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开发,必须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性原则重新选择课程内容,并将内容重新排序。本文就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应用进行了讨论和探索。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考核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118-01
1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目的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融合,在教学情境中融入实践工作中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为学生从容应对职场、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应以“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行动”作为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作为实施者,教师作为主导、作为行动的策划者,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相对的角色转换(即传授知识的时间与课堂所占的地位)合作行动为方式,使学生具有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素质,从容面对新的社会需求。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如何构建?岗位技能究竟如何培养?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我院通过《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可以归纳为在对过程和结果控制与反思基础上的“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它准确地描述了工作过程的轨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也是基于这种理念,分六步实施其工作程序。
2.1市场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定位准确的问题。在课程开发设计初期,必须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汽车维修企业、维修管理部门、兄弟院校)的大量市场调研。汇总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养护与常见故障,确定典型故障,充分了解企业、学生的需求,提升课程设计的实用性。近几年,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变化很大,顶置式凸轮轴的发动机已经成为大多数汽车的标准配置,在汽油发动上可变配气相位、可变进气道、可变气门升程与涡轮增压许多轿车上已经装配,在柴油机上转子泵替代直列泵、电控柴油机与柴油共轨技术在已经是今后柴油机的发展趋势,电子技术的进步加快了机械构造的复杂性。
市场调研表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汽车养护、汽车接待与故障诊断、汽车故障维修三个方面。 汽车养护方面要求:汽车日常保养与定期保养得项目、发动机润滑油、冷却液等原料的化学相关知识、工具使用能力与相应、安全操作与环保知识;汽车接待与故障诊断方面:沟通能力、业务过程中的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资料获取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汽车构造与故障诊断的综合能力;汽车维修方面:良好的沟通能力、资料获取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安全操作与环境保护能力。
2.2工作过程分析与学习领域的设置
经过市场调研并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领域的设置。但是,首先还要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因为,只有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工作过程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工作结构,进而进行学习领域的设置。
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的综合性任务。软件开发领域内所涉及的技术内容是非常多的,不同的行业会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项目也会使用不同的技术。按照知识递进与岗位需求本课程开发选取的项目是: 汽车发动机养护与机械系统故障检修。
2.3 学习情境设置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
在设置了学习领域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情境编写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并将上述学习领域中知识点涵盖于各个学习情境之中。按照知识的递进与汽车发动机的特殊性划分为以下六个学习情境:
1)汽车发动机的养护;
2)汽車发动机功率下降、冒蓝烟故障检修;
3)发动机表征水温过高故障检修;
4)发动机表征油压不正常故障检修;
5)发动机冒黑烟故障检修;
6)发动机异响故障检修。
2.4考核与评价
1)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企业专家评价共存。这是学生检验与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做出点评与企业专家的评价,在学生作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对其总结进行提升(指出不足与缺陷),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
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对与以后从事汽车机电维修的岗位更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科技的日新月异,汽车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结晶,知识的更新更快,知识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更为重要,结果固然重要,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某些时候甚至比结果更重要。
3)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操作能力并重。没有理论知识指导的汽车机电维修工充其量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后续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只有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可能成为一个大师,不荒废理论,加强实践,注定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是汽车维修企业的一线高技能的机电维修工。
3结束语
笔者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检修课程开发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几年来,在高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推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及课程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学生通过汽车发动机养护与机械系统故障检修项目的模拟操作,熟悉了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流程,通过对养护、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因此,就业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检修课程开发,在实践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大学,2005.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 2008,05.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考核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118-01
1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目的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融合,在教学情境中融入实践工作中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为学生从容应对职场、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应以“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行动”作为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作为实施者,教师作为主导、作为行动的策划者,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相对的角色转换(即传授知识的时间与课堂所占的地位)合作行动为方式,使学生具有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素质,从容面对新的社会需求。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如何构建?岗位技能究竟如何培养?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我院通过《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可以归纳为在对过程和结果控制与反思基础上的“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它准确地描述了工作过程的轨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也是基于这种理念,分六步实施其工作程序。
2.1市场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定位准确的问题。在课程开发设计初期,必须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汽车维修企业、维修管理部门、兄弟院校)的大量市场调研。汇总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养护与常见故障,确定典型故障,充分了解企业、学生的需求,提升课程设计的实用性。近几年,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变化很大,顶置式凸轮轴的发动机已经成为大多数汽车的标准配置,在汽油发动上可变配气相位、可变进气道、可变气门升程与涡轮增压许多轿车上已经装配,在柴油机上转子泵替代直列泵、电控柴油机与柴油共轨技术在已经是今后柴油机的发展趋势,电子技术的进步加快了机械构造的复杂性。
市场调研表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汽车养护、汽车接待与故障诊断、汽车故障维修三个方面。 汽车养护方面要求:汽车日常保养与定期保养得项目、发动机润滑油、冷却液等原料的化学相关知识、工具使用能力与相应、安全操作与环保知识;汽车接待与故障诊断方面:沟通能力、业务过程中的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资料获取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汽车构造与故障诊断的综合能力;汽车维修方面:良好的沟通能力、资料获取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安全操作与环境保护能力。
2.2工作过程分析与学习领域的设置
经过市场调研并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领域的设置。但是,首先还要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因为,只有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工作过程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工作结构,进而进行学习领域的设置。
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的综合性任务。软件开发领域内所涉及的技术内容是非常多的,不同的行业会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项目也会使用不同的技术。按照知识递进与岗位需求本课程开发选取的项目是: 汽车发动机养护与机械系统故障检修。
2.3 学习情境设置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
在设置了学习领域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情境编写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并将上述学习领域中知识点涵盖于各个学习情境之中。按照知识的递进与汽车发动机的特殊性划分为以下六个学习情境:
1)汽车发动机的养护;
2)汽車发动机功率下降、冒蓝烟故障检修;
3)发动机表征水温过高故障检修;
4)发动机表征油压不正常故障检修;
5)发动机冒黑烟故障检修;
6)发动机异响故障检修。
2.4考核与评价
1)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企业专家评价共存。这是学生检验与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做出点评与企业专家的评价,在学生作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对其总结进行提升(指出不足与缺陷),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
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对与以后从事汽车机电维修的岗位更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科技的日新月异,汽车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结晶,知识的更新更快,知识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更为重要,结果固然重要,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某些时候甚至比结果更重要。
3)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操作能力并重。没有理论知识指导的汽车机电维修工充其量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后续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只有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可能成为一个大师,不荒废理论,加强实践,注定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是汽车维修企业的一线高技能的机电维修工。
3结束语
笔者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检修课程开发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几年来,在高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推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及课程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学生通过汽车发动机养护与机械系统故障检修项目的模拟操作,熟悉了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流程,通过对养护、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因此,就业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检修课程开发,在实践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大学,2005.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