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论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总会碰到许多非预期性的情况,假若对这些情况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而富有教育机智的教师在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时,总能灵光一闪,奇思妙想在瞬间被激活,机智巧妙地实施临场应变。
  一、 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案例:教学“梯形面积计算”
  为了让学生区别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5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底是5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们立马埋头做了起来,不一会儿,有几位学生小声嘀咕:“老师,好像条件不够,不好算呀,好像少了一条底……” 教师过去一看,原来这几位学生由于思维定式,用刚学的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来列式:S平行四边形=(5 ?)×4÷2,S三角形=(5 ?)×4÷2。教师将此方法公布到黑板上,其他学生哄堂大笑,都说他们混淆了,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当作了梯形。教师也很想纠正这几位学生的错误,但仔细一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三种图形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在特殊情况下,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也适用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呢?当教师提出这个想法时,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表示反对,也有部分学生有些犹豫。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缩短时就变成了梯形,所以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做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特殊梯形;当梯形的一条底缩短到0时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做是上底为0的特殊梯形。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稍加变形也可以适用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S平行四边形=(a a)×h÷2、S三角形=(a 0)×h÷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都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如在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出现了问题,但教师随机应变,及时抓住契机,把这些资源开发放大,使得学生的错误反而变成了开拓学生思路的开放型题材。
  二、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案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简单认识了什么是几分之一后)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一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在汇报交流时,一位学生展示他折的纸片)
  生(笑):错了,错了!这不是1/2。
  (这位学生红着脸,低头跑回了位置)
  师:同学们不要笑。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折呢?
  生1: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
  师:大家对他的折法有什么想法吗?
  生2:他多折了一次,所以折出来的不是这张纸的1/2,而是这张纸的1/4。
  师:那大家还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们都沉思起来)
  生3(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只要再涂一份,就是在四份里面涂两份,也能表示这张纸的1/2。
  师:对,2/4和1/2都表示这张纸的一半。
  师(用期许的目光看着刚才那位出错的学生):你能改正吗?
  (折错的学生认认真真地把1/4涂成了2/4)
  生4:老师,我也得到了一个分数4/8,它也和1/2一样大。
  (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8/16、16/32、32/64……一个个分数不断涌出)
  生5:老师,我知道了,只要分子是分母的一半,那么这样的分数都和1/2一样大。
  ……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不禁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育机智而喝彩!在教学中,我们随时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这也就算“机智”地应付过去了。但这位教师通过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的问题情境中,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
  三、 故弄玄虚,欲擒故纵
  案例: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一下,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1: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师:那么,谁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2: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证明一下吗?
  生2:比如,33、66、99……
  师(出示26、13、59、113):这些数的个位不是3,就是6,或者是9,能被3整除吗?
  (学生陷入沉思,有的用笔计算)
  师:老师有个特殊本领,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数能否被3整除。
  生3:真神奇,老师您是怎么判断的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答案了。
  ……
  学生考虑问题往往从直观入手,只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对一些抽象概括性结论的回答往往不一定正确。面对学生似是而非的结论,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不知所措,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冷静,面带微笑,要给学生成竹在胸、早已预料的印象,找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避其锋芒,从思维过程的起点入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责编蓝天)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阶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低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如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以简单的集体应答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而数学知识本身又较为抽象和乏味,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讲解,学生的数学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因此,运用游戏的方式,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而且让他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中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实现寓教于乐。  一、激情引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曾
将传统的“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不仅是称谓上的转变,还摈弃了以往那种与实际生活相悖、流于机械模仿的弊端,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能力和真实体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各阶段中融入学生的个性体验,推动学生深入合作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建构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和积累活动体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信息采集——拓展体验的源头  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人们,只有动手实践,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同样,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动手操作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具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操作的平台。正确合理地使用学具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等,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导向作用。  
日本学习塾,可理解为我国的培训机构,其类型与生态在静悄悄地发生着新的变化。在历经生存营利与规范治理之后,日本学习塾回应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走出了公益多样的新样态。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使得公益性学习塾应运而生  日本社会进入高龄少子化阶段带来的诸多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衍生出的生育率骤降、养育子女等问题愈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城市化加速、经济高速发展、竞争压力大等多重社会矛盾冲突,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
在“名师送课下乡”活动中,我听了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汤建芬老师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汤老师将课改新理念融入常态的课堂教学之中,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可学、可用且又耐人寻味的研究课,其中几处让我叹服并回味。  一、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面积单位的认识”教材首先是比较两个形状不同、面积差不多一样大的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我们平时教学,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观察比较;二是重叠比较;三是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因为几个学生的“插嘴”,生成了新问题,新教材的老困惑“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怎么办”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已有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我认为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是轻松的。于是,我按照加法交换律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教学。  片断一:  (板书:4×25=25×4)  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师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17×18=18×17、35×7=7
纵观人的数学教育,其实不难明白,儿童是人们进行数学学习的原始起点。儿童对于数学学习的需求和相应的学习体验的满足程度,已经成为判断儿童数学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尊重儿童情感上被理解、被关怀的需要,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一、注重儿童视角,倡导“儿童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儿童是以自己独特的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89~90。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1,理解题意  出示例题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  生1:“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及“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师:题中要求什么问题呢?  生2: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