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团科学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团中得到了极大的运用,学校各级组织部门应针对社团组织积极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在社团中的价值。这就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社团干部带领团员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社团管理中,将构建品牌化社团作为重要发展目标。
【关键词】大学社团管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最核心的理念,运用这一思想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能够促进社团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社团中,要弄清社团整体利益与成员个人利益的内在关系,保障大学生能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服从社团的安排,以谋求两者的共同进步。
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了高校社团数量的增多,学生社团在高校中逐渐成为了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和协调各项事业进步的重要保证。在校内外环境积极改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使高校社团呈现各种特点。
选择社团的原因复杂。当前“90后”是大学生的主要部分,其选择社团的动因很多,但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并且,时代的进步让社会青年对新鲜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社会文化和青年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使高校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不断出现。与“80后”学生相比,“90后”的学生主动参与社团积极性明显高涨,社团也演变成学生交友、拓展素质以及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因此,将大学生多元化发展方向和社会时代需要相结合就成为了社团发展的重中之重。
社团活动水平低。高校是一个广阔的平台,能够满足各种社团发展的需要,但其潜在的竞争却十分激烈。由于高校社团发展缺少必要的管理模式,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加上经费、成员等多方面的因素,有的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而有的社团则“昙花一现”。调查发现,高校中有20%左右的社团正逐渐被其他新社团取代。调查的结果表明了学生社团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现象,同时,又反映出高校社团活动的质量水平较低,整体团队运作效率落后,急需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
运作模式不科学。创建科学的运行模式是保证高校社团持续发展的基础。当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运作模式被建立起来后,社团成员将会感受到社团发展的持续性,这也是保证社团成员获得发展机会的前提。而科学的运行模式主要是针对在资源和经费等方面来获取社会力量的帮助与支撑,从而为社团学生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在创建运行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很多社会在给予社团赞助时都是有目的、有条件的,多数还是为了借社团的名誉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金钱利益。而社团在制定自身发展计划时必须要根据赞助商的要求设计,社团自身的规划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随着程度的加深,社团也将成为赞助商们的“赚钱机器”。二有的社团在经营过程中大肆宣传,过于夸大社会化运作模式的作用,这常常会使得学生对社团出现负面评价,导致学生对社团产生偏见。因此,在创建社团运营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创建的理念,保证社团活动质量、数量显著提高,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应以“以人为本”理念为依托
“以人为本”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被广泛关注的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积极倡导的人文理念。马克思主义在确立唯物主义哲学观念时,其最为关注的重点是“人”。因此,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也应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用“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探究社团发展的主要作用,归根究底还是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社团不仅仅是一个团队,更重要的是它以发展学生自身能力为目标,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学生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地方都能够呈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这是高校大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积极倡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而中央几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都积极遵守“民本思想”,并将其融合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处都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积极贯彻着领导者提出的思想观念,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积极探索,用“以人为本”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发展。新中国高校自产生以来,大学生社团就成为了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织,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这就需要社团组建者、管理者能够认识到时代社会发展的进步,不断引进先进的理念,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在高校社团经营中,以开创学生社团发展新局势。
正确处理社团中三类关系。社团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会出现了很多利益群体并使得利益划分不均衡,因而需要采取 “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现社团内部能够平稳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处理好三类关系:一社团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应该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在社团中的主体地位;二社团发展与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把高校社团作为重点对象,在社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保证成员自身的发展;三社团集体利益和社团成员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社团利益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尽可能注重学生个人利益。而在两者利益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需服从社团利益。
给予社团足够的帮助支持。当前,很多高校的内部环境都出现了很大的调整,这使得社团在演变发展中呈现出了各种时代特征。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分析各类社团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优化调整社团的类型结构,促进社团的科学发展。各类社团在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的同时,还应该确定好自己的发展方向。高校则必须要给社团正确的引导,支持社团发展,关注学校在促进社团发展方面的积极影响,尤其是要在经济、政策等方面采取支持策略,防止社团出现“用时重要,平时忽视”的问题。在支持过程中,应该重点对以下学生社团加以帮助:一理论学习型社团,让学生在高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量;二科技型社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应不断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型人才;三公益型社团,这是衡量学生时代责任感的主要依据,能够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爱好型社团,为学生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来帮助社团发展。
加强对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社团发展至今,逐渐成为了学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并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思想教育的现状,注重对大学生社团的科学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并采取评估、检查、研讨会、交流会等多种不同的沟通活动,让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社团发展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支持计划。学校应该积极搭建各种渠道,加强社团和学校的沟通与交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得到足够的锻炼。在开展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时,应确保社团活动内容的有效性、科学性、思想性,保证一场活动之后能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以达到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目的。
积极培养社团干部。社团干部是社团管理的直接领导者,干部的思维意识、办事能力、领导作用直接影响了整个社团未来的发展。因而,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社团干部能够为成员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实现本社团在校园内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社团干部时需注意:一崇尚时代个性。在崇尚个性张扬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学生逐渐崇拜个性活跃的学生,干部犹如社团的“一面旗帜”,只有选择个性魅力十足的干部才能让更多热爱个性的学生关注社团。而尊重社团负责人的个性则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特性的基础上展开工作。并且,需构建起长效机制,在制度上,强规范管,提高整体办事效率;在环境上,需不断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增强社团活动的影响力。二制定培养计划。除了需要尊重社团成员主体地位,还应该关注社团干部自身思想观念的正确性,为干部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从思想、行为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增强其辨别善恶,区分美丑,分清真假的能力。三加强创新精神。青年大学生是学生社团的主要组成,创新和创造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在培养社团干部时应该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提高社团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结 语
社团是高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在高校中的作用及影响力将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社团的管理,提高社团成员的责任意识,促进社团成员素质能力的不断发展,为增强学生未来就业力和创新力提供帮助。(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关键词】大学社团管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最核心的理念,运用这一思想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能够促进社团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社团中,要弄清社团整体利益与成员个人利益的内在关系,保障大学生能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服从社团的安排,以谋求两者的共同进步。
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了高校社团数量的增多,学生社团在高校中逐渐成为了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和协调各项事业进步的重要保证。在校内外环境积极改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使高校社团呈现各种特点。
选择社团的原因复杂。当前“90后”是大学生的主要部分,其选择社团的动因很多,但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并且,时代的进步让社会青年对新鲜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社会文化和青年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使高校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不断出现。与“80后”学生相比,“90后”的学生主动参与社团积极性明显高涨,社团也演变成学生交友、拓展素质以及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因此,将大学生多元化发展方向和社会时代需要相结合就成为了社团发展的重中之重。
社团活动水平低。高校是一个广阔的平台,能够满足各种社团发展的需要,但其潜在的竞争却十分激烈。由于高校社团发展缺少必要的管理模式,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加上经费、成员等多方面的因素,有的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而有的社团则“昙花一现”。调查发现,高校中有20%左右的社团正逐渐被其他新社团取代。调查的结果表明了学生社团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现象,同时,又反映出高校社团活动的质量水平较低,整体团队运作效率落后,急需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
运作模式不科学。创建科学的运行模式是保证高校社团持续发展的基础。当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运作模式被建立起来后,社团成员将会感受到社团发展的持续性,这也是保证社团成员获得发展机会的前提。而科学的运行模式主要是针对在资源和经费等方面来获取社会力量的帮助与支撑,从而为社团学生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在创建运行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很多社会在给予社团赞助时都是有目的、有条件的,多数还是为了借社团的名誉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金钱利益。而社团在制定自身发展计划时必须要根据赞助商的要求设计,社团自身的规划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随着程度的加深,社团也将成为赞助商们的“赚钱机器”。二有的社团在经营过程中大肆宣传,过于夸大社会化运作模式的作用,这常常会使得学生对社团出现负面评价,导致学生对社团产生偏见。因此,在创建社团运营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创建的理念,保证社团活动质量、数量显著提高,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应以“以人为本”理念为依托
“以人为本”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被广泛关注的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积极倡导的人文理念。马克思主义在确立唯物主义哲学观念时,其最为关注的重点是“人”。因此,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也应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用“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探究社团发展的主要作用,归根究底还是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社团不仅仅是一个团队,更重要的是它以发展学生自身能力为目标,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学生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地方都能够呈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这是高校大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积极倡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而中央几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都积极遵守“民本思想”,并将其融合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处都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积极贯彻着领导者提出的思想观念,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积极探索,用“以人为本”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发展。新中国高校自产生以来,大学生社团就成为了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织,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这就需要社团组建者、管理者能够认识到时代社会发展的进步,不断引进先进的理念,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在高校社团经营中,以开创学生社团发展新局势。
正确处理社团中三类关系。社团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会出现了很多利益群体并使得利益划分不均衡,因而需要采取 “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现社团内部能够平稳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处理好三类关系:一社团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应该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在社团中的主体地位;二社团发展与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把高校社团作为重点对象,在社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保证成员自身的发展;三社团集体利益和社团成员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社团利益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尽可能注重学生个人利益。而在两者利益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需服从社团利益。
给予社团足够的帮助支持。当前,很多高校的内部环境都出现了很大的调整,这使得社团在演变发展中呈现出了各种时代特征。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分析各类社团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优化调整社团的类型结构,促进社团的科学发展。各类社团在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的同时,还应该确定好自己的发展方向。高校则必须要给社团正确的引导,支持社团发展,关注学校在促进社团发展方面的积极影响,尤其是要在经济、政策等方面采取支持策略,防止社团出现“用时重要,平时忽视”的问题。在支持过程中,应该重点对以下学生社团加以帮助:一理论学习型社团,让学生在高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量;二科技型社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应不断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型人才;三公益型社团,这是衡量学生时代责任感的主要依据,能够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爱好型社团,为学生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来帮助社团发展。
加强对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社团发展至今,逐渐成为了学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并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思想教育的现状,注重对大学生社团的科学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并采取评估、检查、研讨会、交流会等多种不同的沟通活动,让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社团发展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支持计划。学校应该积极搭建各种渠道,加强社团和学校的沟通与交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得到足够的锻炼。在开展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时,应确保社团活动内容的有效性、科学性、思想性,保证一场活动之后能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以达到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目的。
积极培养社团干部。社团干部是社团管理的直接领导者,干部的思维意识、办事能力、领导作用直接影响了整个社团未来的发展。因而,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社团干部能够为成员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实现本社团在校园内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社团干部时需注意:一崇尚时代个性。在崇尚个性张扬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学生逐渐崇拜个性活跃的学生,干部犹如社团的“一面旗帜”,只有选择个性魅力十足的干部才能让更多热爱个性的学生关注社团。而尊重社团负责人的个性则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特性的基础上展开工作。并且,需构建起长效机制,在制度上,强规范管,提高整体办事效率;在环境上,需不断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增强社团活动的影响力。二制定培养计划。除了需要尊重社团成员主体地位,还应该关注社团干部自身思想观念的正确性,为干部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从思想、行为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增强其辨别善恶,区分美丑,分清真假的能力。三加强创新精神。青年大学生是学生社团的主要组成,创新和创造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在培养社团干部时应该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提高社团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结 语
社团是高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在高校中的作用及影响力将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社团的管理,提高社团成员的责任意识,促进社团成员素质能力的不断发展,为增强学生未来就业力和创新力提供帮助。(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