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边界,培育综合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近几年在中小学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研学旅行的热潮。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风生水起,呈蓬勃发展之势。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在此大背景下,开展了系列研学旅行活动,成效显著。本文拟针对研学旅行实施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作粗浅解析和阐释。
  【关键词】研学旅行;历史背景;人才培养;综合素养
  2013年初,国务院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我国政府在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研学旅行”这个概念。2014年暑假期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 号)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2016年底,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研学旅行作出规范。此后三年来,研学旅行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各学校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与活动正呈蓬勃发展之势。我校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近年来开展了系列研学旅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那么,究竟什么是研学旅行?为什么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大力推进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在国家新课程改革、学校课程体系、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对此,笔者不揣浅陋,行笔成文,以期思而行远。
  一、研学旅行实施的背景
  1.国内研学旅行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文人向来有游学之风。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和他的学生就是通过游学开阔眼界,修身养性。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正是在游历祖国的秀美山川之间,形成了他潇洒飘逸的诗风,开创了唐朝诗歌的巅峰;明朝徐霞客更是如此,若没有广泛的游历及学习研究,哪来的《徐霞客游记》?因此,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与学,不仅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增长视野和见识,它还能实现引导人“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的目标。
  2.新时期研学旅行的发展
  近代以来,由于国家贫弱、社会动荡,研学旅行成为一个非常奢侈的梦想。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品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上至中央高层、下及平民百姓的普遍重视,对“应试教育”的猛烈批判,和对“素质教育”的强烈呼吁,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一个教育话题。
  对中小学生而言,在狭小的教室里待得太久,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唯有走出去,才能重新唤起内心的大格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对人的培养,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世界的认知。而研学旅行就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及其精神世界。近些年来,研学旅行从小范围试点走向了广泛实施的新阶段。应该说,这是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已有奠基、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善的必然结果。
  3.国外的“研学旅行”的概况
  研学旅行,在国外又被称之为游学、教育旅游。有英国学者曾主张,教育就应该走进大自然,让自然知识成为人生命里的一种底色。还有捷克教育家曾提出,离开了实践,不可能发生真正的学习。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欧美日的研学旅行逐渐发展成熟、内容丰富、教育效果佳。总的来说,国外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比较注重 “研学”与 “旅行”相互交融,游学活动设置弹性。
  相比于欧美国家而言,日本的经验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日本的中小学校一般在各学段的最后学年分别组织一次研学旅行。据统计,90%以上的中小学校每学年都会组织研学旅行。由于日本有着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比较合理完备的总体规划,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日本中小学生修学旅行坚持得好,实施有效。
  二、研学旅行实施的意义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变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研学旅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通俗的说,研学旅行就是由学校根据所处的区域文化、特色,学生的阶段特征,以及整合各个学科课程的教学需要,带着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和目的组织学生集体旅行,突破传统教学中校园和教室的物理空间限制,在游与学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亲近大自然,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
  1.研学旅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
  从国家层面来说,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丰富文体旅游市场、活跃旅游文化的重要措施。
  研学旅行是将传统知识教学与现代素质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创新,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提升现代公民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研学旅行是了解、体验文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由于研学旅行超越了书本知识和传统课堂的局限,密切了学生与自然、国家、社会的联系,有利于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研学旅行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从学校层面来看,研学旅行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跨学科等特点。因此,它是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一个契机,是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地”的一个抓手,是融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径。通过游与学,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研学旅行应当渗透课程意识,将其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并且明确其教育目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与传统课堂内学科课程教学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相比,研学旅行课程则表现出相当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概言之,研学旅行是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阵地,是从知识教学转向综合实践育人的重要突破口。
  3.研学旅行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走进大自然、亲近社会、同伴互助等,研学旅行可以帮助少年儿童走出校园围墙的边界,突破传统课室的藩篱,在实践和行动中,培养他们的分析生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配合、团队协作的能力、時间和财务管理能力、自我教育管理的反省自制能力、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能力、独立自信坚强勇敢的个性品格。
  总之,研学旅行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和抓手,是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正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的,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近年来开展了系列研学旅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希冀通过研学旅行这一途径,打破传统教育的藩篱,培养面向新时代的青少年。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器材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提高体育锻炼是起到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改变枯燥乏力的传统模式,更有效的促进学校课余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练习兴趣,优化课堂内容,提升教学实效,保障学生练习的安全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课余体育专项技能和竞技水平。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器材;专项技能  一、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价值的核心阶段  学校体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范畴内所
6月29日,海丰县委宣传部、县创文办、县文明办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来到海丰县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教育学校的115名孩子送上了爱心礼物,呼吁更多社会热心人士,持续关心支持特殊儿童教育事业发展,传递爱心,为建设文明大爱海丰贡献力量。  此次由海丰县举办的“圆梦微心愿”网络公益活动,通过“网络 公益”的形式,经6月12日在“海丰宣传”等媒体平台发布消息后,社会反响热烈,群众纷纷点赞。不到两天时间,孩
【摘要】“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在当代,加强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相当重要。如何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历史,问题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是问题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激活课堂的钥匙。本文主要从提问切入点、提问方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问题
【摘要】考试的存在,必然显示出一些学业上一塌糊涂的学生,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少许这样的学生。这些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都有一些共性:思维相对迟钝和理解能力偏差,表现为缺乏求知欲和钻研精神,要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需分析其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分数背后  看得见的是分数,考试的存在,就必然存在一些学习上一塌糊涂的学生,每所学校、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教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的一场深刻革命,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过程。创新教育又是一种实践,它体现在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孕育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因此教学创新并不神秘,只需我们从点滴做起。  一、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心理安全”及“
【摘要】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的大背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紧扣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开这两个基本点来有效展开教学。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论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实践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以学生为本、强化教师的立德树人理念、增强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强化德育的实践性,为开展德育探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德育;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
【摘要】本文选取了一名非幼教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叙事研究,她受政策的影响选择了幼教,又抓住了政策的机遇实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本叙事研究通过分析幼教政策对幼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总结经验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幼教政策;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其从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到专业能力和心理品质,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
【试题设计】  小白额雁是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一种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食草型濒危候鸟,中国是其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小白额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科学家通过3种不同的温室气体浓度来了解小白额雁生境适宜性分布規律,如图1所示。  1.由图可知  A. CO2浓度对小白额雁的低适宜性栖息地的影响比高适宜性栖息地明显  B. 小白额雁适宜栖息在高海拔地区  C.
【摘要】数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性格各异,发展需求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是优胜劣汰的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大众教育,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尽可能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尽可能让每位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育;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兰花清新幽雅,牡丹雍容华贵,红玫瑰热情奔放,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