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忧心于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学好英语的诀窍是什么?”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教材想一想,当我们牙牙学语时,是怎么样学我们的母语汉语的?语言的学习方法大抵相通,从母语的学习中,我们能得到许多启发。
那么我们是怎样学习汉语的呢?可能很多人会说:“汉语?没怎么学就学会了啊。”很少有人能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牙牙学语的。可是当我们仔细思量,我们会发现我们学习汉语的过程是漫长持久,繁杂艰苦的。汉语的学习不仅仅是我们的课堂上,而是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同样的,对待我们要去学习的外语,我们要有对母语一样的态度,要下决心把外语学的向母语一样好,这样才能把外语学的足够好。虽然不管从时间还是从环境上看,任何其它语言的学习都不可能达到母语那种程度。但是在母语学习过程中的理念和方法是值得学习的。通过这些类比总结出来的规律,对我们英语启蒙教育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对英语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数年的实践教学,我认为几下几点对英语启蒙教大有裨益。
第一,首先要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记得我们当年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流行歌曲里夹杂的几个单词或几个句子。然后就鹦鹉学舌地凭读音跟着唱,知道意思后对那几个单词就记得特别地牢了。想要引起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用各种办法。除了在音乐上可以让孩子们多听国外的儿歌,还可以放一些国外的卡通片,通过这种视觉听觉的趣味性刺激,能激发起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第二,口语和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先要求的一定是“听”和“说”。在我们还不会写字,不知道所谓语法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轻松地捕捉到别人话语的含义,能够滔滔不绝地张嘴说。我们每天都在说母语,是不是也应该每天抽空说一点外语?无论多少,只要用心,有说,就有所得。每天都学习一点,进步一点,才能积少成多。学外语切忌好大喜功,最重要的是坚持。可说起英语听力来,却让中国人犯了愁,英语的这种声音好像就是跟耳朵过不去,总是让我们听不清、听不懂。其实中国人的英语听力之所以久攻不克,就因为大家把“听力”与“发音”分家练习。想想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不是都是听了说,说了听的吗?人之所以能听懂和辨别一种语言的声音,首先是因为人听到了这种语言的声音,之后,人开始学说这种声音,人用亲口发音的方法首先在自己的嘴里反复发出并修正这种声音,从而熟悉了这种声音的每个细节,并在大脑里建立起了这种声音的存储体系,之后人才能够听懂和识别这种声音,进而产生听力。当人有了听力之后,又可听懂更复杂的声音,进而指导着自己的嘴巴发出更复杂的声音,学会更复杂的语音。听力和发音,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的一件事,是语言聲音的两个表现方面,没有发音,哪来的听力?没有听力,又哪来的发音?
所以最快最好的练习英语听力的方法就是:把听到的一切英语声音都尽量原模原样地从嘴里模仿出来。并且那种“发音准不准无所谓、发音地道不地道无所谓、能说英语就行”的错误观点绝对要不得。要练习英语听力就必须练习地道准确的英语发音,如果你的英语发音不地道准确,你反过来能分辨和听懂别人地道准确的英语发音吗?
第三,在单词的记忆上,我主张用图直接对应单词,进行形象关联,跳过相应的中文注释,或者弱化中文注释。
我们知道,广义的语言包括有声的语音和书写的文字。语音的产生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上先于文字相当长一段时间产生。可以说,语音是文字的基础,文字只是语音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语音可以脱离于文字独立存在,但文字却不能脱离语音而存在,即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没有发音,可实际上这个“发音”仅仅是没有用嘴来体现出来,在大脑中还是会和脑中已经存在的那些发音一一对号入座的。当然,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也可以抛开语音直接把事物和文字之间强制建立联系,比如,先天的聋哑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就属于这种情况。但这种逆道而行的语言学习要比正常的方式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人们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要先把事物与语音建立联系。比如,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妈妈拿着一个苹果告诉我们:“这是苹果。”让我们对苹果这个事物的发音和苹果的实物在脑中直接建立关联。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记不牢,但随着日后妈妈或者周围的环境反复的教授,我们就会把这种发音与它所代表的实物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保留在大脑中。 相反的,以后我们再看到苹果,可能会脱口而出苹果的发音,外国人可能会脱口而出“apple”。这种联系的建立是不需要文字的参与的。这种语言学习的形式是最原始而又最符合人类学习语言规律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要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文盲”,即只会发音,并不知道对应的文字。
这里要特别指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极少把文字和事物直接建立联系,即使起初建立了文字与实物的联系,逐渐也会脱离文字把文字的语音直接与实物建立关联。先天的聋哑人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只能把文字与事物建立联系,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相当漫长,进步也很慢。这就是因为他们对语言的学习方式违背了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
说到这里,我们反思一下,是不是有很多人学习英语的时候采用的是聋哑人的学习方式呢?甚至采用了一种比聋哑人的学习方式还要繁琐的方法。比如,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碰到一个生词会去查英汉词典,找到这个英文的汉语意思,然后才通过这个汉语的意思在头脑中产生这个英文单词所代表的事物。这种学习方式其实是把文字(英)转化成文字(汉)再转化成事物。这种学习方式把很多的经历浪费在这种转化上,所以很费精力,并且提高不快,容易遗忘。
所以在单词的记忆上,我主张用图直接对应单词,进行形象关联,跳过相应的中文注释,或者弱化中文注释。
综上所述,我们从母语学习中能得到许多启发,我们的启蒙英语教学,应该向母语教学多取取经。
那么我们是怎样学习汉语的呢?可能很多人会说:“汉语?没怎么学就学会了啊。”很少有人能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牙牙学语的。可是当我们仔细思量,我们会发现我们学习汉语的过程是漫长持久,繁杂艰苦的。汉语的学习不仅仅是我们的课堂上,而是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同样的,对待我们要去学习的外语,我们要有对母语一样的态度,要下决心把外语学的向母语一样好,这样才能把外语学的足够好。虽然不管从时间还是从环境上看,任何其它语言的学习都不可能达到母语那种程度。但是在母语学习过程中的理念和方法是值得学习的。通过这些类比总结出来的规律,对我们英语启蒙教育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对英语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数年的实践教学,我认为几下几点对英语启蒙教大有裨益。
第一,首先要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记得我们当年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流行歌曲里夹杂的几个单词或几个句子。然后就鹦鹉学舌地凭读音跟着唱,知道意思后对那几个单词就记得特别地牢了。想要引起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用各种办法。除了在音乐上可以让孩子们多听国外的儿歌,还可以放一些国外的卡通片,通过这种视觉听觉的趣味性刺激,能激发起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第二,口语和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先要求的一定是“听”和“说”。在我们还不会写字,不知道所谓语法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轻松地捕捉到别人话语的含义,能够滔滔不绝地张嘴说。我们每天都在说母语,是不是也应该每天抽空说一点外语?无论多少,只要用心,有说,就有所得。每天都学习一点,进步一点,才能积少成多。学外语切忌好大喜功,最重要的是坚持。可说起英语听力来,却让中国人犯了愁,英语的这种声音好像就是跟耳朵过不去,总是让我们听不清、听不懂。其实中国人的英语听力之所以久攻不克,就因为大家把“听力”与“发音”分家练习。想想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不是都是听了说,说了听的吗?人之所以能听懂和辨别一种语言的声音,首先是因为人听到了这种语言的声音,之后,人开始学说这种声音,人用亲口发音的方法首先在自己的嘴里反复发出并修正这种声音,从而熟悉了这种声音的每个细节,并在大脑里建立起了这种声音的存储体系,之后人才能够听懂和识别这种声音,进而产生听力。当人有了听力之后,又可听懂更复杂的声音,进而指导着自己的嘴巴发出更复杂的声音,学会更复杂的语音。听力和发音,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的一件事,是语言聲音的两个表现方面,没有发音,哪来的听力?没有听力,又哪来的发音?
所以最快最好的练习英语听力的方法就是:把听到的一切英语声音都尽量原模原样地从嘴里模仿出来。并且那种“发音准不准无所谓、发音地道不地道无所谓、能说英语就行”的错误观点绝对要不得。要练习英语听力就必须练习地道准确的英语发音,如果你的英语发音不地道准确,你反过来能分辨和听懂别人地道准确的英语发音吗?
第三,在单词的记忆上,我主张用图直接对应单词,进行形象关联,跳过相应的中文注释,或者弱化中文注释。
我们知道,广义的语言包括有声的语音和书写的文字。语音的产生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上先于文字相当长一段时间产生。可以说,语音是文字的基础,文字只是语音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语音可以脱离于文字独立存在,但文字却不能脱离语音而存在,即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没有发音,可实际上这个“发音”仅仅是没有用嘴来体现出来,在大脑中还是会和脑中已经存在的那些发音一一对号入座的。当然,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也可以抛开语音直接把事物和文字之间强制建立联系,比如,先天的聋哑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就属于这种情况。但这种逆道而行的语言学习要比正常的方式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人们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要先把事物与语音建立联系。比如,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妈妈拿着一个苹果告诉我们:“这是苹果。”让我们对苹果这个事物的发音和苹果的实物在脑中直接建立关联。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记不牢,但随着日后妈妈或者周围的环境反复的教授,我们就会把这种发音与它所代表的实物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保留在大脑中。 相反的,以后我们再看到苹果,可能会脱口而出苹果的发音,外国人可能会脱口而出“apple”。这种联系的建立是不需要文字的参与的。这种语言学习的形式是最原始而又最符合人类学习语言规律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要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文盲”,即只会发音,并不知道对应的文字。
这里要特别指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极少把文字和事物直接建立联系,即使起初建立了文字与实物的联系,逐渐也会脱离文字把文字的语音直接与实物建立关联。先天的聋哑人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只能把文字与事物建立联系,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相当漫长,进步也很慢。这就是因为他们对语言的学习方式违背了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
说到这里,我们反思一下,是不是有很多人学习英语的时候采用的是聋哑人的学习方式呢?甚至采用了一种比聋哑人的学习方式还要繁琐的方法。比如,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碰到一个生词会去查英汉词典,找到这个英文的汉语意思,然后才通过这个汉语的意思在头脑中产生这个英文单词所代表的事物。这种学习方式其实是把文字(英)转化成文字(汉)再转化成事物。这种学习方式把很多的经历浪费在这种转化上,所以很费精力,并且提高不快,容易遗忘。
所以在单词的记忆上,我主张用图直接对应单词,进行形象关联,跳过相应的中文注释,或者弱化中文注释。
综上所述,我们从母语学习中能得到许多启发,我们的启蒙英语教学,应该向母语教学多取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