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缺漏了什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82a3710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观点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这固然符合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特定环境下的学得和自然状态下的习得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不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文必然要具有构成这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否则,语文干嘛还要独立设科呢?那么,语文知识指的是什么呢?语文知识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这些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策略、态度这些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不过,语文学科知识有着它的特殊性,它不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是有系统有条理的直接呈现,语文学科知识隐含于一篇篇的文本中,因此,语文学科建构知识体系较其他学科更为不易。
  但是,语文学科毕竟有知识,语文学习毕竟要学习知识。在语文教材知识体系构建欠缺的情况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教学语文知识的依据一方面来自于教育考试院所颁布的《考试手册》,另一方面则是历年尤其是近五年的高考试卷。且不说高中语文教材更高的理想人文追求,单就是教考一致上,恐怕高中语文教材也是不合格的。
  在《考试手册》中阅读部分考试内容包括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三个部分,这三层级的能力要求事实上已经把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全部囊括在内。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根本就是付之阙如,比如分析与综合能力层级涵盖的五个方面的要求,较多地体现了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但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参中都没有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如何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等知识的呈现。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管是运用自己的阅读经验还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总之都是零碎的口口相传的个体经验,并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知识来源。所以学生在做这样的试题时除了应用老师所教的知识,最基本的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阅读能力,有时可能还要随文应变。
  而对于大家最熟悉的陈述性知识恐怕也有让人纠结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术语本身的不确定性,比如考试手册中提到的“写作特点”和“表现手法”,到底包括哪些?有人完全把这二者混为一谈,教材和教参中则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表现手法”一词在上海高考试卷中有直接出现,“写作特点”一词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并没有直接出现,直接出现的是与之类似的“写作手法”。
  术语本身的不确定性不管是在《考试手册》还是在高考试卷中都有体现,这给一线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关于术语的不确定性,一种是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那样涵盖的内容不确定,另一种则是术语使用的随意性。比如“视角”一词。
  2012年春考试卷第12题:
  本文标题中“我的邻居”四个字耐人寻味,请对此加以评析。
  【答案】答案示例:“邻居”只是针对人物的居住位置而言的称谓,不涉及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吴冠中是著名画家,而作者却只把他当作一个邻居,记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这一视角有利于塑造作为普通人的吴冠中的形象,让读者了解到吴冠中作为公众人物之外的一面。标题中的这一称谓也表现出吴冠中与周围百姓的融洽,表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2012年高考试卷第11题:
  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
  可见,这两处“视角”所指的是观察、叙事的角度,除了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种族、职业等具体的观察者叙事者之外,一般中学教学中所说的“视角”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视角。可是在2013年的高考试卷中第6题:
  本文研究的视角新颖,阐述的方法多样,请结合文章对这两点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示例:本文通过研究卷轴的物质性特征来揭示其蕴含的文化精神,与局限于图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的研究不同,研究的视角新颖。文章从一般的卷轴作品谈起,转入对长幅横式这一卷轴作品的分析,并对观看过程作具体介绍;还通过比较卷轴与西方油画的装饰方式、以孙少述的诗句做类比、引用布迪厄的话等多种方法来阐述作者的看法。
  很明显,从答案来看,这里的“视角”指的是观察的对象角度而非观察者。可是据笔者所知,在阅卷过程中就有大量的学生回答“第三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艺术史研究者视角”,很明显这是延续了前两次命题者的思路。“视角”这一术语同样在高中的教材教参中难觅踪迹,如果鉴于高考试题命制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功能,在考试中引进一些学术界成熟的术语恐怕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能让人无所适从。这样的出题实在是像脑筋急转弯一样的考查——先连续命题给你养成一个惯性思维,再突然逆转,让你措手不及。无怪乎有的语文教师感叹自己没有用——教师如果以先前的经验对这类题目作指导,不仅没有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再者,术语要讲到什么程度。对比数学中对数的概念清楚的推进,比如从自然数到零到负数再到虚数,语文中的术语某个学段达到什么程度的认识是完全没有界限的,如修辞,小学、初中、高中都学修辞,每个学段学习的修辞有什么不同,学段与学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推进,没有人说得清楚。这固然与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有关,但教材编写的缺失恐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如“虚实”这一传统文论中常见的术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高考中也常考到,但是到底讲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只要告诉学生现在为实,过去将来为虚就够了,还是要介绍得更全面些?没有人予以回答,教师只能依据经验讲授。
  一边是必须要面对而且是衡量教师工作能力重要依据的考试,一边却是和考查知识点严重脱节的教材。现实是很多知识只能靠教师的个人智慧生成 ,可是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缺乏具有信度的信息来源,就能肯定自己教的都是正确、合理、适度的吗?
  另外这种脱节还会导致教师对教材的忽视。有些教师认为反正考试不考课内的,课内教多教少甚至是教或不教对考试没有什么影响,于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题上。当然大家可以口诛笔伐这种做法的危害,可是不要忘了,有什么样的评价自然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迎合评价的做法。
  作为一线教师,我也不希望高考出现大量课内的内容,那样教师和学生就更加要陷入死抠教材的万劫不复之地。我希望教材中按篇目或者按单元按册能够有机地融入一些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从而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解决考试中的阅读问题。这样自然不会有人敢忽视教材。教材只是个例子,怎样通过千变万化的文本来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这方面还是空白。在短期内固然很难实现教材编制中学科知识的明晰化,不过,笔者还是希望在陈述性知识这一部分,起码能够做到概念确定清晰。
  [作者通联:上海市新场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缘起】   2007年起,福建高考语文增加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因历年《考试说明》把它归入对主要情节、经典对话、精彩细节的“识记”层级上,致使高中生背梗概、记对话、抠细节之风盛行。在目前名著教学“以考促读”的强烈的功利心的逼迫下,文学名著“教什么”问题比起“怎么教”更显得突出抢眼。该如何立足于文本样式,把握文学名著教学内容确定的规定性?该如何反思厦门双十中学陆敏老师所说的:“以审美为特征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时,首先得明确的便是试题中“开放”与“封闭”的指令,它是正确理解题目意旨的关键一着。宋代苏东坡曾经在《东轩记》中说过,“循理以求道”。这里的“道”,是名词,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循”,遵循,意思是遵循事物的规律,才能探究出事物的本原和实质来。是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即使是相同的道理,然而,其出现的方式,以及变化运动的过程又各自不同。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设计理念】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内自读课文,属于“古诗词鉴赏”专题阅读板块。“伟大的诗篇中总展示着诗人博大的胸怀,体现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在教学中以课文文本为例子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学会用诗人的生命之光去洞彻自己的灵魂,用诗人的燃烧的火炬去点燃自己前行的灯塔,进而以自己的生命去接近艺术的生命,在自我与诗人心灵的交融与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宋代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很多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学重点基本就定在“陈什么情”和“怎样陈情”上,却忽略了“情”是建立在事实和道理的基础上的。《陈情表》不单陈“情”,还有陈“事”,述“理”。   李密初仕蜀,官任尚书郎。蜀亡后,晋武帝征他出任太子洗马。李密“辞不赴命”。“辞不赴命”有他的苦衷,就是“终养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    文本解读究竟“解读什么”“如何解读”,历来都是难点。尽管与之相近的文艺学、文学批评和阅读学等学科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突飞猛进,可由于学术界和基础教育界的“隔膜”,缺少相应的专家学者进行“知识转换、创造和教学实验”(钱理群语),语文学科课程和教学知识建设相对滞后,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有效策略知识一直十分匮乏。  好在近年来情况开始
10月21日与22日,浙江省“郭吉成名师网络工作室”与“吴涛名师工作室”在舟山中学联合举办“专题课例研究: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主题研究活动。作为其中一员,我有幸聆听了余剑锋与张颖老师精心准备的以《今生今世的证据》为课题的课例,感触颇多。下面我着重就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情况来谈谈余剑锋与张颖老师的这两节课。   余老师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三点。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过去的生活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和
从静态语言结构学向动态言语交际学的转向,是当前语文课改的发展趋势。语篇,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它总产生并依存于一定的言语交际场中。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凭空而生,总会带着一定的交际目的,打上言说主体的独特印记,呈现出风格各异的言说形态来。从语篇生成的视角来揭示的言说秘妙,发掘言语外在形式的内在运作规律,是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重要素养之一。  静态语言结构的分析常常会割裂文本与言说主体的有机关联,缺乏对文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自2012年11月,《语言文字报》推出“真语文”大讨论,并联合全国14省市32校发布《聚龙宣言》,到2013年末《语文建设》杂志和《语言文字报》联合推出为期一年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已有不少语文教师、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参与到“真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后,中小学语文界就展开了对“语文素养”的讨论,讨论集中在对概念的界定和内容的构成上。综合各种讨论,结合语文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评价体系,笔者认为“语文素养”应该由三大系统构成。    一、语文素养的知识系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讨论中的“淡化知识”之声,一度甚嚣尘上。但尘埃落定之后,人们拂扫
深层结构分析的关键是把握作品的内容关系,这就决定了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因为所谓深层结构就是内容关系,而内容关系当然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深层结构分析又是一种文体分析,因为一定的文本当属一定的文体,而文章体裁与内容形式密切相关。例如小说这种文体,一般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 分析时就得注意环境构成与事件推演;诗歌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意象的选用与意境的营造,分析时就得注意意象的组合以及取象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