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外有万紫千红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mw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而开发的语文课程,可以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目前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处于低水平层次,存在类型单一、知识本位、实施粗糙等弊病,因此在开发时要注意体现其特点:充满语文味、充溢生活味、飘逸文化味、散发儿童味。本文以24节气读写课程为例谈了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时目标须明确,内容须开放,实施须民主,评价须褒扬。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语文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1973年,由学者菲吕马克和麦克来伦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从西方传入我国。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校本课程”做了如下说明:“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国内课程专家对校本课程的定义各不相同,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校本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决策主体。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力补充,校本课程以学校师生为本位,在目标、内容上有自己的特点,侧重于培养學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在评价上更灵活、更自由,可以多层次地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加之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近年来,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普遍被重视,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与品牌,小学对课(上海丁慈矿)、万物启蒙(北京钱锋)等特色凸显、效果显著的校本课程已广为传播。但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不尽如人意,尚存在如下问题:
  总的来说,语文校本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日常学习类。这一类课程与语文课堂教学息息相关,一般学校都可以做到,如阅读报刊等。2.活动比赛类:这一类课程不同于课外活动,要比后者规范、系列,对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有切实帮助,如系列报告会,不同年级的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等。3.人文自然类:这类课程资源最有特色,如收集民间传说,对本地历史名人进行专题研究等。4.个性特长类:根据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学生兴趣来开掘。这一类校本课程,学生全身心投入,往往影响深远。
  分析上述校本课程内容类型,我们不难发现其有别于语文教材的一些特点,姑且用“四味”概括其独特之处:
  1.充满语文味
  语文校本课程首先要姓“语”。作为校本课程,不必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但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来选择,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思维、意志、道德、社会各方面都得到相应发展。就实践活动开展来说,这些活动要有语文味,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参观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感知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2.充溢生活味
  语文跟生活有天生的密切联系。语文教材丰富多彩,但教材之外还有万紫千红,学语文绝不能只靠语文书,学生要走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离开了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语文学习极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校本课程要求学校教师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环境、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可以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比如家乡的山水、名人、农具、传说、工厂、交通、特产等。这些主题乡土气息很浓,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浸润其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实践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利于他们情感陶冶、品行养成、个性发展。   语文校本课程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周围天天发生着一些新奇的、重大的、有意义的事,这些都给语文校园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这样的事小到一场春雨、一次义卖活动,大到航母下海、飞船上天……我们都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等现代媒体,进行读、做、想、说、练的活动,从而使校本语文课程丰满而富有活力。笔者从2004年坚持至今的“语文课堂演讲”就是这样一门充满时代气息、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
  3.飘逸文化味
  语言文字本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书法活动类,还是诗词诵读类,或是经典作品读写会等,都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真正的文化是融于生活,也为了生活的。比如品读传统的诗书画,你不是只学一种技能,而是努力与先贤哲人精神对话,实现精神成长的同时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美好。再如云和县一所小学开发了《走进玩具世界》语文校本课程。这门课程来源于学生生活,又将学生带入到生活中去。学生了解玩具业的发展历史,知晓玩具的种类和制作过程,感受家乡人民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理解生活的意义,体验生活的多彩,感悟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4.散发儿童味
  校本課程往往比课堂教学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校本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符合儿童好动、好奇的心理。其次,校本课程参与面广。第三校本课程见效快,及时的评价容易让学生有获得感、成功感。第四,校本课程多活动,常寓教于乐、启智于趣,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一般来说,语文校本课程包括目标、内容以及评价三大要件。下面以“24节气读读写写”为例来简单阐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4节气读写课程始于2010年春,我在当时执教的三年级班级里试用。经过数年拍摄、编写、教学,于2012年基本完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013年《节气里的读写》一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是该社的畅销书。2013学年起,这一校本课程成为松江二实小等学校的拓展课程,广受师生欢迎。这段时间也是该课程新一轮的教学完善期。2015学年,有小学借鉴该课程,开发了节气古诗词诵读课程,受到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褒扬,并推荐在上海市首届读书种子学校大会做专题发言,24节气申遗成功,《新民晚报》于头版刊发文章,对相关课程进行宣传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一、语文校本课程目标须明确,指向学语文学做人。
  作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24节气课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定位。课程目标好比是旅行中的“去哪儿”,是语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应当遵循四个原则:针对性原则:结合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使目标具有独特性;明确性原则:目标须明确、具体,便于达成和检测;整体性原则:既融会“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又要体现目标的整体性和阶梯性;可行性原则:制定的目标应与实施效果联系在一起,必须能在实施过程中落实。
  24节气课程是以中国24节气为主题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学生系列读书写作学习活动。围绕24节气,以相关常识、特有物候、故事传说、见闻体验等为习作内容,以日常生活、学习需要的基本写作能力为序列,学生在观察、阅读、体验、思考、表达、交流等活动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做人,健康成长,提升人文底蕴,培养民族精神。这样的课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学语文学做人,两者是融二为一、相辅相成的。
  二、语文校本课程内容须开放,融合活泼的儿童世界
  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在校本课程中可得到充分体现。
  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打通学校与生活的隔阂,要破除古今中外的隔断,而绝不能从“本”到“本”,前者是书本,相对静态的知识或常识,后者是校本课程教材。闭门造车,贻害无穷。
  24节气读写课程的编写秉持了丰富而开放的教材观,专心为小学生提供丰富而系统、经典而鲜活的学习内容。某种程度上说,24节气是文化、语文储量惊人的一个“富矿”。节气或代表季节转化,或预示物候、气候变化,可供学生观察、思考与表达。同时,古往今来,众多优秀的诗人、作家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诗文,其中不少与节气有关。学生阅读,获得知识,发展认识,激发情感,健全个性。以下是24节气读写课程内容框架:
  由上表可见,24节气写作课程内容的研制体现了“三性四合”,“三性”指民族性、现代性与有序性,“四合”是指读写结合、课内外集合、学科间融合、作文与做人揉合。“三性四合”,是节气写作课程内容的领域之宽度、深度与广度,其体现的其实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课程理念。这种理念引领下的语文学习充满活力与挑战,指向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也不仅仅是节气,而是精神的成长、文化的启蒙、智慧的萌发以及语文的共生。一句话,语文校本课程内容力求丰富与精彩,其秘密就在与学生生活,与乡土自然,与文学经典,与历史传承建立联系。
  三、语文校本课程实施须民主,引导学生自能读写
  语文老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在课程开发中确立与保障学校教师的自由与自律,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因此,在语文校本课程实施中,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遵循课程开发规律,自主开发课程,另一方面要允许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从校本课程的实施来看,语文老师的教学民主相当重要。这个“民主”包括:一是师生平等,在探索、研究一个新的课程中,师生是共同研究的合作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二是启发激励,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走向“自能读写”。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努力做教学管理中的引导者。   回顾数年课程实施,我们深感如下方法、策略之于课程实施的重要。
  1.畅聊
  在每个节气前,老师带着孩子看书、查资料,然后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跟学生们聊聊即将到来的节气。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去了解,比如说可以了解农事活动、节气习俗,诵读与节气有关的古诗词和故事传说,了解这一节气期间天气以及动植物的变化情况等。在交流中,学生们对节气的了解更加深入。
  2.交流
  学生们在节气当天(也可以是前后数天)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仔细、专注地观察。我们鼓励学生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有图有真相”的学习样式会让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也让他们懂得语文尤其是习作,其实离生活并不远,关键就是要用心去观察。学生们可以在不同节气观察不同的事物、景物或人,比如说观察白露的天空、谷雨的茶树、冬至大街上的人们和清明的郊野,也可以在不同的节气观察同一事物,比如说在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时都观察小區里的一棵橘树。学生们通过对同一事物在不同节气中的连续观察,看到了它们的生长或生活状态,感受到了它们在不同节气中的变化;通过对不同事物的观察,了解到某个节气的特点。
  3.体验
  节气中最好玩的要数不同的习俗活动了,冬至吃饺子、春分竖鸡蛋、立夏斗蛋、清明踏青……在每个节气,我们都尽量带着学生一起体验这些习俗。竖鸡蛋时,学生们为了让鸡蛋竖起来,出尽奇招,当鸡蛋终于站在桌子上时,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激动;清明踏青时,学生们互相约起来,一起到公园放风筝、野餐,感受了习俗,收获了快乐;立夏斗蛋时,学生们把挂在自己胸前的鸡蛋拿出来“互相残杀”,最终决出了“蛋王”;冬至那天,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场面也让学生们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感受……
  4.讲述(发表)
  在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们用嘴讲述或用笔书写自己的节气故事,可以是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感受到的,还可以是自己对节气习俗等的看法,只要与自己有关,与节气有关,都是好的表达。无论是说还是写,我们都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习作寻找读者。在评价修改习作环节,我们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老师评和学生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互相阅读节气习作,找出别人习作中的亮点,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我们也会选择习作,和全班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评讲,让孩子们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如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如何观察和联想,如何修改,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力”。学生们修改润色过的习作,可以打成电子稿发布在班级园地中,还会向报刊投稿,并发在班级家长QQ群里。
  四、语文校本课程评价须褒扬,促使人人获得发展
  评价是语文校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正如课标说的那样:“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4节气读写课程主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评价主要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成果。评价以激励为主,在确定学生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次,注重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如讲述、发表等)的多样性。老师在节气课堂或实践活动中尽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以诊断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目的,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比如学生通过学习节气课程,除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外,非常重要的是提升习作能力。我们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评价也重在过程,提倡基于学生视角,让学生明确这一次、这一阶段、这一年作文学习的目标。这里的“目标”包括两个:一是学生学习后的成果,即书面习作;二是学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即习作行为。根据这样的思路,结合课标,我们制定了《小学生节气习作评价标准》与《小学生节气习作过程评价标准》(参见下表)。量表作为拐杖与载体,指导、帮助学生在节气课程中学习读书、观察、交流、体验、表达,走向自能读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可喜进步、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2]崔允漷,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7月第2卷第3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谈永康.节气里的读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12-0059-02  管理评审是HSE管理体系整体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代表应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供最高管理者评审。最高管理者应对试运行阶段的体系整体状态做出全面的评判,对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依据管理评审的结论,可以对是否需要调整、修改体系做出决定,也可以做出是否实施第三方认证的决定。  管理评审是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0-0026-03  植物蛋白型日粮比动物蛋白型日粮更便宜且更安全,但肉鸡是否同样喜欢这两种蛋白型日粮?采食植物蛋白型日粮的肉鸡,与采食动物蛋白型日粮的肉鸡相比,其生产性能是否一样抑或还是更好?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巴西举行的世界家禽大会上给出了答案。其结论是,他们这样说是养鸡业的一种退步。  谷物,如小麦、大麦、高粱和玉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众所周知,测量电阻(包括一般电阻、电流表内阻、电压表内阻、电池内阻等)设计性实验是物理高考的热点。现就以测量电阻为例谈谈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摘 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T-2毒素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对脾脏白细胞DNA片段化和鸡氧化应激的影响,以评估日粮核苷酸对毒素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潜力。选用雄性肉鸡,分别饲喂添加或不加核苷酸的含有10 mg/kg的T-2毒素或呕吐毒素的饲粮。试验进行17 d后,利用“彗星”分析法(又叫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脾脏白细胞的DNA损伤,通过测定血浆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alond
在2013年5月之前,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PED)在美国还只是仅兽医知道的一种疾病。一年后,全美国人都知道了它的存在,且那些尚未有病毒感染的地区在祈祷当地能够维持原样不变。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什么病以及有什么办法能够防治呢?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0-0004-02  随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2013年,H7N9型禽流感突袭整个家禽业,以致家禽生产持续低迷,家禽及其产品流通受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恢复家禽生产,满足市民对家禽的放心消费需求,自2013年5月,上海市先后推出多个冷鲜鸡销售点,大力扶持冷鲜鸡市场,同时建立完善的市场追溯系统,让消费者放心吃上禽肉。  上海旺园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上海市政府指定的冷鲜鸡生产销售企业之一(图1)。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出资600万元,采
酶通常可以用它们能够分解的物质来进行分类。因此,蛋白酶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在一个越来越多地使用替代饲料成分并试图减少生态足迹的时代,蛋白酶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12-0069-05  蛋白酶是一種非常现代的饲料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可以使动物拥有更好的营养、更高的健康水平和更理想的环境条件,进而有助于弥补因猪饲料中抗生素
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冠状病毒属的成员之一,会引起哺乳仔猪急性发作严重的腹泻和呕吐,从而导致其大批死亡。PEDv最初发现于欧洲,现今已传播到亚洲。其在美国的首次出现时间为2013年5月,并且至2013年7月中旬,15个州确定存在PEDv。因此,美国急需快速、高通量的诊断检测方法,以进行血清学监测和监视。我们旨在设计可供
摘 要: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挑选具有杂交优势的申农I号杂交猪皮杜申、杜大申以及杜皮申三个组合分成四个试验组别,作为育肥试验,对其作屠宰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在生长速度和料比上,杜皮申组最优,而皮杜申在胴瘦率、屠宰率滴水损失方面要优于其他组合。  关键词:申农I号;杂交组合;屠宰性能测定  中图分类号:S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1-0058-02  在课题
硒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和积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硒添加剂的类型。此外,该元素存在的方式在其生物利用率和效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8-0054-02  硒在小肠内被吸收,同时含硒氨基酸利用氨基酸和多肽的运输机制被机体吸收(图1),而无机硒的吸收,如亚硒酸盐,效率较低,且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硒代蛋氨酸(Se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