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皮袄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lo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冬天,我父亲披了一件轻便的蓝灰色羽绒服来到我家。眼前的这个50多岁的男人还是那么英俊。
  “皮袄呢,老爸?”我急不迭地问他。
  “你媽给我收起来了。人老了,穿不动了,还是换个轻快点的吧!”
  后来,我送父亲回老家,特地去看了看“它”—和我同年的皮袄。“它”还是老样子,挂在大衣橱里,被母亲擦得油亮油亮的,里子上的整张羊毛皮也没有丝毫的脱落,还是那么柔软、那么密致,经年累岁之后,羊毛一簇簇地聚合在一起。唯一的变化是左肩膀上贴上了一小块方方正正的新牛皮。
  我出生那一年,1987年,父亲单位发了这件皮袄。“它”高1.3米,重达10斤有余。那些年,“它”陪着父亲在凛冽的寒冬风里来雪里去,有时,陪着我们姐妹和母亲在万籁俱寂时安心睡去。天再冷,生了火暖了炕,即使不生炉子,在棉被上搭上这件皮衣,也足以抵抗整个严冬。起初,“它”盖在母亲和我身上,我蜷在母亲怀里;后来妹妹出生,“它”便护着我们仨;我渐渐长大,“它”便盖在我自己身上;等到妹妹也懂事了,我们姊妹便上演争夺皮袄大战。每一个寒夜,我们都希望“它”能给我们稳稳的安全感和怎么翻身都跑不掉的温暖。当然,更幸运的是,没有抢到皮袄的孩子可以赖在父亲的肚皮上取暖。
  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在哪部电视剧或者军用装备店里发现过那种皮袄—那种保暖性能极好、质地优良又做工精巧的、重得有点让人抗拒的皮袄,那种可以白天和夜晚都用来取暖的属于全家人的皮袄。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轻便的羽绒服、越来越漂亮的各种进口裘皮服装。
  我拎着皮袄,站在镜子前。那个小时候在炕上费力地拖着“它”、经常被绊得连摔跟头的女孩长大了,她可以拎着皮袄帮父亲搭上肩头了。这一路,回首已是30年了。
  看见站在镜子面前的我,爸爸说:“这件皮袄真出力了。那年冬天,你三叔胃出血,我和你大伯拉着地盘车,一步步走在雪地里,去10里之外的镇医院给他治病。漆黑的夜,我拉着车,你大伯推着。深一脚浅一脚的,真是艰难。深夜里,那个风比刀子厉害多了,呼呼地往被里钻。你三叔虽然盖着两床被,但要不是这件大皮袄,他肯定得冻出其他毛病来。”说完之后,爸爸深情地摸了摸这件大皮袄,转身出去了。
  我突然觉得只有那些逝去的年代里,像我父亲那样强健的身子骨,那样正义有责任感的男人才能穿出那皮袄的味道。而最终,他年纪大了,穿起来也觉得吃力了。
  天寒地冻之时,可以开车,即使骑行上班也无须再穿得那么厚重笨拙了,壁暖、地暖、空调也削减了我们对寒冷的记忆。可是亲爱的,一生中能有几个30年?又有什么物什会陪伴我们一家30年呢?那收在橱子里的不只是皮袄,还有这30年我们全家人对“家”的定义,对生活的回望和期待。
其他文献
人人生而会笑,亦应知笑;笑口常开,趣味横生,要能品笑;笑相伴人生始终,更须用笑。  A笑是一位良醫。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法拉第,由于长期紧张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患了头痛、失眠等病症,吃药、打针虽有一时效果,但总不能根除,从而影响了他的工作,健康情况也每况愈下,使他十分苦恼。他请来了一位高明的医生,经过仔细询问和详细检查病情之后,医生提笔写下了一张奇怪的“处方”,交给法拉第便告辞而去了。“处方”上只写着
期刊
在同事和朋友们眼里,小李是那类特别能坐得住的有钻研劲的人,上班认真工作,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业绩和工作激情经常受到部门领导的表扬。业余时间,小李还凭着一支生花妙笔写散文和小说赚些“外快”,每次郵递员给她送来稿费单,都会引来周围无数羡慕的目光。  有人开玩笑说,坐得住的小李,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小李也深为自己能坐得住而心生自豪,可是,她没想到,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坐久了,居然坐出来一个严重影响心
期刊
苏鲁,年龄比我们大,我们不叫他“苏哥”“苏老师”,却都尊称他为“苏老大”。苏鲁,名字很大气,横跨两大省。人如其名,他心胸也豁达乐观,已届知天命,为人正直,古道热肠,教学和生活经验丰富,当我们遇到难题和苦恼时,他常常如影随形来到我们身边,如大哥哥一般,又是开导,又是安慰,不多时,定会使我们一帮青年豁然开朗,眉头舒展。  每到吃饭时间,大家聚在一起,难免会发发牢骚。这个说:“这叫什么事啊,明明我们年级
期刊
提起“紧箍咒”,人们会不由得想起《西游记》中的场景:每次唐僧念起咒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就会头痛难忍,无法施展一身的功夫,可见其厉害!这不,今年刚刚步入古稀之年的马老先生,最近也体验到了类似的痛苦:  近半年来,马老爷子总感觉脑袋像被人套了个“紧箍咒”,头部一阵阵地发紧、胀痛,这种疼痛时而出现又时而消失,其程度还时而轻时而重,严重起来甚至可以用“痛起来不要命”形容,这让很少去医院的他慌了神!平素他仅
期刊
做自己就好”,这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句话,许多人把它当做经典语,当座右铭。可是真的做自己就好吗?就对吗?我看不一定。  人啊,都看自己好,觉得自己像花一样美,如果你真是一个美好的人,内心充盈着无比的正能量,做自己当然很好,没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个自私、心胸狭窄、懒惰的人,还坚持做自己,岂不是愚蠢了些?  很多人会伤人于无形中。我的一个朋友,说话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批评就批评,想抱怨就抱怨,想求人就
期刊
很多年过去了,我记忆里的大春还是那个被同学取笑的沉默少年。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大春在作文里说,他的理想是做一名慈善家,成立慈善基金会,将来把大部分财产都捐出去,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当语文老师读到这里时,教室里响起一阵吃吃的笑声,有的同学还扭过头戏谑地冲大春做鬼脸,大春窘得脸通红,两手下意识地搓着一支钢笔,尴尬地抿着嘴。  大春是班上最穷的学生,所以,大家才把他的宏伟梦想当成笑话听
期刊
1  上初中了,我在离家很远的县城上学,借宿在县城的小姨家。说是姨,也是隔了云和雾的,她与我外公同属一个村,与外公同姓,按辈分我该叫她小姨,其实,我家与这个小姨走动少,关系疏远。本来说好的,母亲送我去县城,可开学那几天,母亲病了,这个任务落在父亲身上。我没去过县城,但我对父母坚持说,“我自己可以去,可以找到小姨家。”不过,我的“坚持”并没有换来父母的同意,父亲决定送我去县城。  父亲不善表达,对于
期刊
妈妈对不收拾房间的儿子吼:“不要惹我,我更年期!”  儿子直视没敲门直接进屋的母亲道:“不要惹我,我青春期!”  爸爸看着眼前上演的世界大战,只能摇头苦笑。  这熟悉的场景,你们家是否也经常上演?  由于现代社会的晚婚晚育,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母亲刚好步入更年期。在有些家庭,母子俩总是大动干戈,天天上演“世界大战”,感覺家无宁日啊。  “更年期”和“青春期”,从生理学角度说,都是激素惹的祸。体
期刊
电脑里的意外发现  今年是他和她结婚的第七年。人都说“七年之痒”,他们也不例外。按部就班的日子越来越无趣,他觉得婚姻真是个坟墓,才短短七年,就葬送了所有的浪漫和美好。  今天,是他们结婚七年的纪念日,他特意提前几天结束了进修,在外地出差的她也说一定赶回来,却到现在都不见人影。他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唉……”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点燃一支烟,打开电脑,想玩一会儿游戏。  他点了宽
期刊
那天坐24路车上班,车行至桂林街时上来一个女孩,她本来是想划卡的,可是一摸包,竟然发现卡忘记带了。于是,她掏出10元钱,问周围的乘客谁能够帮忙换成零钱。但是,现在零钱早就像秃顶上的头发那样稀缺,她最终也没有换到零钱。车又到站了,上车的人在挤,女孩进退不是,司机在催,女孩在急……  这时,只见坐在旁边的男乘客掏出了自己的卡:“用我的吧!”终于从难堪的窘境中脱身的女孩,一路上不知道对那个帮助她的人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