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中,中学化学实验处于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其它任何内容所无法取代的。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而化学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
因此,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尤其注意针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
1.化学实验趣味化
虽说学习不是为了好玩,但不得不承认,学生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实验越有趣味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化学实验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功能。一个充满变化的,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变化,总能给学生诸多的快乐与探索欲望,有了这种探索的欲望,学生就会在不自觉中期待着化学课的来临,而这种期待最直接地表现就是爱学,会学,好学。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实验选题的单调,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逐渐降低,越来越有不过如此的感觉,尤其是学生在观看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后,再进到实验室中去动手实验,学生就会变成一架熟练的操作机器,他们已经熟练地记住了操作的顺序和步骤,对于实验的结果知道的清清楚楚,学生成了背实验步骤的专家,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可能对实验充满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既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又能对实验探究充满兴趣,成为了人们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成为化学实验的一个研究方向。
为此,我创设了一系列新的趣味实验如“火系列实验”,包括:“火山爆发”、“魔棒点火”、 “水面鞭炮”、“冰山上的火焰”等等。这些实验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未知现象,尤其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违背的,看起来不可能的实验。例如,学生都知道干燥的棉布手帕非常易燃,而有水的手帕是不可能燃烧的,可化学课上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块滴着“水”的手帕,用火一点,居然熊熊地燃烧起来,学生不由地发出第一声惊叹,可是等火熄灭以后,再看手帕,居然完好无损,学生再次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试想,这样的现象一出来,学生怎么可能会不去探索,不爱学化学,怎么会学不好化学呢?
2.化学实验创新化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物质状态,然后,抛给学生问题,除了课本上讲到的方法之外,你可不可以利用家中或是你手中现有的东西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学生顿时活跃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桌之间甚至起了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他们一致认为,二者反应的突出特点就是消耗气体,如果能够证明压强变小,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于是,大家就利用手中的仪器和药品做起实验来。结果很多学生的实验出乎老师的意料,想法新奇而又现象明显。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学生不光是熟练地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实验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以及学会了用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
3.要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提出问题
观察是为了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各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感知与思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观察不能只停留在感知的层次上。欲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还必须“观” “思”结合。如在做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电解气的两电极上都产生了气泡,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但是单从这现象是难以完整地解释这个化学反应的。做完该实验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汇集在两电极管中的气体会是什么?为什么体积约为2:1?如何验证这两种气体符合我们的推测?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产生了积极的讨论,并且很快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也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如此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提出问题,对实验的观察与思维活动联系起来,真正达到生动的具体到形象的思维的升华。
4.化学实验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生活化的实验不但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在现行的新课程教材中,也把生活中的化学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切入点,大量的生活实验让学生开始学会对生活充满好奇,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原来都有那么奇妙的原理在里面。用西红柿来做电池;蒸馒头时加入纯碱,馒头会更松软;那不起眼的“锅底灰”居然和钻石是同一种成分,这些都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这些生活小实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学道理,例如,作为农家的孩子,他们从小到大无数次地看到、听到家长使用化肥,可是化肥居然也是一种化学药品,而且不同的化肥之间,还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讲,学生自然要睁大眼睛听个明白。再例如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实验,学生头一次知道了土壤也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测量出自己家土壤的酸碱度,并由些提出土壤改良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让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欣喜与自豪。 化学实验有那么多的优点,做好化学实验无异于为学生的学习加上了一双翅膀,而化学能力则是整个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我一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培养化学实验能力的具体教学目标,化学实验能力的理想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较强的“实验意识”,重视并善于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中提取恰当的化学实验课题。
2、能灵活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技能,选择科学、有效和巧妙的实验方法,周密地设计可行和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
3、能恰当地选择、使用化学仪器和试剂,正确地、独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和化学实验观察,完整地和规范地记录实验过程、条件、现象和结果。
4、能对获得的化学实验事实数据、资料进行适当的加工,形成科学的化学概念,判断和推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5、能清晰、准确、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实验的内容、过程和结果,简明扼要和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以及教材的知 识结构,合理地选择恰当地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探研性实验”,使科学探究成为化学学习的内容,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使实验探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四、发挥活动课和化学史的教学作用,开展课外化学实验和家庭化学实验活动,介绍化学实验史实,剖析实验案例以及重演、研究经典实验等,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作用应该说已获得了广大化学教师的认可,从发展角度看,实验已不再是单一的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提供的直观手段,实验教学还具备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思想等多种教学功能,所以实验教学的发展必然要导致其质和量的双重变化,实验的比重会加大,学生从实验的旁观者更多地转变为参与者,探究性实验将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既是学生学习化学和技能的最好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活动过程。化学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操作要求高、训练学生严格操作、细心观察的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只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实验,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实验能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因此,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尤其注意针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
1.化学实验趣味化
虽说学习不是为了好玩,但不得不承认,学生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实验越有趣味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化学实验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功能。一个充满变化的,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变化,总能给学生诸多的快乐与探索欲望,有了这种探索的欲望,学生就会在不自觉中期待着化学课的来临,而这种期待最直接地表现就是爱学,会学,好学。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实验选题的单调,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逐渐降低,越来越有不过如此的感觉,尤其是学生在观看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后,再进到实验室中去动手实验,学生就会变成一架熟练的操作机器,他们已经熟练地记住了操作的顺序和步骤,对于实验的结果知道的清清楚楚,学生成了背实验步骤的专家,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可能对实验充满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既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又能对实验探究充满兴趣,成为了人们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成为化学实验的一个研究方向。
为此,我创设了一系列新的趣味实验如“火系列实验”,包括:“火山爆发”、“魔棒点火”、 “水面鞭炮”、“冰山上的火焰”等等。这些实验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未知现象,尤其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违背的,看起来不可能的实验。例如,学生都知道干燥的棉布手帕非常易燃,而有水的手帕是不可能燃烧的,可化学课上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块滴着“水”的手帕,用火一点,居然熊熊地燃烧起来,学生不由地发出第一声惊叹,可是等火熄灭以后,再看手帕,居然完好无损,学生再次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试想,这样的现象一出来,学生怎么可能会不去探索,不爱学化学,怎么会学不好化学呢?
2.化学实验创新化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物质状态,然后,抛给学生问题,除了课本上讲到的方法之外,你可不可以利用家中或是你手中现有的东西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学生顿时活跃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桌之间甚至起了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他们一致认为,二者反应的突出特点就是消耗气体,如果能够证明压强变小,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于是,大家就利用手中的仪器和药品做起实验来。结果很多学生的实验出乎老师的意料,想法新奇而又现象明显。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学生不光是熟练地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实验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以及学会了用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
3.要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提出问题
观察是为了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各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感知与思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观察不能只停留在感知的层次上。欲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还必须“观” “思”结合。如在做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电解气的两电极上都产生了气泡,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但是单从这现象是难以完整地解释这个化学反应的。做完该实验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汇集在两电极管中的气体会是什么?为什么体积约为2:1?如何验证这两种气体符合我们的推测?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产生了积极的讨论,并且很快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也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如此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提出问题,对实验的观察与思维活动联系起来,真正达到生动的具体到形象的思维的升华。
4.化学实验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生活化的实验不但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在现行的新课程教材中,也把生活中的化学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切入点,大量的生活实验让学生开始学会对生活充满好奇,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原来都有那么奇妙的原理在里面。用西红柿来做电池;蒸馒头时加入纯碱,馒头会更松软;那不起眼的“锅底灰”居然和钻石是同一种成分,这些都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这些生活小实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学道理,例如,作为农家的孩子,他们从小到大无数次地看到、听到家长使用化肥,可是化肥居然也是一种化学药品,而且不同的化肥之间,还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讲,学生自然要睁大眼睛听个明白。再例如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实验,学生头一次知道了土壤也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测量出自己家土壤的酸碱度,并由些提出土壤改良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让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欣喜与自豪。 化学实验有那么多的优点,做好化学实验无异于为学生的学习加上了一双翅膀,而化学能力则是整个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我一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培养化学实验能力的具体教学目标,化学实验能力的理想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较强的“实验意识”,重视并善于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中提取恰当的化学实验课题。
2、能灵活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技能,选择科学、有效和巧妙的实验方法,周密地设计可行和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
3、能恰当地选择、使用化学仪器和试剂,正确地、独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和化学实验观察,完整地和规范地记录实验过程、条件、现象和结果。
4、能对获得的化学实验事实数据、资料进行适当的加工,形成科学的化学概念,判断和推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5、能清晰、准确、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实验的内容、过程和结果,简明扼要和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以及教材的知 识结构,合理地选择恰当地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探研性实验”,使科学探究成为化学学习的内容,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使实验探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四、发挥活动课和化学史的教学作用,开展课外化学实验和家庭化学实验活动,介绍化学实验史实,剖析实验案例以及重演、研究经典实验等,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作用应该说已获得了广大化学教师的认可,从发展角度看,实验已不再是单一的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提供的直观手段,实验教学还具备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思想等多种教学功能,所以实验教学的发展必然要导致其质和量的双重变化,实验的比重会加大,学生从实验的旁观者更多地转变为参与者,探究性实验将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既是学生学习化学和技能的最好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活动过程。化学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操作要求高、训练学生严格操作、细心观察的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只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实验,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实验能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