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爱之城


  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武汉人。武汉人的豪爽热情如盛开的花朵那般炽热绚烂。自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始,一座又一座的桥横跨在长江之上,如雨后彩虹一样划过天空,展开时代的画卷,留下醒目的坐标。在汉阳龟山脚下的中铁大桥局,别具特色的桥文化博物馆见证了桥都武汉数十年的历史变迁,诉说着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伴随江城四季的更迭,一个个值得称颂的名字从武汉走向全国,江城优秀儿女的坚毅品格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进取向上、努力追梦。他们中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还有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中国青年志愿奖章获得者……
  一诺千金、见义勇为、爱岗敬业……点滴爱心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在一起变成涓涓细流涌入长江、奔向大海。每一朵浪花里都舞动着江城好人的德行善心,晶莹剔透、纯洁无瑕。仰望武汉的夜空,不禁感到沉醉与恬静。在浩渺的纬度里,你似乎都能找到属于他们的位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大爱之城,筑起武汉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标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在此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在此唱响。今天,我所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吴天祥同志便是他们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像雷锋那样生活,做雷锋式的人”是吴天祥同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座右铭。
吴天祥 ▲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但他却坚持了下来,他是基层干部的榜样,是为民解难为党排忧的好公仆。走进吴天祥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面面锦旗,无不生动地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为人民服务,永不退休!细读吴天祥同志的简历,不愧是一部漫长的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史,把困难留给自己、将人民装在心中,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是公仆不变的本色。一路走来,他想人民所想、急群众所急,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是群众的贴心人,是群众心中永远的丰碑!一个先进人物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爱戴,自然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敲开了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局的大门,听一位赤子娓娓讲述他和祖国共成长、与党水乳交融、同人民心相系的感人故事。

感恩的心


  “今天,我非常激动地在人民大会堂向党和人民汇报自己的思想。我,一个穷人家出身的孩子,是党和人民把我养大,是党指引我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是党教我任何时候都要当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啊,您的儿子向您汇报的只是昨天的工作,明天和后天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永远做您的好儿子,永远为您增光添彩……”1996年5月14日,吴天祥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表白。字里行间,感恩之心溢于言表。我好像看到他内心的一团火,足以驱赶一切冷若冰霜的寒凉;我似乎看到他像一缕徐徐的春风,拨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琴弦。他感恩伟大的党,热爱人民群众。家国是他心中至上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乡愁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挥之不去的记忆。
  吴天祥,1944年8月出生在湖北钟祥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吴正兴在杂货店当伙计,母亲韩大兰以帮人洗衣服为生。吴天祥两岁时身患重病,父母急得团团转。在万分危及时刻,是解放军用大爱之心、高超医术挽救了他幼小的生命。长大后听父母说起,“下定决心报党恩、一生一世跟党走”的信念就在他的心里萌了芽、生了根,并成为不变的承诺。
  时间倏地过去,一晃到了1949年,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劳动人民当上了国家的主人。吴天祥的父母不光获得了体面的工作,还让他们的儿子欢欢喜喜地踏入了小学的大门。崭新的国家对吴天祥来说是那么的勃勃生机,是那般的令人向往。他的浑身积聚着一股奔放的力量,他对新生活寄予了无尽的憧憬。
  营救落水儿童、送孤老上医院……每当做善事的时候,母亲的谆谆教导总在他的耳畔回响,“能帮别人一把的就要帮一把”,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宁愿自己吃野菜煮的稀饭,也要将好吃的饭菜端患病的邻居吃。母亲把外祖父的一间房子借给两位孤寡老人住,直至二老去世并为她们料理后事。家风是首無言的歌。母亲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对家风最好的诠释。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吴天祥。知恩图报、乐善好施注定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以感恩之心做人,是他一直以来恪守的准则!赤子之心,融入血液,见之于行动!

光荣入伍


  度过了快乐的小学与中学生活,在初中毕业时他出乎意料地将户口从城市迁往了农场,毅然放弃了城里稳定的工作,在码头相送的那一刻,在和同窗挥泪告别的拥抱里,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到湖北省钟祥县丰乐区十字湖农场当农工。当农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转眼间到了1963年。吴天祥以实际行动拥护兵役法,积极响应号召,光荣入伍,担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在他入伍的1963年,正遇上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发表。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的活动正开展得热火朝天、有声有色。他在部队立过功,是大军区学雷锋标兵;他在部队当选过全国先模大会代表,被命名为“王杰式战士”。参军6年,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出席师、军和大军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被树立为军、区、师标兵,当选“全国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决心做雷锋式的人,干一行爱一行,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66年2月,在沉湖农场执行任务时,他帮助了一个膀子摔成骨折的孩子。因为疼痛,孩子忍不住哇哇大哭。他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将孩子紧紧抱到自己的怀里,送他去团卫生所就医。很快,孩子又被转到县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里,他将自己仅有的35元钱塞到孩子父母的手里。他说:孩子治病要紧,眼下正缺钱用,我将这35元送给你们,以表我的心意。
  入伍6年多,“活雷锋”成了他的代名词。他视帮助他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在他看来,部队就是自己幸福的港湾。在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始终不忘共产党的恩情,他一直没忘解放军的恩情。对生活的巨大感恩如火山般爆发出来,他有使不完的劲儿,好像不知道什么叫疲惫!只要遇上周末,他都会挪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去为连队修理武器器材。由于出类拔萃、态度积极,他在1964年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将党来比母亲,他爱党、敬党,如同鱼儿离不开水、禾苗离不开雨露那样,与党生死相依、难分难舍!

喜结连理


  1969年4月,吴天祥告别了部队,来到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当了一名民警。角色变了,但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会变。在民警的岗位上,他依然用饱满的热情去做人民的勤务员。小到调解家庭纠纷,大到处理轮奸、抢劫案,他都在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给带去。在采访中,他激动地说:“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这是我最幸福的事。”
  1969年腊月二十六是一个令他终身难忘的日子—新婚大喜。说到这个日子,吴天祥显得异常兴奋,于是,沉淀在心底多年美好的回忆瞬间化为滔滔不绝的话语。在新婚的那天,吴天祥回到了老家钟祥。当时,寒风刺骨、白雪皑皑,但吴天祥的心却暖意浓浓,因为他马上要迎娶卢朝京了。四年的鸿雁传书,一次的单独见面,留下了他们爱的足迹。一顿饭,开启了一生的婚约。纵然当中有为新疆支边产生过的分歧,但这都不能阻挡他们结为患难与共的终身伴侣。
  几天婚假之后,吴天祥就离开了家乡钟祥,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急匆匆地踏上了回武汉的行程。自此之后,长达八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开始了……为了千家万户的平安生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全不顾自己的得与失。在得舍的选择间,他们虽然一时割舍了家庭团聚的欢喜,但是却经受住了爱的考验,学会了亲情的维系,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1969年,洪湖地区发生了水灾。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吴天祥便将自己的复员费全部寄给了洪湖灾区。他没有在结婚时添置任何用品,没有为新娘购买一件新衣,甚至结婚时的被子和蚊帐还是找别人借的。大爱无疆,天地可鉴;赤子之心,照耀四方!从湖北钟祥丰乐区十字湖农场的农工到6092部队的战士,再到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的民警,十年间,他经历了不同环境的磨练。环境在变,但他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热衷奉献的精神不变!

十年的人大时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个共产党人生要为人民而生,死要为人民而死,要用自己一心一意为人民的丹心造福人民,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共产党是一心为民的。”在采访的过程中,吴天祥翻开他的日记,指着其中的一段文字给记者看。感人肺腑的话语,来自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源于他对人民的赤子之情!
  1979年9月12日,建国30周年前夕,吴天祥在日记中用简短质朴的语言抒发了他对人民深切的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爱的真谛。多么欢欣鼓舞的时刻啊!
  在改革開放的春风里,吴天祥在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从区人大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办事员干到了科长的位置。生活上,他关心群众、爱管“闲事”,用义务献血的营养费为孤老买日常生活用品,主动为一对子女都在外地的老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常事务……
  他让群众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使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赤子之心,相伴相随!

“连心桥”


  “党利第一,国利第一;他人第一,工作第一”怀揣四个“第一”的原则,吴天祥走上了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的岗位。
  一本又一本的民情日记、一次又一次的耐心疏导,他与群众的心紧紧相连,成为了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信访工作经常碰到推诿扯皮的头疼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极力建议他换一份工作。
  在他的眼里,信访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容不得丝毫懈怠。即便苦点累点,也要把本职工作干出成绩,坚决服从党的需要和安排。用一颗真诚之心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叫好!
  在上访的群众中,有人为了方便办事一再给他送去钱物,他当场予以批评和退回。在信访的工作中,他还接触到一些特困户。他有时登门看望,送去钱物,有时帮助打扫卫生,促膝长谈。群众的冷暖他时时刻刻牢记在心!
  “人生在世,奉献二字”铭记在赤子的心坎上!
  为人民服务是一座山峰,每一次攀登必将抵达一个新的高度!如果你驻足,你会欣赏到不同的风景,让你视野开阔、令你心潮澎湃!
  在攀登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荆棘丛生,或许会面临恶劣天气,但无论是坦途还是挫折,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学会坚守,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要一往无前、永不回头!
  待群众如亲人,用阳光去照耀、用春雨去滋润,做人民疾苦的“晴雨表”、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赤子之心,荡气回肠!

“第一次”


  1996年4月,吴天祥第一次坐上了飞机。在云端之巅,对祖国的敬意化为了诗情:“……祖国啊,我衷心祝愿您在党和社会主义的阳光下永远繁荣、更加富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时刻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
  他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威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他多么想唱一曲《红旗颂》,向先烈致敬!
  天安门金水桥前,吴天祥仰望毛主席像伫立良久,没人注意到他眼中的泪水。他好像听到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洪亮声音。   “……我要一生一世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努力,一定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一个基层干部的好形象,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好形象,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一生的努力目标。”他情不自禁地说道。
  他在万里长城饱览祖国壮美的河山,为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立下做爱国好儿郎的铮铮誓言。
  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我的心无比亮堂/在五星红旗之下/我,一个人民的公仆/将感恩之心用诗来吟唱/您让我看到了新旧社会的对比/您将我从死神的魔掌里迎回生的希望/在祖国的心脏/思绪尽情飞扬/热泪早已盈眶/迁户口到农场/兴修水利挑起筐/报效祖国光荣入伍/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心为民忠诚于党/推己及人永远不忘/党员是一面旗帜/良好形象我担当/我是群众的知心朋友/群众是我的爹和娘/架起“连心桥”/赤子听您把话讲
  这首诗足以坦露他的心迹、诉说他的心声。

一枚硬币和一次家庭会议


  “新芳,你口袋里的硬币掉到地上了!赶紧捡起来!”
  “一枚硬币掉就掉了,有什么好捡的?!”
  “当然要捡,硬币上有国徽,哪能这样马马虎虎?!你要将热爱国旗、国徽看作自己的神圣职责!”
  吴天祥在教育女儿吴新芳的同时,一边弯腰将这枚一角的硬币捡了起来。
  一枚硬币,一个爱国的故事。一次对话,一份浓浓的家国情。
  小故事大道理,启智明理、感召使命。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中蕴育着大智慧!
  “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段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家风家训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成长的基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学以修身,学以立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家风家训传递的是一个家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一天,吴天祥召开家庭会,提出全家必须做到四条:
  第一,不准有任何特殊的行动,一切和老百姓一样,不搞特殊化;
  第二,住房要先人后己,不伸手要房。住房虽然紧一点,但时时要想到比我们住得不知差多少的群众;
  第三,家中不准存在抹牌赌博的问题,遵纪守法;
  第四,不准全家任何人收别人的东西,什么都不准收,不准开后门。
  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动产。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焦裕禄同志曾因儿子看“白戏”的事情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一次家庭会议,是一位赤子对家风的传承、对立身做人的定义!

出名之后


  伟大见于平凡。在不同的岗位上,吴天祥做出了显著的成绩:60年代他是大军区五好战士标兵、学雷锋标兵,当选为出席全国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70年代是省劳模;80年代是全国劳模,并且当选全国学雷锋积极分子;90年代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关于他的专场报告会;1996年5月《人民日报》发社论号召向他学习,讲政治爱人民;2007年是全国道德模范;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雙百);2015年当选全国最美志愿者……
  他先后荣获市级以上各种荣誉30多项,当选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受到中央几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他的事迹很多,群众自发送给他的锦旗就有200多面,还有人怕锦旗烂,用石头为他刻的匾就有好几方。全省成立的专门做好事的吴天祥小组就有五万多个,共计几十万人,武汉市每十个人就有两名吴天祥志愿者成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数十个高校都有吴天祥小组。
  “掌声、鲜花、赞扬、称号,是人民在鼓励自己的公仆,是母亲在希望自己的儿子不断努力,一生一世勤勤恳恳,努力为人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掌声、鲜花、赞扬、称号,都只说明自己的过去。过去和现在之间仅仅只打了一个逗号,要盖棺定论才高兴、才幸福。”吴天祥语重心长地说。他还说:“要将荣誉看作自己前行的动力。”赤子的初心不忘,本色不改!
  出名之后,他依然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他的身影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他访贫问苦、结交“穷亲戚”,他的奉献精神依然闪耀在神州大地,上访者、求助者、受灾者、劳教者……他被聘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武汉青年志愿服务总队指导顾问、湖北省劳教系统执法监督员……不同的身份、同一份责任—为人民服务!
  来北斗说“共产党恩情重如泰山,好公仆待我胜亲人”。
  胡娜将他视作“救命恩人”。
  黄冬萍母子感到“恩重如山、情满人间”。
  服刑人员家属肖淑珍对他给予了贴切的赞美:“视服刑人员为兄弟、待我们家属胜亲人”。
吴天祥来到中南医院探望癌症病人 ▲

  ……
  吴天祥坚持用“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十六个大字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做出新的成绩,一天也不停顿。他从早到晚都在当志愿者,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他坚定理想信念,连周末节假日都不给自己放假,他的赤子之心永远战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爱的延续


  救人于危难之际,助人于点滴之中。扶贫帮困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他那深情的目光穿越时间的横轴还在向远方眺望,他的那颗赤子之心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曾褪色!就好比鸟儿悄无声息地从水面掠过,不受功利的纷扰、不为四周所左右,就算前面是一片滩涂,他也要将爱的火种延续!   孤儿詹旺江的房子倒了,吴天祥多次帮他修房,找工作就业,还帮他买了一台电动车方便他上下班。孤儿张文父母因贩毒先后都判了死刑,张文的父亲临死前给吴天祥写遗书,要把孩子的教育培养任务拜托给他。十多年来,他对张文视若己出,从小学一直资助到他上大学。为了教育张文做一个爱党爱国的人,他还邀请张文同他一起去延安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只要张文的学校开家长会,吴天祥就会去参加。付出终有回报,在他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如今张文在学校被评为了“三好学生”。听到这个好消息,吴天祥激动地留下了泪水。
  他先后照顾孤儿17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给予关怀。每年给他们学费,为了照顾他们,甚至把老房子都给卖了。他们中的13人考上了大学,8人已参加工作,赤子之心润物细无声!除了孤儿,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工人、农民兄弟、外省求助者同样在他的帮扶范围之内。
  特困下岗工人周绍友患重病无钱医治,多年来都是吴天祥掏钱给他看病,初步统计就有几万元。医生后来告诉吴天祥,周绍友的病已发展到肝癌晚期,估计住院治疗没有什么效果了,最多只能活两个月。房东听说周绍友是晚期肝癌患者,就收回了住房。周绍友一家人在无地落脚的情况下,他们又去找吴天祥。吴天祥耐心做了家人的工作,让周绍友全家搬进了自己为女儿准备的婚房里。吴天祥悉心照顾他,为他端汤送药。在新房里住了一个半月,周绍友就病逝在了这间新房里。
  临终时,他握着吴天祥的手说:“吴区长,您明明知道我是癌症晚期,马上要死的人了,但为什么要把您为女儿准备结婚的这么好的新房让给我住?”吴天祥握着他的手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您的病这么重,家庭这么困难,当然要关心帮助您,不对百姓好的人就不算共产党员。”
  有人问他,你家这么好的给女儿结婚的新房子怎么能让给一个要去世的病人住呢?吴天祥却说:“我们不能口上说把老百姓当亲人,要真心实意有行动,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周绍友去世之后,吴天祥关心照顾他孩子读书考上了大学,还为周绍友的妻子安排了工作,数年后还为她解决了住房。赤子之心,大气磅礴、天长地久。
  孤寡老人卢继珍三次中风,是志愿军老战士的遗孀,一直无住房,也无钱去养老院,二十年前老吴就把卢老太接到自己家中养了起来。每天第一件事就是为老人倒大小便,全家把老人当母亲一样孝敬。卢老太流着热泪说:“我跟你们一起生活了20年了,越活越快活,你们真正把我当成了你们的祖母,我已活到90多岁了,在你们家还要活到100岁。”在吴天祥的带动下,武汉数十万家庭也与孤寡老人结了敬老护老对子。
  住中营社区的残疾女性陈春桂因病情严重已不能下床了,她的儿子是个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严重痴呆患者,陈春桂想到自己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儿子也无人照顾,就买了老鼠药,准备母子服药自杀。吴天祥得知消息后把毒药和遗书抢了过来,他拿出三万元钱送她到陆军总医院把她的大病治好了,还为她买了电视机、空调,她逢人就说她的命是吴天祥救的。在吴天祥影响下,武汉出现了许多助残志愿者,仅武昌就达上万人。
  住得胜桥96号的85岁盲人老太周继珍,其女儿、女婿都是聋哑人。2003年家中发生大火,从这里路过的吴天祥发现火情,迅速把老人抱了出来,并和消防人员一起参加救火。大火把他的头发烧焦了,衣服烧着了,他也不在乎。大火扑灭后,他又拿出一万五千元钱为老人修好了房子。为此,他和周继珍结为“穷亲戚”,经常隔三差五去看望,给她送钱送物,把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2012年周继珍去世,吴天祥亲自为她送葬,还为她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母亲周继珍之墓”,落款是“儿子吴天祥”。
  农民傅宝贵、傅宝定两兄弟,在吴天祥的支持下,在阳新、江夏、钟祥、张集等地种植了2000多亩柑橘,还带动了203户农民种柑橘脱贫致富。吴天祥不仅请专家指导,经常参加他们的劳动,还先后资助他们十余万元。傅宝贵、傅宝定现在已富了起来,十分感谢吴天祥,吴天祥却说,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河南光山农民董少山的孩子心脏挂在胸外面,请求吴天祥资助。吴天祥资助了一万五千元,在他的带动下,许多企业家站出来捐钱,把孩子的病给治好了。为此,光山县领导亲自到武汉送来锦旗以表感谢。
  20多年来,只要听到哪个地方发生了大灾害,吴天祥同志都会第一时间去救灾,汶川、玉树、芦山、雅安、丹曲、昭通等地,他都去过,先后捐钱数十万元。每次临走前,他都给老伴儿留下一封信:“如果我在灾区救灾牺牲了,你千万不要让组织上把我的遗体运回湖北,就让我跟当地死难的群众埋在一起。”在汶川救灾时,他还为灾民献血。从玉树救灾回来后,听说玉树非常缺发电机,他又花20多万元买了八台发电机,亲自押车送到玉树。玉树干部感动地说,我们给您起个藏族名字吧,就叫达娃尼玛(即月亮太阳)。云南发生大旱,他用几天时间押送去一车矿泉水。
  吴天祥为了精准扶贫,数年来自己掏钱请人为23户残疾人种田,每户至少2000元,他还亲自为他们耕田。
  今年,吴天祥75岁了,但他每天早上从七点开始就接待群众,每年要接待群众数千人,走访群众家庭200多户,为群众排忧解难100多件。由于他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等多种疾病,曾三次昏倒在为群众办事的路上,被群众抬到医院。在同济医院手术期间,有上百群众看望他,鲜花摆满了同济医院外科的小院子!这是爱的回馈,这是群众的牵挂!
  赤子之心,光照人间、永放光芒!

志愿服务薪火相传


  在吴天祥精神的激励与鼓舞下,一个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吴天祥小组不断涌现,成为武汉精神文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1996年4月16日武昌区信访办成立第一个“吴天祥小组”起,到目前为止,武汉市的吴天祥小组达20万个。残疾人、老人、少年儿童也不约而同地加入到吴天祥小组队伍中来。宜昌市技城吴天祥小组组长—75岁的胡延荣临终时还特意交待“吴天祥小组一定不能散”。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院。
  2011年6月23日,在吴天祥小組的基础上,还组建成立了“武昌区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秉承“立足岗位作奉献,服务社会献爱心,扶贫帮困送温暖”的宗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武昌区市容环卫局的青年志愿者在为孤寡老人检查身体,水果湖的居民在义务献血,积玉桥街道吴天祥小组成员在义务照顾孤寡老人刘兰芳,湖北中医药大学青年志愿者深入灾区送医送药……赤子之心,开启爱的接力,留下爱的背影!
其他文献
国家在乡镇的资金投入上日益加大,投入资金越来越多,从而也使得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才能够使农村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使农业得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进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居民住宅越来越趋于产业化,随着国内住宅产业化推广力度的增加,社会提高了对产业化住宅的关注度,因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象征.我们知道,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人类已历经了由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三个阶段.历
期刊
品牌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不争的事实。过去的专业市场由于大多是自发形成,更多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销售流通的集散场地,所以这里一直是个体经营户居多,缺乏品牌化的概念,入驻商户随机性较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专业市场的运营者们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尤其是产品的组合方式,在竞争越加激烈的当下,变得更为考究。于是他们开始对场内商户按照多重标准进行重新筛选和组合,以让市场整体上拥有较为合适的排列组合,即开展品牌
期刊
▲ 王琪书记带队进行党建工作逐村观摩  30年前,有人说王琪很会做思想工作,我不信,就他一个性格内敛、不善言谈的“书呆子”有那口才?  20年前,有人说王琪很有事业心,我不信,就他一个与世无争、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有那心劲儿?  10年前,有人说王琪很能承担责任,我还是不信,就他一个随和、平和又谦和的乡长有多强的责任感?  1年前,有人邀我去王琪工作20多年的乔集乡采风,通过一整天的深入了解、用心感
期刊
“其伟,给你报个喜儿,咱家的母猪下仔了,十头小猪仔,猪年咱要发猪财喽!”电话这头,马其伟一脸笑意,大爷长大爷短地甚是亲热。挂了电话,马其伟兴奋地告诉我,这位蒋大爷,是他前年在白庙乡赵河口村帮扶的一位贫困户,尽管离开那里了,可家中的大事小情蒋大爷都会与他聊上半天。  一件破旧的格子上衣,一双沾满泥土的球鞋,朴实的模样与站在他旁边的村民没什么区别。他,就是被尤吉屯乡尤西村的百姓誉为“自家人”的马其伟。
期刊
期刊
乔集乡宁阳新苑社区 ▲引言:并不姓乔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尊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  那么,如何分辨一个人是不是乔集人呢?很简单,问他乔集有多少户乔姓人家。  答案或许有点意外:乔集少见乔姓,刘姓居多。乡亲们口口相传,本土刘姓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后代。400多年前的一次黄河水患,将这里变成了泽国。一位刘员外为
期刊
由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处于加速阶段,但伴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设施更加功能化复杂化,这段时间也成为了建筑安全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