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医护人员的影响

来源 :当代护士(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129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2月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的258名一线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9名.医院职能后勤人员为两组医护人员做好基本的服务保障工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在心理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 经个性化心理护理的研究组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参与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医护人员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和鼻胃管在ICU重症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号方法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41例,按早期肠内营养途径分为螺旋型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治疗前、治疗7d后的营养状态以及置管72 h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置管治疗7d后,两组患者BMI指数、Hb、Alb水平均较置管前升高,SGA评分下降,且上述指标鼻肠管组优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演示联合同伴示范教育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肺功能及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学龄期哮喘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演示联合同伴示范教育,观察干预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哮喘正确认知水平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EV1、PEFR、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对哮喘急性发作处理措施、哮喘诱发因素、哮喘预防方法、药物吸入方
目的 探讨基于个案分析的护理干预预防淋巴瘤骨髓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常规感染预防的38例淋巴瘤骨髓移植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前),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基于个案分析的护理干预的38例淋巴瘤骨髓移植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后),并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骨髓抑制感染风险管理能力、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感染防范知识及感染防范技能评分高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益生菌对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9月在本院治疗的101例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在生后24小时内给予益生菌,500 mg/次,1次/天,规定每日上午10:00给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排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达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发生喂养不耐受(胃潴留、腹胀、呕吐)的情况,记录患儿在第1天、7天、14天时大便内球菌与杆菌的比
目的 构建抑郁症管理信息化平台,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服务模式,以创建和应用为基础,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抑郁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网络管理平台内容与架构,形成平台雏形,选取2019年02月-2020年01月某市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的抑郁症患者84例进行试运行,收集反馈资料,完善平台各模块内容,形成完善的抑郁症管理信息化内容和架构,并推广应用.比较平台应用各期抑郁症患者对平台关注频次、康复措施宣教实施率.结果 平台应用各期患者阅读频次情况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台应用各期推送内容及
目的探讨ALS功能评价量表修订版(ALSFRS-R)量表在中国人群的适应性;基于项目反应理论验证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MND-PRO)在中国人群应用的可行性及疾病评价能力;基于MND-PRO量表探索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神经丝蛋白轻链(NfL)水平、中医证候特征与疾病演变的关系。方法采集61例国内本土 MND患者的ALSFRS-R量表,使用倾向性评分配对法与国际ALS临床试验开放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个体化心理干预在疫情暴发时一线医务人员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4月在湖北地区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调查中存在严重中度及以上问题(抑郁、焦虑、睡眠)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调查时的答题顺序进行排序分组,奇数设为对照组,偶数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医务人员进行常规的干预及疏导,观察组在常规心理疏导及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网络平台的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抑郁、焦虑、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抑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阐明香砂六君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以建立的FD脾虚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从EGC-NGF角度探讨香砂六君子健脾、缓解内脏高敏感的作用机理。方法一、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共纳入FD脾虚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香砂六君子颗粒,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主要疗效指标
目的 探讨照顾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培训联合延续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居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出院前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同时对照顾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培训,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出院前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于出院前3d及出院3个月后分别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Barthel指数评
目的 探究基于焦点模式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情绪与睡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引入焦点模式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焦点模式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