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本文在理解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工作面临的问题,从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为着力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高校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以及文件精神的落实,各高校“三全育人”迈出重大步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并取得一定成效。[2]
然而在当前社会与经济转型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两条线”现象未能根本改变[3]。笔者基于对广州市4所高校573名教师、2954名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和相关人员访谈,发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顶存在顶层设计尚未细化、教师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学生的认同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一、课程思政的溯源
作为立德树人理念的体现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具体途径和载体,课程思政近年来已成为国内教育改革的热点,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3]。任何一个事物的形成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历史纵深拉长,不难发现课程思政既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中,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基本经验与做法之一。唯有清晰地了解认识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方可不断增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自觉与自信。
(一)中华民族五千年德育思想是课程思政传统文化来源
德育思想在中国起源较早,古近代教育家皆将传授知识与德育灌输结合起来在知识的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论语》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来教育他的弟子,文是知识,行是品行,忠是忠义信是信用,由此发现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弟子个人品德的培养,以“文、行、忠、信”为要点培养“君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认为古代的老师是用之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而“道”在今天看来就包括了一个人的道德、品德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生活中的小事也具有教育性质,只不过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品行教育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元培曾提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主张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完成对人格的建构[4],种种迹象皆体现了当时教育家浓郁的德育思想。
(二)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是课程思政形成的基础
“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大思政”理念由来已久,历代中国领导者都在其思想理论和治国的实践中继承和丰富了的德育思想。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邓小平强调:“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军队所有的军事人员、政治人员都要做”;江泽民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认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三)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系列重要讲话是“课程思政”的聚焦、深化和建设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与论断,始终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等,皆为思政教育拓展新局面、取得新成效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5]
二、课程思政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设计和掌握有待加强
课程思政是个新事物,大部分教师习惯于只教书、不育人。首先,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6]。高校很多专业教师尚未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育人作用,甚至认为在专业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浪费学习时间,认为在专业课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没有太大作用,没有必要在专业课中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不了解、不积极,教师对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法缺乏了解,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全面。不少专业课教师长期从事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思政理论培训,对医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缺乏了解,进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无从下手。第三,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较弱,教学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目前为止,仍有很多教师只注重专业文化课,轻视德育,教学过程中只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现象。思政课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多采用简单说教、生硬灌输方式,教育效果不佳。 (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还有待提高
为了解目前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南方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在内的的2954名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按照选项占比排序发现:影响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是“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相脱节(54.64%)、灌输式教学模式(45.94%)以及上课照本宣科(26%)。”总体来讲,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不高,积极性较低。如何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对课程思政保持兴趣,是教师和高校都要思考的问题。
(三)顶层设计有待细化
顶层设计是推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7]。课程与德育元素有机融入需要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但课程思政推进的顶层设计、路径与载体、政策机制方面没有太成熟的经验借鉴,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不少高校为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学校多个部门整合资源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专业培养人才目标、课程资源共享、持续推进机制、课程思政师资培育、课程建设激励机制等机制不健全、方案不完善问题。
三、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领导机制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
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高效的领导机制为课程思政改革各项工作有效真正落实提供重要支撑,是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中国教育需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8],这一特性要求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有效领导机制。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在学校履行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合力效应。学院成立与学校保持一致的课程思政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学院部门全员育人的领导机制,保证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坚持正确方向,形成有效领导。同时,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需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各层级党支部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一线的战斗堡垒。[9]
(二)工作机制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
完善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机制是有效反映和解决现存问题,切实改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和提高课程思政水平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过程当中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建立课程思政改革推进工作机制。建立校-院两级领导讲授思政课制度、听思政课制度、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制度、兼任班主任及联系学生班级制度,深入一线了解思想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学院通过常态举行课程思政专题师资培训会、集体备课、示范课、教学案例设计等方式,总结课程思政的成效得失,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做示范引领,将政策理念落实到实处。
(三)评价机制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
评价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导向,课程思政建设应着力开展评价工作,以检验工作成效,增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高校内部形成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育人合力[10],确保课程思政改革规范化和科学化推进落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作为新时代各高校新兴课程改革举措之一,需要结合学校与专业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工作情况,探索完善与之改革发展相应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专项指标。在优秀教师评选、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及各项课程建设和教学比赛中设置课程思政育人观测点,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师教学的首要因素和重要检测指标。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坚持开展课程思政学生评教、学情调查、学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情况,检测学生课程思政成效以及教师教学效果。建立课程思政改革和党建考核融合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学单位党支部党建考核指标体系,使教学评价成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质量的有力工具。
(四)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根本基础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的根本依托,教师的能力水平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变量[11]。教师的言传、身教、力行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需自觉提升个人能力。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要求教师自身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提升德育意识与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积极探索开展系列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和开展专门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师技能提升培训研修活动,帮助专业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和方法,打好课程思政推进的“基本功”,支持教师参加各级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完善思政课、课程思政师资培训体系。同时,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问题研讨活动,以及课程思政立项、学术沙龙、示范课等多形式活动,加强交流互动,促使传授经验的教师反思、总结好案例、好方法、好模式,不断提升理论高度和积累经验。
(五)学生的内化认同是检验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准
只有当学生将所受教育的知识内化为其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时才算有效完成了教育目标。[12]促使学生在思想层面对课程思政产生认同,愿意按照课程思政内容改变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将所受课程思政知识内化为其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需要多维度“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明确学生差异化需求。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回应学生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知识的有机融合,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受到教育。开设专业特色课程。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开设特色课程,设置文史经典与中华传统、人类社会与自我认知、艺术体育与劳动实践、科学精神与哲学智慧、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等课程,将德育融入第一、第二课堂。净化校园人文环境。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沙龙、演讲辩论等途径将课程思政内容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刊物等媒体渠道进行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日常宣传,使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大学生所感知、认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与教风。用好实践教学平台。加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思政建设,有意识的建设一批社会实践思政课程,鼓励开展义诊、支教等社会志愿者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养成,透过不同形式手段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以其在实践实现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培养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人才。高校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工作、评价和有机融入机制,切实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提高学生课程思政的内化认同度,坚持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以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持续进行,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16-18.
[3]严玥.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4):101-102.
[4]高德毅.实施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3(2):72-79.
[5]吴满意,景星维.精准思政:内涵生成与结构演化[J/OL].[2019-12-18].学术论坛,2019(5):133-139.
[6]李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79-83.
[7]高燕.課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8]杨振斌.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N].人民日报,2019-08-29.
[9]张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42-43.
[10]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
[11]欧平.高职高专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基本特征与生成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59-61.
[12]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94-97.
(责任编辑 赖佳)
收稿日期:2020-04-28
作者简介:陈敏生,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欧东,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汉祎,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丽,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广州/510515)
*本文系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度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高等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B119102033 )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高等院校;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高校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以及文件精神的落实,各高校“三全育人”迈出重大步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并取得一定成效。[2]
然而在当前社会与经济转型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两条线”现象未能根本改变[3]。笔者基于对广州市4所高校573名教师、2954名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和相关人员访谈,发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顶存在顶层设计尚未细化、教师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学生的认同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一、课程思政的溯源
作为立德树人理念的体现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具体途径和载体,课程思政近年来已成为国内教育改革的热点,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3]。任何一个事物的形成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历史纵深拉长,不难发现课程思政既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中,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基本经验与做法之一。唯有清晰地了解认识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方可不断增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自觉与自信。
(一)中华民族五千年德育思想是课程思政传统文化来源
德育思想在中国起源较早,古近代教育家皆将传授知识与德育灌输结合起来在知识的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论语》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来教育他的弟子,文是知识,行是品行,忠是忠义信是信用,由此发现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弟子个人品德的培养,以“文、行、忠、信”为要点培养“君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认为古代的老师是用之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而“道”在今天看来就包括了一个人的道德、品德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生活中的小事也具有教育性质,只不过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品行教育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元培曾提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主张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完成对人格的建构[4],种种迹象皆体现了当时教育家浓郁的德育思想。
(二)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是课程思政形成的基础
“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大思政”理念由来已久,历代中国领导者都在其思想理论和治国的实践中继承和丰富了的德育思想。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邓小平强调:“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军队所有的军事人员、政治人员都要做”;江泽民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认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三)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系列重要讲话是“课程思政”的聚焦、深化和建设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与论断,始终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等,皆为思政教育拓展新局面、取得新成效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5]
二、课程思政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设计和掌握有待加强
课程思政是个新事物,大部分教师习惯于只教书、不育人。首先,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6]。高校很多专业教师尚未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育人作用,甚至认为在专业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浪费学习时间,认为在专业课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没有太大作用,没有必要在专业课中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不了解、不积极,教师对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法缺乏了解,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全面。不少专业课教师长期从事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思政理论培训,对医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缺乏了解,进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无从下手。第三,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较弱,教学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目前为止,仍有很多教师只注重专业文化课,轻视德育,教学过程中只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现象。思政课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多采用简单说教、生硬灌输方式,教育效果不佳。 (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还有待提高
为了解目前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南方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在内的的2954名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按照选项占比排序发现:影响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是“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相脱节(54.64%)、灌输式教学模式(45.94%)以及上课照本宣科(26%)。”总体来讲,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不高,积极性较低。如何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对课程思政保持兴趣,是教师和高校都要思考的问题。
(三)顶层设计有待细化
顶层设计是推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7]。课程与德育元素有机融入需要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但课程思政推进的顶层设计、路径与载体、政策机制方面没有太成熟的经验借鉴,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不少高校为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学校多个部门整合资源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专业培养人才目标、课程资源共享、持续推进机制、课程思政师资培育、课程建设激励机制等机制不健全、方案不完善问题。
三、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领导机制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
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高效的领导机制为课程思政改革各项工作有效真正落实提供重要支撑,是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中国教育需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8],这一特性要求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有效领导机制。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在学校履行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合力效应。学院成立与学校保持一致的课程思政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学院部门全员育人的领导机制,保证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坚持正确方向,形成有效领导。同时,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需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各层级党支部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一线的战斗堡垒。[9]
(二)工作机制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
完善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机制是有效反映和解决现存问题,切实改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和提高课程思政水平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过程当中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建立课程思政改革推进工作机制。建立校-院两级领导讲授思政课制度、听思政课制度、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制度、兼任班主任及联系学生班级制度,深入一线了解思想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学院通过常态举行课程思政专题师资培训会、集体备课、示范课、教学案例设计等方式,总结课程思政的成效得失,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做示范引领,将政策理念落实到实处。
(三)评价机制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
评价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导向,课程思政建设应着力开展评价工作,以检验工作成效,增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高校内部形成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育人合力[10],确保课程思政改革规范化和科学化推进落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作为新时代各高校新兴课程改革举措之一,需要结合学校与专业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工作情况,探索完善与之改革发展相应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专项指标。在优秀教师评选、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及各项课程建设和教学比赛中设置课程思政育人观测点,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师教学的首要因素和重要检测指标。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坚持开展课程思政学生评教、学情调查、学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情况,检测学生课程思政成效以及教师教学效果。建立课程思政改革和党建考核融合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学单位党支部党建考核指标体系,使教学评价成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质量的有力工具。
(四)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根本基础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的根本依托,教师的能力水平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变量[11]。教师的言传、身教、力行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需自觉提升个人能力。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要求教师自身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提升德育意识与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积极探索开展系列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和开展专门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师技能提升培训研修活动,帮助专业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和方法,打好课程思政推进的“基本功”,支持教师参加各级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完善思政课、课程思政师资培训体系。同时,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问题研讨活动,以及课程思政立项、学术沙龙、示范课等多形式活动,加强交流互动,促使传授经验的教师反思、总结好案例、好方法、好模式,不断提升理论高度和积累经验。
(五)学生的内化认同是检验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准
只有当学生将所受教育的知识内化为其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时才算有效完成了教育目标。[12]促使学生在思想层面对课程思政产生认同,愿意按照课程思政内容改变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将所受课程思政知识内化为其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需要多维度“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明确学生差异化需求。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回应学生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知识的有机融合,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受到教育。开设专业特色课程。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开设特色课程,设置文史经典与中华传统、人类社会与自我认知、艺术体育与劳动实践、科学精神与哲学智慧、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等课程,将德育融入第一、第二课堂。净化校园人文环境。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沙龙、演讲辩论等途径将课程思政内容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刊物等媒体渠道进行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日常宣传,使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大学生所感知、认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与教风。用好实践教学平台。加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思政建设,有意识的建设一批社会实践思政课程,鼓励开展义诊、支教等社会志愿者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养成,透过不同形式手段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以其在实践实现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培养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人才。高校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工作、评价和有机融入机制,切实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提高学生课程思政的内化认同度,坚持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以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持续进行,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16-18.
[3]严玥.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4):101-102.
[4]高德毅.实施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3(2):72-79.
[5]吴满意,景星维.精准思政:内涵生成与结构演化[J/OL].[2019-12-18].学术论坛,2019(5):133-139.
[6]李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79-83.
[7]高燕.課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8]杨振斌.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N].人民日报,2019-08-29.
[9]张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42-43.
[10]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
[11]欧平.高职高专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基本特征与生成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59-61.
[12]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94-97.
(责任编辑 赖佳)
收稿日期:2020-04-28
作者简介:陈敏生,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欧东,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汉祎,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丽,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广州/510515)
*本文系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度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高等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B119102033 )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