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阻断夹短暂误夹动脉瘤毗邻分支导致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时阻断夹短暂误夹动脉瘤周围毗邻分支导致脑梗死的可能原因,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临时阻断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因临时阻断夹误夹载瘤动脉分支或穿支的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支、穿支血管被损伤的情况和术中操作过程以及术后相应供血区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情况。2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和2例颈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均发现床突上段动脉外膜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误夹脉络膜前动脉、Heubner回返动脉和豆纹动脉,4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和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误夹A1或A2和M1段毗邻穿支。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2~4 d复查CT均发现动脉瘤毗邻的分支、穿支供血区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灶。意识障碍较术前恶化2例,肢体肌力短期内明显减退5例,不完全运动性失语1例,出现脑梗死但是未出现临床症状2例。随访4个月至3年,遗留痴呆2例,肢体永久性偏瘫2例,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3例。

结论

临时阻断夹引起分支或穿支血管梗死的原因不仅与夹闭的时限、年龄和血管硬化的情况有关,还与小血管的过度收缩以及临时阻断夹的闭合力相关。因此,在使用临时阻断夹时应高度关注这些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先天性皮肤窦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手术切除病灶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先天性皮肤窦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处于活跃期的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患儿术前适当应用抗生素,待感染有所好转后立即手术;另5例感染未控制即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儿术后均有效控制感染,病灶无复发。相比感染未控制即行手术的5例患儿,
期刊
目的探讨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例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均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其中行保守治疗1例,行去大骨瓣减压+内减压术2例。结果随访时间为5~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Ⅳ级1例,Ⅲ级2例。结论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发病率低,易误诊,常导致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合理应用MR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经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经锁孔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和血肿清除术治疗,意识较差且脑室系统扩大的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当天复查头颅CT,术后3 d内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CTA)。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进行改良Ran
目的探究靶向转铁蛋白受体的荧光探针在原位胶质瘤动物模型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人胶质瘤细胞株U87转染表达荧光素酶的慢病毒H113,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U87-MG H113稳定细胞株。在15只小鼠尾状核头部接种U87-MG H113细胞。接种3周后,腹腔注射荧光素酶底物,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上采用荧光素酶专用检测通道检测确定成瘤。将确定成瘤的12只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BS组、Cy5-C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