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家,蜷缩在青海东部高原的皱褶里。五条大沟就要见面的时候,突然往前不走了,形成四面台地,人们住在上面,把那些沟向前的脚步压住了,村子就叫沟脑。
沟脑很小,按老家人的说法,只有巴掌大。哪一家的孩子站在场面上喊大人吃饭,全庄子的人都能听到。村子小,人也不多,清静得发慌。小时候,夏夜常常躺在房顶上看星星,觉得星星多得几百个麻袋也装不完。那些星星明闪闪的,像冬天涝坝里的冰,忍住不想噙在嘴里。村子里能叫的小虫子只有蚂蚱,但立秋以后,它们喊不出声音,不知道钻到哪里去了。我能听见的,只有邻居家老驴吃草的声音,还有自己年幼的心跳。
能吃的东西也少。白面是稀罕物,在端午、中秋、春节匆匆见个面。其余时节,青稞面、豆面、洋芋糊口。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长得和门前的土巷道墙那么高了,拳头大的胃对青稞面们结怨已深。母亲想办法做出一些新花样,喂养五个孩子,几乎穷尽本事。我们住的院子,1949年以前是爷爷们的车马院,墙足有四米高,墙顶长满了雀儿烟。有一年春天,哥哥从山里挖来了几簇野葱栽在上面,居然活了下来。春末,白色的米粒大的小花开满墙头,母亲就让我们摘下来、晒干。做青稞面面条的时候,用清油把葱花炝一下,铁勺伸进面条的瞬间,大锅里咕嘟嘟扑腾,像盛开了一朵又层又繁的牡丹花,香气随之跑到厨房外面,在院子里缭绕不去。如果没有炝葱花,那一顿饭就吃得寡味,第二天还要吃剩饭,热好了,色黑而黏稠,借助辣子和醋,在母亲的注视下勉强入口。少不更事,虽对食物不百般挑剔,但多有任性,不解父母艰辛。
吃得最多的,是青稞面锅盔,硬而糙口,常吃胃酸。小时候,见母亲做青稞面锅盔,就跑出去,耍到肚子咕咕叫,也不愿早回家。后来看到一篇科学研究文章,说青稞淀粉成分独特,含有74—78%的支链淀粉,加热后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这和我的饮食经历向左,也许是个体差異。《本草拾遗》中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还把它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现在不少城里人特意买回来吃,我想,也是换换口味,图个新鲜。偶尔回想那一段日子,记忆总是和我闹别扭,它把青稞的酸涩味儿释放出来,使我不能亲近。
村庄周围种着成片的青稞,每到夏天,山花烂漫,风吹过,鲜花的小铃铛五颜六色地响个不停,青稞细长的麦芒起起伏伏,我坐在房顶看到后晌,就睡着了。有时候,骑在土巷道豁嘴缺牙的墙上,看一会青稞,又看一会山,山一座连着一座,看不完,也看不到尽头,直到昏昏欲睡,被父亲抱到炕上,沉沉睡去。青稞还有一种吃法,我很喜欢。这种美食,是青海高原的时令小吃,前后不过半个月时间。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籽粒刚刚丰满、尚未完全成熟的青稞,从离穗子十多公分的地方折下来,扎成小把,放在大铁锅里煮熟,然后脱籽磨成麦索儿,佐以胡麻油泼蒜泥,就是天物,入口即被青稞的清香、胡麻油的醇香和大蒜的辛香塞满。母亲做麦索儿,用家传的一座小石磨,磨不大,直径超不过两搾,年龄已过百岁,平时磨调料。小石磨磨出来的麦索儿软糯、清甜,青稞好像换了一种性格。麦索儿吃得多,秋天的收成就少,所以这样的口福一年仅有一两次。回到青海,看到大街上卖麦索儿,母亲席地盘着小脚、手持磨柄转动小石磨的景象就浮现在眼前。父亲举家迁到嘉峪关外后,我再没有见过那座小石磨,前几年打问,说不知去向,几辈子传下来的东西,在我的生活中永远消失了。
深秋,青稞成熟了,就要把它们从地里搬到场上。这件活计,老家的人叫拔黄田。村里都是旱地,黄土松软,收庄稼不能用镰刀割,只能用手拔,腰弯到和地平行,费力又费时,辛苦自不必说。有时我也帮母亲秋收,一次不慎拐了脚,痛疼难行,母亲忙得顾不上我,我找了一片破麻袋,垫在身下,从山上慢慢滑了下来,瘸着回家了。那时大概七八岁,晚上母亲收工进家,用手给我搓脚,不时抬头看看我,没有说一句话,眼睛里泛满了泪花。农村的孩子皮实,一点儿小伤小痛,都不处理,不过几天自愈,村里人都说:老天爷惜孽障着哩。
为了取悦胃,小时候没少想办法。偷豆瓣儿即为其一。豆瓣儿刚刚成熟的季节,正是村子里青黄不接的时候,那些像绿色的小刀子挂在豆秧上的尤物,仿佛小人儿的手,把心挠得痒痒的。等天黑下来,和几个白天就约好的小伙伴上山,一头钻进豆儿地里。如有月亮,稀薄的月光照下来,能看清豆瓣儿的瘪实,摘起来手脚便麻利一些;月黑之夜,只能靠手感,没有饱满的,绝不下手。自小父母就教导我们珍惜粮食,无奈做贼,规矩是不敢破的。豆瓣儿吃多了胀胃,就歇手躺在地里,望着天上的星星发呆,急切地盼望走出大山;年少人小,心已经在山窝窝里装不下了。三十多年后,几个离开故乡的伙伴儿聚会,说起小时候的事情,不知道谁唱了一首关于妈妈的歌,五六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涕泗滂沱,不能自己。
初中一年级我在邻村学校读书,一日三餐几乎都是洋芋或青稞面,心里寡淡,整天思谋着另一种美味烧豆儿。这种秋天才有的美食,往往在等得心急火燎的时候,才姗姗来迟。老家有个习惯,豆儿黄了之后,离开土地,被粗糙的手们捆成豆捆子,一行一行整整齐齐排在坡地上,享受秋阳的爱抚,及至干透,才运到场上打碾。星期六放学早,一溜烟跑出教室,选一处土崖坎遮挡的山坳,偷两个豆捆子点着,豆杆和豆子噼里啪啦的爆裂,几双小手已经迫不及待探向灼热的灰烬。入口,豆香味儿嘴里面都装不下,它们跑出来,三窜两窜跟着风跑了。吃得急,豆子表面的灰来不及擦干净,每个人的嘴边黑乎乎的,不免取闹一番。山洼青烟袅袅升起,守青的老汉知道又有人偷豆捆子烧了,他从另一个山头跌脚拌坎赶来,我们早就清扫现场,消失在群山中。
现在想来,那些逃走的时光,不是因为老人的追赶才无影无踪,而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只有欲望、没有期待的时代,并非一切有情,皆无挂碍。
沟脑很小,按老家人的说法,只有巴掌大。哪一家的孩子站在场面上喊大人吃饭,全庄子的人都能听到。村子小,人也不多,清静得发慌。小时候,夏夜常常躺在房顶上看星星,觉得星星多得几百个麻袋也装不完。那些星星明闪闪的,像冬天涝坝里的冰,忍住不想噙在嘴里。村子里能叫的小虫子只有蚂蚱,但立秋以后,它们喊不出声音,不知道钻到哪里去了。我能听见的,只有邻居家老驴吃草的声音,还有自己年幼的心跳。
能吃的东西也少。白面是稀罕物,在端午、中秋、春节匆匆见个面。其余时节,青稞面、豆面、洋芋糊口。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长得和门前的土巷道墙那么高了,拳头大的胃对青稞面们结怨已深。母亲想办法做出一些新花样,喂养五个孩子,几乎穷尽本事。我们住的院子,1949年以前是爷爷们的车马院,墙足有四米高,墙顶长满了雀儿烟。有一年春天,哥哥从山里挖来了几簇野葱栽在上面,居然活了下来。春末,白色的米粒大的小花开满墙头,母亲就让我们摘下来、晒干。做青稞面面条的时候,用清油把葱花炝一下,铁勺伸进面条的瞬间,大锅里咕嘟嘟扑腾,像盛开了一朵又层又繁的牡丹花,香气随之跑到厨房外面,在院子里缭绕不去。如果没有炝葱花,那一顿饭就吃得寡味,第二天还要吃剩饭,热好了,色黑而黏稠,借助辣子和醋,在母亲的注视下勉强入口。少不更事,虽对食物不百般挑剔,但多有任性,不解父母艰辛。
吃得最多的,是青稞面锅盔,硬而糙口,常吃胃酸。小时候,见母亲做青稞面锅盔,就跑出去,耍到肚子咕咕叫,也不愿早回家。后来看到一篇科学研究文章,说青稞淀粉成分独特,含有74—78%的支链淀粉,加热后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这和我的饮食经历向左,也许是个体差異。《本草拾遗》中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还把它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现在不少城里人特意买回来吃,我想,也是换换口味,图个新鲜。偶尔回想那一段日子,记忆总是和我闹别扭,它把青稞的酸涩味儿释放出来,使我不能亲近。
村庄周围种着成片的青稞,每到夏天,山花烂漫,风吹过,鲜花的小铃铛五颜六色地响个不停,青稞细长的麦芒起起伏伏,我坐在房顶看到后晌,就睡着了。有时候,骑在土巷道豁嘴缺牙的墙上,看一会青稞,又看一会山,山一座连着一座,看不完,也看不到尽头,直到昏昏欲睡,被父亲抱到炕上,沉沉睡去。青稞还有一种吃法,我很喜欢。这种美食,是青海高原的时令小吃,前后不过半个月时间。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籽粒刚刚丰满、尚未完全成熟的青稞,从离穗子十多公分的地方折下来,扎成小把,放在大铁锅里煮熟,然后脱籽磨成麦索儿,佐以胡麻油泼蒜泥,就是天物,入口即被青稞的清香、胡麻油的醇香和大蒜的辛香塞满。母亲做麦索儿,用家传的一座小石磨,磨不大,直径超不过两搾,年龄已过百岁,平时磨调料。小石磨磨出来的麦索儿软糯、清甜,青稞好像换了一种性格。麦索儿吃得多,秋天的收成就少,所以这样的口福一年仅有一两次。回到青海,看到大街上卖麦索儿,母亲席地盘着小脚、手持磨柄转动小石磨的景象就浮现在眼前。父亲举家迁到嘉峪关外后,我再没有见过那座小石磨,前几年打问,说不知去向,几辈子传下来的东西,在我的生活中永远消失了。
深秋,青稞成熟了,就要把它们从地里搬到场上。这件活计,老家的人叫拔黄田。村里都是旱地,黄土松软,收庄稼不能用镰刀割,只能用手拔,腰弯到和地平行,费力又费时,辛苦自不必说。有时我也帮母亲秋收,一次不慎拐了脚,痛疼难行,母亲忙得顾不上我,我找了一片破麻袋,垫在身下,从山上慢慢滑了下来,瘸着回家了。那时大概七八岁,晚上母亲收工进家,用手给我搓脚,不时抬头看看我,没有说一句话,眼睛里泛满了泪花。农村的孩子皮实,一点儿小伤小痛,都不处理,不过几天自愈,村里人都说:老天爷惜孽障着哩。
为了取悦胃,小时候没少想办法。偷豆瓣儿即为其一。豆瓣儿刚刚成熟的季节,正是村子里青黄不接的时候,那些像绿色的小刀子挂在豆秧上的尤物,仿佛小人儿的手,把心挠得痒痒的。等天黑下来,和几个白天就约好的小伙伴上山,一头钻进豆儿地里。如有月亮,稀薄的月光照下来,能看清豆瓣儿的瘪实,摘起来手脚便麻利一些;月黑之夜,只能靠手感,没有饱满的,绝不下手。自小父母就教导我们珍惜粮食,无奈做贼,规矩是不敢破的。豆瓣儿吃多了胀胃,就歇手躺在地里,望着天上的星星发呆,急切地盼望走出大山;年少人小,心已经在山窝窝里装不下了。三十多年后,几个离开故乡的伙伴儿聚会,说起小时候的事情,不知道谁唱了一首关于妈妈的歌,五六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涕泗滂沱,不能自己。
初中一年级我在邻村学校读书,一日三餐几乎都是洋芋或青稞面,心里寡淡,整天思谋着另一种美味烧豆儿。这种秋天才有的美食,往往在等得心急火燎的时候,才姗姗来迟。老家有个习惯,豆儿黄了之后,离开土地,被粗糙的手们捆成豆捆子,一行一行整整齐齐排在坡地上,享受秋阳的爱抚,及至干透,才运到场上打碾。星期六放学早,一溜烟跑出教室,选一处土崖坎遮挡的山坳,偷两个豆捆子点着,豆杆和豆子噼里啪啦的爆裂,几双小手已经迫不及待探向灼热的灰烬。入口,豆香味儿嘴里面都装不下,它们跑出来,三窜两窜跟着风跑了。吃得急,豆子表面的灰来不及擦干净,每个人的嘴边黑乎乎的,不免取闹一番。山洼青烟袅袅升起,守青的老汉知道又有人偷豆捆子烧了,他从另一个山头跌脚拌坎赶来,我们早就清扫现场,消失在群山中。
现在想来,那些逃走的时光,不是因为老人的追赶才无影无踪,而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只有欲望、没有期待的时代,并非一切有情,皆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