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梦与她的网络空间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梦自从出道起就备受摄影界瞩目,可视为新生代摄影师中的佼佼者,她的拍摄风格鲜明,作品具有魔幻色彩,让人仿佛被带入到一个奇特的空间中去。将梦幻、神秘这些字眼用在她的作品上一点都不为过。
  出道仅仅几年的童梦,在新浪微博上已经拥有25万粉丝,新浪博客的访问量也达到了80万次,她在其他摄影门户网站的页面以及她个人的摄影网站点击率也非常之高。
  短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如此多的关注,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童梦在个人网络经营及营销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和好的经验。下面,就让我们走近童梦,走进童梦的网络和摄影世界,一起探讨新媒介对摄影师职业路径的助力和影响程度。
  作为与世界接轨的“80后”摄影师,最早接触网络是在什么时候?
  印象中第一次接触网络是在小学一年级,是在朋友家组建局域网联机玩游戏,我还记得当时玩的游戏是PC版本的吃豆子,呵呵。
  目前除了在新浪微博、新浪博客、腾讯微博、POCO摄影网、人人网开通有帐户之外,是否在其它地方还有展示的途径?
  我还在FACEBOOK、Instagram以及twitter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帐户,欢迎大家浏览。
  帐户真不少啊,管理起来很费功夫吧?更新和维护是自己在做,还是有团队在运作?
  我平时的工作很忙,经常飞来飞去地拍照,所以很少上网,只在闲暇的时候进行网站和博客内容的更新,发发微博。不过即使更新不够勤,我仍然坚持自己经营,我可不敢让别人知道我的密码,任何密码都不行。我在密码方面有强迫症,嘿嘿。其他上网的时候更多的是听歌和看歌词。
  网络给你带来的第一次工作机会是什么?
  这个机会很值得讲一下,因为实在太搞笑了!我在网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公布联络方式之后,总会有人打来电话找我试镜拍东西。所谓的“通过网络获得的第一次工作机会”,是叫我去拍一支广告,但不是去拍别人,而是被人拍。在这个过程中,我去努力了,却没有被选中,原因是我实在学不会抛媚眼……这真的是个好笑的回忆啊,哈哈。
  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如何看待网络推广这种形式?
  网络推广作为一种销售形式绝对是值得推举的,不过顶级商业摄影师一般不会靠网络推广获得客户,而是靠业内人士的赏识而赢得工作。要知道我们的客户都是行业内的精英,他们不需要通过漫无目的地网络搜索获得专业资讯,从而确定要找哪个摄影师。在他们的眼中,业内的名誉和口碑才是你最好的名片,网络只是一个展示的平台和空间而已,是具有附加值的东西。
  在进行网络推广的时候,是否有什么窍门?或者是比较好的手段?
  我还没有进行过我脑海中的网络推广,因为我认为现在还没到时候,非要说点什么窍门的话,我想就是先踏实地做一些好的作品,然后放到网上任人转发,大概就会有更多的知名度了。其实现在的观众都知道什么是好的片子,什么是烂的片子。
  在规划自己的网络经营时,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基本的目的、原则?到现在为止,在网络经营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呢?
  做网络经营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把作品放上去,将自己展示出去。其实我的个人网站是拖拉了一年才建立起来的,而且是由我的好朋友帮我完成,使我终于给自己的作品在网上安了家。
  有了个人网站之后,就方便了很多,否则当客户让你提供作品时,每次发一个大大的PPT过去让别人下载,我心里挺过意不去的,那样很耽误工夫。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客户不用再通过下载看我的作品,这也是替他们节省时间。
  在进行网络展示和推广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我总是懒得去更新博客和网站,经常被喜欢摄影的朋友们抱怨更新太慢而@我,其实我就是懒+健忘+懒嘛。我展示的作品经常被几大门户网站有品味的编辑推荐到版面中,随后,时尚网站也接二连三地去转载,应该算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吧。
  还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粉丝大幅度上涨了吗?微博诞生之后,很多人都已经不写博客了,为什么你还在坚持更新?
  微博是从我每天都开始更新后就大幅度的增加粉丝了,而一直坚持更新博客则是因为它是我展示摄影作品的地方,有足够的空间任我挥洒。
  相比之下,微博更随意一些,我想到什么写什么,随手拍到什么发什么,这和博客是两个概念。展示作品的地方并不能记录我的生活。对我而言,每条140个字空间的微博当成小记事本,经常也会胡说八道一些,但那通常跟摄影没太大的关系。
  除了赢得了粉丝之外,网络还给你带来了什么?这与通过其它途径得来的机会有何不同?
  应该说通过长期的稳定工作才拥有了订单、人脉、模特儿、器材 赞助、杂志约稿,才能有更多客户给予我创造作品的机会;而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后,才能赢来网络上的支持者。
  有什么喜欢看的摄影师个人或者摄影类的网站吗?
  没有固定的,只是用电脑或者手机随手翻翻而已,如果有喜欢的也会马上在微博上分享一下。
  看你的微博,觉得你是个很哲学、很文艺的人,你自己怎么看待?
  别人怎么看待我,我不太清楚,我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如果要担心别人怎么看就应该什么都不要写。微博就像我的私人记事本,我只跟我认识的人互动。其实说我哲学文艺的没什么不好,注意我说的是一种内容而不是一种扮相潮流,现在如果还有人用哲学、文艺来搞网络营销的话真的是有点太过时了,懂哲学和文艺是全中国人数比例最少的,假如你要营销这个不如营销电瓶车更快、更容易成功。
  经常与明星合作,如何才能与明星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微博互动这种形式?
  就我而言,一般会直接通过邮件或者电话建立联络,见面后大家互相看着不讨厌就能进行良好的沟通。我觉得如果大家的气场符合,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根本不用到微博上去互动。其实微博只是一个分享的地方。
  如果将给明星、模特儿拍的照片放到自己的网络上,是不是拍摄前有相关的约定?如何规避可能引发的冲突,或者潜在的行规?
  其实也没有什么约定,我拍的人都比我有名一百倍,所以我拍的作品只是偶尔放一些到网络上。非要说到行规的话,那就是:商业广告作品版权的所有方享受首发权和商业使用权,而摄影师享有著作权以及非商业发表权,但具体的又要看协议来约定。最好的避免冲突的办法是签署拍摄协议列明版权归属,以免有版权纠纷的情况出现。
  你的摄影作品梦幻、迷离、神秘,这种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哪儿?
  大概是因为我叫童“梦”,所以我睁着眼睛也可以做梦吧,呵呵。我只是从梦里造出的场景中抓取一些片段,自然而然就成这个感觉了。
  你获得了2011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专业组——商业广告类季军之后,最近有什么新的动态?
  我刚刚在上海外滩22号和蔡康永、五月天、阿信等其他几位明星合办了当代艺术展,我的22米的摄影装置作品《过去、现在、未来》在其中展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个人网站:http://www.tongmeng.cc/浏览。而在这之前的10月,在比弗利山颁奖的2012美国IPA摄影大赛上,我的一组发型和一组时装摄影作品在时尚类和广告类各获一枚荣誉奖。非常感谢这幸运的一年遇到的所有人,感谢,感恩!
  www.tongmeng.cc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ongmengstudio
其他文献
编者按:几十年来,新华社的体育摄影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国人乃至世界见证了赛场上的万千气象。奥运赛场的一个个精彩表现,离不开大小比赛的磨练和积累——这话适合体育健将,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场边的体育记者们。奥运在即,希望新华社记者们撰写的经验文章,能够为赶赴体育新闻赛场的各位同仁和体育摄影爱好者提供些许帮助,以便拍到更多精彩作品。  “田径”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
期刊
5月24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京举行了腾彩PIXMA喷墨打印机春季新品发布会,发布了4款彩色版多功能照片一体机:腾彩PIXMA MG6280金棕色版/白色版和腾彩PIXMA MG3180酒红色版/白色版。全新发布的4款彩色版多功能照片一体机,打破了传统打印机沉稳的黑色外观形象,呈现出缤纷的机身颜色。本次发布彩色版照片一体机是佳能色彩战略的重要一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小泽秀树先生出席了发布
期刊
当摄影术发明的时候,英国开始进入长达64年、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虽然维多利亚的头衔并不多:英国女王兼印度女皇,但至少在名义上,她是人类有史以来权力最大、拥有地盘最多的人,远在南非挖出来的最大钻石,谁都不敢私藏,只能给她,只是她没赶上,给了她的儿子。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二的金发小女子,除了为英国生了九个孩子以外,似乎并无多大实际贡献,吃的是乔治三世和乔治四世的红利。乔治三世、四世
期刊
拍人像这几年,我总是在寻找现实中最纯真的存在。看惯了时尚加性感,看惯了诱惑与个性,看惯了浓妆与艳抹,感慨万千。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人们在灯红酒绿、在繁华都市中忙碌,在为生计而奔忙,所流露出的眼神太多是浮躁、是迷茫。  回忆我们的青春岁月,那时是多么地纯真和憧憬,于是想拍一组反映那个年代题材的片子,人像组照《关中往事》由此产生。我力图表现关中女人的生活、学习、奋发向上的风采。于是,赶快定制了两
期刊
摄影师自述  这组照片的想法,来源于对人与人之间更亲近的关系的渴望,同时我也想探寻被摄主体的复杂性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性中有趣的一面。  这些照片是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的,拍摄时距离被摄主体的脸部只有几英寸。像是要偷走被摄体的呼吸一样,广角镜头制造出夸张的效果,重新探索了人像摄影的定义。然而由于拍摄时的近距离接触,拍摄间歇的停顿也可能成为“长时间”的尴尬,只要控制好这段时间,就可以让一贯严肃的人在距
期刊
1991年,程敏还是武汉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学生。教摄影基础课的老师对各种光学原理、光的量度计算、感光材料的特性非常熟悉,讲课时经常随手拈来,形象、生动。程敏一下子就被奇妙的光给迷住了。  自然光通过一片透镜的折射,其方向就发生了变化,而相机的发明者通过透镜组合,能够把不可捉摸的光线“降伏”,集合、发散,在毛玻璃上形成摄影师需要的影像。程敏一度沉浸在这个新的世界,整天琢磨着焦点、焦距、透镜……  幸运
期刊
大约是1975年秋天,法国小伙儿贝尔纳·弗孔的母亲拍了一幅照片:家人坐在树下的长椅上,面前是两个人形模特儿(弗孔一家当时就做这种模特儿的买卖),树上的枯叶不时落下——“那是我爸在树上摇下来的。”2012年夏天,弗孔在北京这样回忆。也许谁也不曾想到,那个温情的家庭场景里,正滋长着一颗即将投身于摄影艺术的心。  童年  弗孔1950年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吕贝隆。在那片土地上,童年的记忆就是清澈的阳光,成
期刊
刘杰、宋朝所拍摄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庭成员分居两地。城市化的步伐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传统家庭的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事实上,不仅是农民工,更为广泛的人群都经历了离乡背井,在大城市打拼的过程,与家人长期分隔两地十分常见,而由此造成的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问题更是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言说的痛。两位摄影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农民工和他们的家人,他们的照片有些“
期刊
摄影师自述  祷告曲是一种宗教歌曲的形式,通常在基督教复活节前一周,纪念耶稣殉难日的圣周的活动中可以听到。  在圣周中,意大利卡帕尼亚地区塞萨奥伦卡镇中几个最主要的兄弟会都会热忱地准备和举行纪念仪式。这组纪实影像,讲述的就是活动中最重要的步骤和瞬间,以及参与其中的男人、女人和儿童们。  将这个图片故事命名《祷告曲》,灵感来自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口口相传留下来的经典形式,因为祷告曲是中世纪时期人们对耶稣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有两条关于电子摄影书的新闻引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为故事的主角都是现在活跃在摄影界的“腕儿”。一是加拿大籍著名工业风景摄影师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的重量级作品《石油》推出了iPad版,二是美国著名报道摄影师肯·斯科尔斯(Ken Schles)将24年前的经典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制作成了电子书,分为iPad版和PDF版免费发行。对于读者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