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前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更令人痛心的是,大学生自杀事件现在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2003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二女生“鸽子”从宿舍楼9层一跃而下;200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名男生从第4教学楼6层跳下;2004年3月3日,北京林业大学一名女研究生在宿舍上吊自杀……
鉴于大学生自杀比例的上升,9月15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5000多名新生报到,他们踏入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校方签订《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协议书明确:“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其实这并不是首个学校自杀免责书,早在2010年,山东建筑大学就曾与学生签订协议:学生自杀学校不负责。当时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此次协议书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大家纷纷指责“自杀免责书”的同时,也不禁有疑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哪些变化呢?
大学生心理问题分阶段
天津大学心理咨询老师谭婷婷告诉记者,一年级学生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而和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
最近,天津大学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纳入4000余名本科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开学后第一、二周开展8个课时的生命教育教学,使生命教育课成为每名本科新生的“必修课”。
云南某大学心理咨询师张龙也表示,2010年云南针对学生开展“三生教育课”,即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融入到教育的本质中,但感觉效果一般。还有许多高校成立了类似日本的心理发泄室,但学生碍于面子都不会去,怕别人笑话心理有问题。
角色失衡导致的心理问题
其实,有些大学生碍于面子不说,还将大学想的过于完美,而现实所见所闻与自己已有认知、观念不一致,自然会感到失落和不满,继而表现出较大情绪波动。
可见,在现实中一旦找不到正确的角色定位,大学生情绪上就会“往死牛角尖里钻”。到底是哪些心理问题在作祟呢?
角色固恋:有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仍停留在中学生阶段,把自己定位于中学生的角色。比如中学时代都希望受到老师夸奖,可到了大学,学习氛围与中学完全不一样,老师未必就像中学老师那样需要事事鼓励你,这样有的大学生就感觉到了失落。再加上大学里人才济济,可能中学的尖子生到了大学成绩变得一般,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有人就会变得忧心忡忡。
角色混乱:是指个体在这个阶段的行为与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认同(或角色原型)之间缺乏协调。比如有些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对未来方向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观和打算,在思想上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强烈地感到自我的不安全和不确定。如果这样的心理用在同异性交往中,便产生了角色混乱,既想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恋人来对待,又担心对方并不是这种意思而使自己尴尬,于是行为举止显得不自然,内心烦躁不安。
角色退行:是指个体因挫折而改用过时的角色行为模式来应对目前的环境。比如大学生在遇到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上的挫折时,不采用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而采用中学时的行为模式进行应对。
自杀缘于角色改变失败
大学生自杀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所以它也是困扰世界的普遍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国内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广东安阳一所工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我从本科到研究生6年时间,一共见了4起学生自杀事件。”
其实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角色认知差,想放弃自己,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也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所以,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有自杀的倾向,切忌语言或行动过激,不要用激将法,可以做个倾听者,耐心倾听轻生者讲述自己的想法和遭遇。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说,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他想自杀的原因,从而加以疏导,给他生的希望,让他有幸福感和对这个世界的依恋感。
情绪的基调应是积极的
由此可见,角色改变的实质是个体主动地适应环境。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逐步摆脱过去环境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如情绪减退、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
心理咨询老师谭婷婷认为大学生应该在情绪的反应强度方面适当控制,既不是反应过度,也不是冷漠麻木毫无反应。还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比较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与所处的环境协调。
还要适当宣泄,把不快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另外还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大学生必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做到以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根据现实可能性选择目标,根据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调整目标、为新目标而努力。学校也要帮助学生走出阴霾。
2003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二女生“鸽子”从宿舍楼9层一跃而下;200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名男生从第4教学楼6层跳下;2004年3月3日,北京林业大学一名女研究生在宿舍上吊自杀……
鉴于大学生自杀比例的上升,9月15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5000多名新生报到,他们踏入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校方签订《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协议书明确:“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其实这并不是首个学校自杀免责书,早在2010年,山东建筑大学就曾与学生签订协议:学生自杀学校不负责。当时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此次协议书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大家纷纷指责“自杀免责书”的同时,也不禁有疑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哪些变化呢?
大学生心理问题分阶段
天津大学心理咨询老师谭婷婷告诉记者,一年级学生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而和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
最近,天津大学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纳入4000余名本科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开学后第一、二周开展8个课时的生命教育教学,使生命教育课成为每名本科新生的“必修课”。
云南某大学心理咨询师张龙也表示,2010年云南针对学生开展“三生教育课”,即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融入到教育的本质中,但感觉效果一般。还有许多高校成立了类似日本的心理发泄室,但学生碍于面子都不会去,怕别人笑话心理有问题。
角色失衡导致的心理问题
其实,有些大学生碍于面子不说,还将大学想的过于完美,而现实所见所闻与自己已有认知、观念不一致,自然会感到失落和不满,继而表现出较大情绪波动。
可见,在现实中一旦找不到正确的角色定位,大学生情绪上就会“往死牛角尖里钻”。到底是哪些心理问题在作祟呢?
角色固恋:有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仍停留在中学生阶段,把自己定位于中学生的角色。比如中学时代都希望受到老师夸奖,可到了大学,学习氛围与中学完全不一样,老师未必就像中学老师那样需要事事鼓励你,这样有的大学生就感觉到了失落。再加上大学里人才济济,可能中学的尖子生到了大学成绩变得一般,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有人就会变得忧心忡忡。
角色混乱:是指个体在这个阶段的行为与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认同(或角色原型)之间缺乏协调。比如有些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对未来方向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观和打算,在思想上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强烈地感到自我的不安全和不确定。如果这样的心理用在同异性交往中,便产生了角色混乱,既想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恋人来对待,又担心对方并不是这种意思而使自己尴尬,于是行为举止显得不自然,内心烦躁不安。
角色退行:是指个体因挫折而改用过时的角色行为模式来应对目前的环境。比如大学生在遇到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上的挫折时,不采用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而采用中学时的行为模式进行应对。
自杀缘于角色改变失败
大学生自杀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所以它也是困扰世界的普遍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国内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广东安阳一所工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我从本科到研究生6年时间,一共见了4起学生自杀事件。”
其实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角色认知差,想放弃自己,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也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所以,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有自杀的倾向,切忌语言或行动过激,不要用激将法,可以做个倾听者,耐心倾听轻生者讲述自己的想法和遭遇。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说,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他想自杀的原因,从而加以疏导,给他生的希望,让他有幸福感和对这个世界的依恋感。
情绪的基调应是积极的
由此可见,角色改变的实质是个体主动地适应环境。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逐步摆脱过去环境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如情绪减退、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
心理咨询老师谭婷婷认为大学生应该在情绪的反应强度方面适当控制,既不是反应过度,也不是冷漠麻木毫无反应。还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比较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与所处的环境协调。
还要适当宣泄,把不快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另外还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大学生必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做到以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根据现实可能性选择目标,根据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调整目标、为新目标而努力。学校也要帮助学生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