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izui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不少高校陆续开学,对于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成了他们的首要问题。有记者发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准备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些“仪式感”。比如有的学生出门上课、自习前都要化妆,有的人“只能”在咖啡厅学习。(针对现实,提出“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摆出有些大学生学习需要“仪式感”的现象。)
  学习需要“仪式感”吗?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正如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所写的:“为了让我夜间的想象灿烂开放,我必须把各种感官都动员起来。闻到书架的木头味,包书皮革的麝香味,记事本发黄纸页的酸味等等。这样我才能够入睡。”真正潜入到所读之书中,各种感官与书本互动起来,这才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仪式感”,虽然它看起来比较奢侈。(对于“仪式感”,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准备程序。“真正潜入到所读之书中,各种感官与书本互动起来”,这种“仪式感”更有意义,相较之下,上一段中大學生读书前的准备程序显得做作而肤浅。)
  古人讲“焚香沐浴为读书”,但我更认同“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说法。真正用功之人学习是不分场合的,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还要来个“小轩窗正梳妆”,这是在逃避学习。(作者更进一步指出读书之前的准备程序其实是在“逃避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然,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也可能因为被现实条件胁迫。尤其是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持续学习一个小时而不“搭理”手机,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有些备战考研的人,为了保持复习状态,故意不带手机,或者干脆停掉流量。
  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而且,习惯往往是工作所迫,与罗曼蒂克式的“仪式感”完全搭不上边。比如为了写论文,若非作者藏书够多,否则只能去图书馆。(深入分析“仪式感”形成的客观原因是“被现实条件胁迫”,“尤其是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并且把“习惯”与“仪式感”进行了辨析,以便读者对“仪式感”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让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他们追求个性化,更注重自我感受。这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他们多数人考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脱离农村,端上“铁饭碗”,除了争分夺秒地学习,恐怕没有心情去改善外在形象。无疑,时代给了大学生追求学习“仪式感”的条件。(通过今昔对比,从经济水平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追求“仪式感”的物质基础。)
  但我还是想说,读书学习需要郑重其事,但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 一个真正热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能利用的不过是碎片时间,哪有时间容你慢悠悠地扑粉化妆营造一个“仪式感”呢?(正面阐释自己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学习需要郑重其事,但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也是对开头摆出的某些大学生读书前需要化妆等仪式感的现象的一种呼应,首尾圆合。)
  点评:文章立论很有现实针对性,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读书需要仪式感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多角度的分析,既剖析了这种现象的本质——逃避学习,又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以及现实条件如电子设备的干扰,并且提出“真正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的观点,强调读书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文章思想深刻,观点独到,见解新颖,朴实的语言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颇感不是滋味。一位老人实名举报某官员的违法行为,百姓拍手叫好,却遭到正在高中读书的孙子的批评:“六十多岁的人了,当什么英雄,一点不成熟!”孙子批评爷爷,这也是一种民主意识吧,无可非议。可是青春年少,正是心有鸿鹄的年龄,却如此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竟把低俗当成熟,难免令人忧虑。  心胸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视野问题,只看到鼻子下面的口字,只知饭菜香,只识小我私利,不识崇高,不知壮丽
记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營回忆录里,看过一个故事。德国纳粹抓人,抓了一堆,问里面有没有犹太人,是犹太人的站出来。  明明知道自己出去,会被送去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却毫不考虑地说:“我是!”  后来有人问他:你长得那么像德国人,德语又那么好,为什么站出去?  “因为我有我的自尊!”  编辑/关晓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浅谈书法的气质  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实现了大跨越,而被需要的精神世界则显露出空虚无依。被需要是一种人类内心渴望认可的外化形式。生命的厚重从来都不是一人的埋头苦行,人们相互扶持,相互认可,才能让生命在需要和被需要之间交织穿梭,成就美好。  自古及今,被时代需要是读书人的至高理想。“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世人需要他们以黎民苍生为己任,兼济天下。古有宋儒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有哈佛学子甘当村官
有一个叫万茜的姑娘,她素雅娟秀的面容有风情万种,她一颦一笑的回眸瞬间,如春夏生机盎然的细雨,给秋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无论是《大唐荣耀》里英姿飒爽的独孤靖瑶、《九州·海上牧云记》里心机深重的南枯月漓,或者是《猎场》里敢爱敢恨的熊青春、《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里坚韧隐忍的伏寿,镜头下每个不紧不迫的情绪都将她的技艺诠释到了极致。  与如今当红的小花小生相比,万茜或许缺少流量与炒作的噱头,但她将自己的价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正是因为群居,人类才能得以生存而延续,而哲人们却反其道而为之,说了许多独居的好处,正是因为独居,他们才能沉淀心灵,才能勾勒出最壮丽的蓝图。  毋庸置疑,群居有群居的優势。苏轼说,“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有酒有友,一曲《满庭芳》相伴,人生何乐而不为?这就是群居的妙处:于世生活,与人相处,总能找到知己好友,找到归属感;总能在与人交流中化解
我的东邻,是一个胖乎乎的大妈,下岗失业20多年了,家里有个病歪歪的老头子,常常吃药、打针、挂吊瓶。可你看吧,她像个“笑仙”,啥时候都乐呵呵的,没一点潦倒的气息。她家虽然屋小院子狭仄,但是连不起眼的角落里都利利索索的,病老头儿被她侍弄得整洁清新,光鲜得体。  一次她挽留我吃午饭,说要做柿子窝头、香椿炒鸡蛋。我惊讶,数九雪天,就是大棚培植的香椿也不到节令啊,还有柿子,哪里去寻!她一笑,说:“呶,柿子在
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会觉得,其实人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名声、金钱、奢侈品、朋友或者爱情、婚姻。至少,可以随遇而安,因为我们用这些东西对抗孤独,却没法获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它平静地共处。  ——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  真正地爱自己,不是去牺牲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打拼什么辉煌的未来.而是在当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让自己的
“创新”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高频主题。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教育的奖惩”,江苏卷“个性与创新”,全国新课标卷Ⅲ“小羽的创业故事”;2015年,江苏卷“智慧”,福建卷“路”;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打破规则”,福建卷“悬崖峭壁与桥梁栈道”,天津卷“大脑智能芯片”;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经验与勇气”,安徽卷“为什么不能这样”……这些考题考生均可以从转变思维、大胆创新、突破常规等角度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惠东一所“图书公寓”引起人们的关注。公寓床头和床尾,都放置很多书;公寓大堂的读书吧,也有不下万册书。这里的书,不仅品类丰富,而且品质很高。  网络时代,人人手捧一部手机,生活的选择丰富多彩。如何让深度阅读更好地成为民众的普遍习惯,从而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快”节奏生活里保留一点“慢”节拍,是不是更需要书籍与文化的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