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南海公益日”首创公共事务志愿岗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f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21,我爱益。2014年5月21日南海区社会服务联会成立,佛山南海区社会服务界及各个创益基地共同提议将每年的5月21日作为“南海公益日”。全方位展示南海人爱家爱益、全城愿益的文明风貌,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公益、实践公益。今年的5月21日,首届“南海公益日”开展以“回家创益”为主题的活动。
  主题鲜明:倡导回家创益
  今年的“521·南海公益日”以回家创益为主题,全区7个镇街同步举行活动,区级活动会场设在西樵镇,与西樵镇活动合并举行。指导单位南海区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余海生介绍,南海区社会建设以社会创益为核心理念,以“基金、基地、机构、机制”为基本模式。通过以“社案制”为核心的机制驱动,辅助以丰厚的基金与多样化基地的双轮推动,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紧密贴近群众实际需求的大批社会服务落地深根,党领导下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夯实。
  在“回家创益”行动计划发布仪式上,南海区委副书记、区社工委主任张辉明表示,南海区镇两级社工委及社会服务界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发布“回家创益”行动计划,南海区委区政府对此十分支持;公布对公益创业的资金扶持、人才培训、载体供给、组织培育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为在外的南海人回家进行公益创业提供通道,以稳固有力的支撑体系促进社会创新,是南海区社会创益模式的一次重要深化,也是南海区社会建设事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为了实现“回家创益、回家容易”,在南海区社工委指导下,南海区社会创益园的运营方南海区社会服务联会在凝聚社会力量、引导服务发展、规范服务标准和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下功夫;为提升社会服务机构人员服务能力而开展多层次培训,链接社会服务界资深专家,以高端培训资源促进社会服务机构成长;搭建政社沟通开放平台,依托南海区社会创益园总部基地,创设政府机构与社会服务机构常态性对话、合作新机制。
  “社案制”为“回家创益”提供了另一种实现渠道。只要社会服务机构通过遍布南海城乡的社会政策观测站向党委政府提交合理、可行的“社案”,经过区镇两级社工委分层讨论、交办,就会带动财政资金定向投放。南海区社工委每年举办的“社案”大赛也为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首创:公共事务志愿者岗位制度
  公共事务是指能够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体现他们共同利益的事务,如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都属于公共事务。如何有效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首届“521·南海公益日”也对此实施探索。
  “521·南海公益日”,设置了248个公共事务志愿者岗位,发动热心市民协同治理消防、交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关系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并将这一做法岗位化、常态化、制度化,力求在政府与社会的交融之处打造一股为多方增益的新生力量。
  记者从7个镇街分别发布的“回家创益”行动计划了解到,有些镇街将公共事务志愿者定位为“多面手”,巡查社区的治安、消防、卫生、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有些镇街将公共事务志愿者划分为多个专职队伍,。据有为丹灶创益中心负责人关其玲介绍,丹灶镇设置的岗位全部承担义务消防职责,覆盖全镇四个城市社区,统一着装,镇委镇政府还支持设立褒奖机制,对尽职尽责的志愿者给予荣誉。西樵镇在樵华、樵园、简村3个社区各选择一个物业小区成立公共事务志愿者分队,综合承担交通、绿化、卫生、治安、消防等多方面职责,成员以热心街坊、党员志愿者、村居干部为主,成员资料在小区上墙公开,服务时数纳入全镇志愿者服务登记考核系统。
  南海区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表示,鼓励各镇街根据本区域居民的实际需求对岗位设置大胆摸索。区级层面将把公共事务志愿者纳入全区志愿者大队伍中进行引导和支持,在表彰体系中会单独列出专项,表彰表现突出的公共事务志愿者。
  据了解,像这样成立协助承担公共事务的专职志愿者队伍并大力岗位化、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
  创益无忧:区镇“顶益”平台
  对于公益创客们,最令其担忧的无非是人财物三方面:人力资源、资金来源和办公场地。南海区给出了令人欣慰的解答。截至2014年,南海区本土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近1200人,南海社会服务界专职从业人员近200人,各类社会组织近1500家;区级社会建设创新奖励专项资金三年共投入近1400万元支持社会创新。
  2015年全区共投入1.5亿元购买社会服务,仅大沥镇就将投入1215万元,狮山镇公益创投为实用性强的每项服务方案提供10万元资助;遍布城乡的1+8+N社会服务基地零租金或低租金提供给公益创客,不但充当办公场地,还可以是能力建设“加油站”和资源链接“服务器”,成为公益创业的“梦工厂”。
  南海区启创社工服务中心2010年进入南海桂城,当初正是被南海优异的创益支持环境和南海人赤诚的创益热心所打动。该中心负责人郑玉棠说,南海支持社会创益的力度和准度是走在周边区域前列的,“基金、基地、机构、机制”模式的全覆盖既解决了社会建设的亟需要素,也为社会服务机构的落地提供了完备条件,“创益”理念先进,“顶益”平台也很优异、稳固。
其他文献
5月6 -9日,香港“耳聪工程”惠州站慈善手术观摩、学术交流暨“耳聪工程”十周年庆典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惠州是“耳聪工程”的第10站,也是香港“耳聪工程”在广东省落户的首站。  由香港“耳听心言基金”和香港中文大学人类传意科学研究所发起的“耳聪工程”是针对耳疾患者的大型慈善活动。“耳聪工程”旨在帮助内地耳疾患者尤其是家庭贫困患者解除耳疾病痛、与世人共享“有声世界”。活动从2005年开始启动,
期刊
5月23日上午,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双拥办、广州警备区政治部联合主办了每年一度的军地青年联谊活动。近300名驻穗陆、海、空及武警部队的单身军官和来自广州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单身女青年们参加。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南先、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奇、广州市民政局局长庄悦群、广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启强、海珠区副区长罗光华,广州警备区政治部主任黄彬国等军地领导出席活动,并为双拥公园、广州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基地揭幕
期刊
5月27日下午,罗湖区创新社会组织改革暨“大爱罗湖”首届公益慈善项目对接计划新闻发布会在深圳罗湖会堂举行,发布会由深圳市罗湖区委、区政府主办,罗湖区社会工作委员会、罗湖区民政局、罗湖区慈善会联合承办,罗湖区义工联合会协办。  创新社会组织改革  发布会现场,罗湖区委副书记吴裕中指出,罗湖区的社会组织正在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目前罗湖区每万人拥有12.9个社会组织,位居全市各区前列。  罗湖区民政
期刊
5月19日是中国好人网创办7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中国好人网,5月16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好人网创办7周年庆和中国好人网“十百千公益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场培训会、全国第四届“帮好人万里行”活动筹备会。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现《雷锋》杂志总编辑、国家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少将陶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副巡视员陈三定、广
期刊
为关爱深港孕产妇,推广科学胎教方式,传递孕期共同分担的理念,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自2010年开始在深圳举办大型公益胎教音乐会活动。通过邀请知名演奏乐团、准备专业场地、邀请孕产相关科室专家、打造一体化趣味胎教场馆、发放母婴大礼包、颁发孕产大奖等方式,为深港孕育人群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的科学胎教盛事。  自2010年至今,胎教音乐会已持续举办8场,免费邀请超过2万名准爸妈现场聆听、感受,颁发孕产大奖总额超5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會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在我国开展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运用相关理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将为我国社会与政治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并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在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统治者就面临失去政权的危险。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提出
期刊
4月22日,北京,三里屯,乐施会首次在北京举办“乐施毅行者”分享会,除了笑容还是笑容,除了分享还是分享。整个一场分享会下来,大家深刻感受到的就是“毅行”的魅力。  1981年,当驻港英军啹喀兵团为考验士兵耐力,而举行这项名为“毅行者”的筹款活动时,一定没想到,若干年后,它会成为全港最大规模的公益募款活动。  1981年的首届毅行者活动共募得8万港币的善款。1986年,乐施会参与合作、并开放市民参加
期刊
龙岗区梦想义工艺术团参加了央视《我要上春晚》8月24日广州站第二场海选,并凭借原创的“中国梦”歌曲《梦就是方向》在2000多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广州站金奖,受央视邀请参与《我要上春晚》节目录制。  本月初,北京气温明显下降,龙岗区这30名义工内心充满公益热情,支持者的掌声,携着歌曲《梦就是方向》前往北京登上央视《我要上春晚》舞台,充分展示了深圳义工“中国梦”的正能量。  参选歌曲《梦就是方向
期刊
前不久参加中华儿慈会9958一个活动,因为所有的人大家都没有见过面,只知道网上的昵称(QQ上自己取的名字),见面时大家相互指点着,原来你是“暖妈”,哦,原来你是“小小”,他是“桐爸”。尽管好多人是第一次见面,却一见如故。大家在一起交流救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分享经验,我由感而发地说了一句话“大家因为爱而相聚”成了当天的关键词。  有一手捏泥人绝活,盼社会援手  是的,这么多男男女女志愿者,大家不为名
期刊
善意首先需要善行,即要能够有效地执行。这涉及到整个社会软环境的建设,包括制度完善与人才培养,在制度上激励有善意的人积极参与公益,也要提倡让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公益事业要发展,需要更多懂经营、策划、财务的人进入该领域,既懂公益又具备某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现在国内很缺乏。有了制度和人才的保障,善意才能真正转化为善行。  把好事做好,也意味着让愿意行善的人能够坚持,可以行之久远,这就需要“善法”即模式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