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证融合”培育模式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lee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本科重点在职业,培育目标是让学生能在高校学习结束的同时可以迈向正式的工作岗位,不需要像其他平行本科那样需要经历漫长的过渡期。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学生培育模式将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量身制作。职业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培育模式中“课证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对应着不同的培育模式,本文将根据不同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学生研究设定不同的“课证融合”模式。
  关键词:职业本科;计算机专业;课证融合;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13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职业本科定位在培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最终教育层次达到等同于专业型学士水平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培育的人才最终面向服务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培育目标是让学生能在高校学习结束的同时可以迈向正式的工作岗位,不需要像其他平行本科那样需要漫长的过渡期。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学生培育模式将打破现有的框架,没有既定的模式,需要重新量身制作。
  职业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培育模式中“课证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计算机类专业按照目前的发展可以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教育过程应注重熟识学科基础知识,精通专业方向技能,斩获专业方向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最终达到职业特色突出,综合素质强的培育目标。职业技能证书是反映学生对自己职业方向发展更专业、更具能力的有力证明,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对学生进行“课证融合”培育模式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体现学生职业层次能力的有效路径。本文预计通过充分研究各个专业领域技能方向及职业本科区域性特点,深入研究能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深度融合的对接方法,探索“课证融合”教育模式快速实现的有效实施路径及方案。
  1“课证融合”培育模式的可行性
  在2019年1月提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启动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此项工作意在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不断精进技能水平,努力考取其他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此提高个人实践水平,拓展就业方向。职业本科推行1 X证书制度,可以发挥地方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课证融合”顺应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加速促进职业本科人才培育的成效和进程。
  2 计算机专业学生“课证融合”模式培育路径
  学校积极支持相应国家号召,为就业及地区经济做贡献,大力实施1 X证书制度,但同时出现一个矛盾面,学生虽然学习相关课程但在考取相应证书时仍需要进行二次培训才能针对性的获得相关证书。这样的结果出现有几种原因:第一,学校设置的培育方案中开设的课程不足以覆盖获得相应的证书所需知识内容,知识点存在偏差。与此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课程设计并未与职业本科初衷完全融合,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完全对应地融人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中。第二,国家设置的证书考试内容不完全合理,与现实工作岗位交接过程有一定的偏差,需要调整考核内容,尤其对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技能证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方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课证融合”培育模式设计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调查相关专业市场,精准定位计算机相关岗位所需技能。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对接的职业有数据工程师、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系统构架设计师等,相对应具有专业特色的岗位有系统分析员、Web网站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程序员、技术文档书写员、网络管理员、软件测试工程师和计算机认证培训师等;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包含软件开发与测试、数字媒体技术、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应用、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对应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数据库管理员、Web开发工程师、动画及数字媒体制作设计师、电子商务师、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等岗位的工作;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对接岗位包网络安装调试人员、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员、网络程序员、网络系统维护人员、网页制作等;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涉及物联网产业工人、物联网硬件工程师、物联网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应用技术员、物联网构建技术员、物联网构建工程师等。 对应计算机相关专业所涉及未来走向社会的工作岗位,在不同的年级可对应考取不同的证书,总结如表1所示:
  其次,开发与技能证书和岗位对接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教材。相对实用性强而且与岗位对接密切的证书是学生们考取的重要对象,如果本专业大多数学生都需要获得此证书,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发针对性的校企合作教材,让教材既符合获得证书的需求,又满足企业岗位的技能需要,一举两得。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一时期最基本又实用的证书便是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和MS Office高级应用,且大多数职业本科院校都会开设此门课,如果能将教材与此证书完美融合对接后学生便可在学习后直接考证,达到“课证融合”效果。大多数計算机基础教材都只是简单涉及办公软件知识点,未能与岗位及证书内容相匹配,有些有匹配但匹配度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直接考试取得证书的标准,职业本科院校若能改革将企业岗位需求和证书内容对接,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将事半功倍,而计算机类教材模式可采取活页教材编排模式.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资源获取更灵活有效。
  最后,将证书获得率作为学生毕业考核项。“课证融合”模式培育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很大空间,计算机作为时代发展的代表性产业不可或缺,其衡量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证书相对丰富,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培育并鼓励以“课证融合”模式作为其衡量标准相对有效科学。除了课上鼓励获得外辅之以强制性的将证书获得率作为学生毕业考核加分项将更有力促进“课证融合”培育模式的推行效果,作为计算机专业领域学生在学习四年后未能获得一项或几项二级以上证书证明其学术和技能水平将不能达到毕业标准。
  参考文献:
  [1]伍先福,陈攀,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及其办学主体[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9):16-19.
  [2]贺蓉蓉.新建本科院校要向职业本科院校进行战略转型[Jl.职业技术教育,2014,35(6):54-56.
  [3]黄淑珍,高会娟,王晓红.职业本科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5):105-106.
  [4]戴香玉.“课证融合”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个性化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2018(28):116-117.
  [5]江国文.”课证融合“式人才培育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软件专业为例[J].科技风,2018,363(31):61-61.
  [6]许远,基于“1 X证书”的“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7):32-40.
  [7]夏奕.《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课证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8):143-145.
  [8]郭江华,何翔,舒雯,”课证融合”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育探究——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2):109-115.
  【通联编辑:梁书】
  作者简介:景茹(1986-),女,满族,内蒙古赤峰人,讲师,硕士,中级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管理,教育学;徐波(1985-),女,陕西延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动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结果本组随访11~24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骨折均愈
<正> 热在两头,这是北京别墅市场的真实写照。一头是单套价格高达千万元级别的独栋别墅,另一头则是户型紧凑的联排甚至叠拼产品。庞博国际执行董事刘东认为:"2007年,400万~500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趋势下,安徽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升级,理清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基本思路。$$当
报纸
我国区域环境立法机制包含本体构造、保障措施和法律依据三个层面的内容,对其构建也应从以上三个层面依次展开。首先,界定区域环境立法的主体、客体和程序,以充实区域环境立
目的了解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五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影响程度,探讨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整体选择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首次确诊为慢性非传染疾病(冠心
目的探讨ScvO2在外科术后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入SICU的外科术后危重病患者共18名,根据预后及有无并发MODS分为对照组、MODS组以及死亡组3组,进行持续ScvO2及常
1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甲硝唑对所有致病的厌氧菌和厌氧杆菌均有明显抗菌活力,特别是对某些厌氧菌所致的败血症有效。有人报告在外科手术前和术后给药,可预防术后感染,切口的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云南省安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对52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回顾分析治
雷贝拉唑自2005年用于临床以来,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疗效显著,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至2008年7月,用该药治疗32例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满意。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对于教师的需求明显下降,课堂生命力奄奄一息。如何重新唤醒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课堂生命力刻不容缓,意义重大。虽然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知识获取的便捷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师生情感的缺失性和课堂生命力的丧失性。唯有用“爱”可以唤醒网联网时代的大学课堂生命力,教师以平等友爱的生命体与大学生共同探讨和情感互动,营造和谐平等并且充满爱的教学环境,使得在大学课堂中师生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