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智慧。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1 以读为本,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面对—篇新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感读课文,疏通字词。其次,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知道这篇课文美在哪儿?最后,析读课文,也即积累,运用,熟读成诵的阶段。此时学生入情入境,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1.2 掌握阅读方法,学生自主阅读
  首先,培养学生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如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题目入手,抓住“神圣”二字,提问:为什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认识到土地和人类息息相关,最后再以“神圣”收束全文,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意境,感受西雅图人对土地胜过对生命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珍爱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体现了“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一个完整学习过程。
  其次,重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选读重点及学生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较多的语言文字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1.3 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探究阅读。
  如学习《一夜的工作》一文,因为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会获得许多个性化的感悟,有的着重感受到总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的着重感受到总理简朴的生活态度,有的着重感受到了总理平易近人……我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的甚础上,创设机会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读后感,并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鼓励学生探究阅读。
  2.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2.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充分预习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在布置预习时不仅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还应教给他们预习的步骤。面对一篇新的课文,首先应认识并初步理解文中字、词,读通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了解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最后结合文后思考题再次感知课文,只有学生明确了预习时间怎么做,那么阅读课文才会思路清晰、有的放矢,久而久之,才会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2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阅读时随意性很大,往往是想起来看一会,书一合就忘掉了。我要求学生准备了一个好词佳句摘抄本,每天阅读适量的书籍,将认为好的词语,警句或感悟深的句段进行摘抄,并写出简短评论或体会,通过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悟,储备语言,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
  3.丰富知识储备,知行统一
  3.1 扩大学生阅读量。
  俗说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大量阅读名著名篇,熟练背诵经典诗词,可以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由量变而质变,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感悟和鉴赏能力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厚积而薄发。
  3.2 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走出校门,走向生活,在大自然,在社会中陶冶自己性情,丰富自己的阅历,延伸自己的感悟。
  学生的阅读感悟,仅限于文本,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很难把握文章,诗词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乡村、田野。口中诵读:“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想心中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花、是鸟, 更是滚滚而来的春意,是知觉、味觉、触觉都承载不了的大自然春光。在知行统一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不断有质的飞跃。
  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应把阅读教学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一环,最终使学生热爱读书,学会学习。
  收稿日期:2013-4-19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  【關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是给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推行,提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分析,揭示了当前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思维的差异性,旨在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思维;差异性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新课程的推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水平与智力、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学
期刊
【摘 要】目前全社会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创新发展,以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与任务。这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模式有本质区别。因此,以学生意识的发展为宗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四个方面:一、让学生阅读进入课堂;二、让质疑进入课堂;三、让表演进入课堂;四、让创新思维进入课堂,阅述了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同时又
期刊
【摘 要】面对新课改这一新形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教学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实行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为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  【关键词】教育家;指导策划型;创造性思维;优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
期刊
随着又一年高考的临近,如何填报志愿,选择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志愿填报,很多人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还有很多过来人坦言“考得好不如报的好”,就高考而言“七份靠成绩,三份志愿拼”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志愿报成功了,将会使孩子锦上添花,心想事成,而志愿填报失当,稍好一点,可能不能选择自己理想的大学或专业而黯然神伤,更差一些可能“由本到专”
期刊
【摘 要】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问世不久的公允价值会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方式,在此次金融危机受到了激烈的争论。官方的回应似乎默认了公允价值计价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冷静思考,如果金融工具不是用公允价值计价的,此次金融机就不会发生了吗?这很值得怀疑。那么,此次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是如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是否意味着公允价值运用的失败?本文通过对问题的透析给公允价值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提高。根据这一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期刊
【摘 要】听说能力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基础,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听说。而应该是:如何在听别人讲话的过程中,敏捷地抓住谈话的中心,并迅速做出反应;如何迅速、有条理、简洁准确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以说服乃至感动对方。这些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科学、系统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生;听说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培植学生思考能力,锻炼学生思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实现课程的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其基本途径是教学,而教学中起主体作用的是学生,不论家长的期望值有多高,还是教师教学成绩的评定如何,都离不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  数学学科在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