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输液治疗中如果存在致热原往往会诱发发热反应,尤其对于儿童和婴幼儿来说,他们的发育不全,免疫能力较低,在输液过程中发热反应发生的概率较高,要减少儿科输液发热反应必须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护理。文章对儿科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做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输液发热反应;临床发热反应表现;联合用药;规范操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5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29-02
  静脉注射是当前疾病治疗中常见的手法,由于其起效快,痛苦小,很多患者在治疗中往往倾向于选择这种治疗方式。但是在输液治疗中如果存在致热原往往会诱发发热反应,尤其对于儿童和婴幼儿来说,他们的发育不全,免疫能力较低,在输液过程中发热反应发生的概率较高,而发热反应有可能会加重患儿病情,甚至造成患儿死亡,所以必须要在输液中对可能诱发发热反应的因素加强控制,减少其发生概率。
  1发病原因和机制
  儿童输液过程中出现发热现象比较多,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认为儿科输液发热主要与热原物质有很大的关系。在输液过程中热原物质逐渐进入患者体内,当人体热量超过耐受量的时候,就会发生热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常见的热原有两种,细菌性热原和化学性热原。细菌性热原主要是细菌引发的,很多细菌菌体裂解释放出有毒元素和代谢产物。化学性热原主要是由于器皿引起的。儿科输液过程中如果对这两点没有深入全面考虑,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那么往往会出现发热反应。
  发热机制:输液过程中致热原进入人体之后,对人体白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使白细胞释放出相应的致热原,而白细胞致热原能对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影响,将温度调定点上移,使产热中枢逐渐兴奋,而散热中枢受到抑制。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使得内分泌旺盛,人体产生的热量较多,另外一方面使得人体体表血管收缩,出汗停止,人体散热功能降低。
  临床发热反应表现:儿科输液发热反应比较常见于夏季输液中,一般发热表现分为三期①寒战期:多发生于输液之后的15min内,输液而同时手脚冰凉、畏寒,嘴唇发白,面色苍白,全身起鸡皮疙瘩,呼吸急促,肢体冰冷。②发热期:输液儿童体温升高,短时间内体温达到高热状态,患者的面色潮红,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一些严重的患儿甚至出现低血压、心功能衰竭、休克等症状。③恢复期:在发热期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后,患者必然进入恢复期,恢复期患儿的体温下降,感觉浑身乏力。对于儿科来说,因为婴幼儿身体机能不完善,三期的划分不是很明显,很多婴儿可能会产生迅速高热现象,所以在输液过程中必须提高警惕。
  2影响因素
  发热反应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输液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引起的。对于儿科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还不完善,烦热反应往往会导致他们身体受到伤害,所以有必要对儿科输液发热情况进行研究,减少发热现象的产生。根据实践经验,儿科输液发热反应的出现与输液器材、药品、护理、患者个体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2.1输入液体质量问题聂影坤[1]对儿科输液反应的原因做了分析之后认为,输入液体的质量是造成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质量问题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药物生产质量不达标。在生产过程中药物的原料不合格,制作工艺不合理,在生产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可能存在污染、消毒不彻底等现象。②药物储存不科学。医院在药物存储中没有依照不同药物的存储标准进行,很多药物出现质变、过期现象。
  2.2操作问题输液中操作不当也是造成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之一,操作主要是打开药瓶和安瓿切割消毒,在割据安瓿的时候砂轮与玻璃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导致玻璃碎屑和砂粒的出现,这些物质很有可能对药物产生污染。另外在配药操作中对操作环境不重视,往往也会引发药物污染。
  2.3输液器具问题输液器具的问题主要包括输液注射器内有水珠,不够干燥;在夏季输液中输液器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一些输液器感染后用来输液就会导致发热反应;输液之前对器具的消毒不够,很多器具存放时间较长,需要妥善保管。
  2.4联合用药问题虽然一些时候联合用药能有效提高治疗速度,但是联合用药中反复加药使得热原物质污染输液的概率增加,同时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也会导致热原物质含量增加。另外联合用药中药物配伍不当会产生沉淀、结晶等现象,从而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2.5输液速度问题很多儿科患者有自动调整输液速度的习惯,但是根据观察发现,当输液速度过快的时候往往患者输液反应的发生概率就高,可能是因为在短时间内体内热原物质超量引发的。很多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后采取降低输液速度的方式可有效缓解发热症状。
  2.6儿科患者个体差异问题相比于一般患者,儿科患者的体质较差,对各种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在输液中对致热原的耐受力较低,所以输液中发热反应的出现几率也就相对较大。
  3预防和护理措施
  3.1加强药品质量针對儿科输液发热反应医院首先应该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统一医院的药品进货渠道,对药品的各项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针对不同药物采取切当的储存方式。科室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上报,医院对同一批次的药物进行检查,避免再次发生不良反应。
  3.2关注输液器具质量卫生在输液中使用的器具应该符合质量标准,在不同批次使用之前医院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另外对于输液器具的卫生也应该提高警惕,防止各种不溶性物质从输液器中进入人体,造成人体不适。
  3.3合理用药护理人员在配药过程中如果发现联合用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向医师汇报,避免出现发热反应。在联合用药中要保证打开一瓶液体将它加入一组药品中,不能将配液全部打开。在割据安瓿的时候首先要将切割处用酒精棉擦拭,减少玻璃微粒对药物的污染。当配药是粉剂的时候要要让药物充分溶解。在联合用药中需要注意配好的药液要及时使用,不能耽搁太久时间,避免再次污染。   3.4規范操作护理人员在输液室护理中应该执行无菌操作标准,给患者加药的时候要洗手消毒,尤其是在无菌操作中应该穿戴相应的口罩和衣帽。严格执行护理中的“三查八对”原则。在输液之前要对患者皮肤彻底消毒,然后做穿刺。
  3.5保证环境卫生输液室环境卫生与输液反应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保持输液室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做好通风消毒工作,有必要的时候还应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对输液室中的器具、地面、门窗等定期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一般来说,输液室每一周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
  3.6加强输液中的观察护理人员要对输液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很多患者为了尽快完成输液,往往会调快输液速度,护理人员对这种情况要及时发现纠正。另外在输液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严格监视,发现不良反应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当患者出现发热反应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于输液过程中患者感觉身体冰冷的应该及时加温,降低患者痛苦。
  3.7注重个体差异儿科输液中不同患者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很多患儿的免疫力比较低,在输液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相对较多,所以在输液的过程中要对不同患儿的具体情况严格观察,配液中对剂量和输液速度的选择都要因人而异。
  4结语
  总之,儿科输液发热反应是儿科输液室常见的症状,其对患儿的危害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从当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造成患儿发热反应的因素不仅包括药物质量,而且还包括输液环境、输液操作等。要减少儿科输液发热反应必须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规范输液操作,保持输液环境清洁,尤其是护理人员要严密监视患儿输液情况,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财务措施,降低患儿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聂影坤.儿科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12(21):286-287.
  [2]娄春华.儿科输液发热的紧急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4):1452-1453.
  [3]李冠举.62例小儿输液反应分析[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2):94-95.
  [4]黄晓艳.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03Z):371-372.
  [5]赖孝兰.儿科门诊输液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34):7544-7545.
  [6]魏晓燕.门诊儿童输液过程中的护理观察和处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6):215-216.
  [7]詹宪明.儿童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2,14(1):256-257.
  [8]方秋瑾.儿童输液中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5):337-339.
其他文献
【摘要】盆腔炎会对女性生殖健康產生很大损害,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尤其是慢性盆腔炎会导致年轻患者丧失生育能力。盆腔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在以往治疗中大多数采用的是抗炎治疗,但是抗炎治疗的效果欠佳,开腹手术治疗则会造成很大的创伤,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比较大。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盆腔炎中有很大的效果,不仅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而且对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较小。本文对盆腔炎做了简单介绍,
期刊
【摘要】妊娠期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in pregnancy)是这个阶段特有的疾病,这个病症会对母婴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可能造成孕产妇以及围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很多在妊娠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这些症状随着分娩的完成而消失。本文主要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综述  doi:10.3969/j.issn.100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肾衰终末期患者维持血液透析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90例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和100例非透析的泌尿系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抗-HCV抗体,计算其阳性率,并对两组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血液透析组患者血清中抗-HCV抗体阳性(感染)率7.9%(15/190),显著高于非血液透析组患者抗-HCV抗体阳性(感染)率2.0%(χ2=4.125,P<
期刊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增殖性皮肤病,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银屑病的传统治疗药物的疗效不高,不良反应大,近年来,生物制剂在银屑病的治疗上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本文针对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物制剂;银屑病;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的基本内容,以更好指导临床肝胆外科为手术期护理。方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分析,详细记录。结果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手术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及病人的经济压力,同时减少医护的工作量。结论快速康复护理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会日臻完善,更好地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肝胆外科;手术;护理;进展  doi:10.3969/j.i
期刊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疾病造成患者死亡和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其治疗重点是减少神经单元损伤旨在达到减低死亡率、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涉及病理、分子生物、生化等多重领域,并提出了以神经细胞、血管为主体的神经单元的概念,以神经单元为基础的脑保治疗正成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方向,越来越多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被纳入脑保护的研究中。左旋肉毒碱/
期刊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5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27-02  隨着糖尿病病人日益增多及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胰岛素治疗已成为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特别是在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的应用方面越来越广泛。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通过每日皮下注射3次或3次以上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泵使
期刊
【摘要】屈光问题的处理,传统方式多用镜片纠正,随着认识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屈光性手术日渐完善,本文重点概述介绍屈光性手术的不同种类,以期达到共同了解、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屈光手术;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41-01  屈光性手术是当前眼科界发展最快的前沿领域
期刊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26-01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该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痛”的范畴。在临床上原发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发病人群以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为主。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地区对妇女的月经
期刊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癌前病变,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腺体萎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两大主要病因。尽管针对前者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规措施,而后者无明确的病因治疗方式。自身免疫性胃炎主要为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参与调控的Th1型反应。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自身免疫萎缩性胃炎也是1型胃类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与肠嗜铬细胞样细胞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的慢性刺激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