,痕迹淡淡而难以抹去,自然之道也,书之道也。有书之存在,天地因此而活跃。  人生一书卷,记载的是人的一生。或长或短,或显或隐,世人也许会遗忘,但历史的笔记不会淡忘。历史有
期刊
左读范文  白果树   上海真是热闹的地方,也许特别在热天的时候,牌声、留声机或无线电的声音,有时更有爆仗声,往往闹得人不能睡觉。近几天来,这等闹人睡眠的声音没有减少,却加添了卖热白果的声音了。白果担子挑来歇下,便发出镬子里炒白果的索朗朗的声音来,卖白果的人一面口中唱道:“糯糯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白果好像鹅蛋大,一个铜板买三颗!”但是我觉得白果担倒并不怎样吵闹的。因为叫唱的声音并不十分高,而且
期刊
在飞速前进的时间之箭的虚影下,在永不干涸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面滚烫的红旗正从东方升起。这面旗帜,便是中国交于世界最绚烂的答卷。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多少国人脱帽肃立,在泪眼婆娑中望着它缓缓升起,望着中国的崛起。它是无数革命者鲜血的结晶,那五颗金星在艳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的光。这份星光是无数先辈穷其一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