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有话说:对一部分家长而言,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另一部分家长虽然对孩子上兴趣班这件事持观望态度,但看到别的家长送孩子上兴趣班,他们也会给孩子报班。这些家长真的了解兴趣班都教了孩子什么吗?这些课程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班之前对这些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长期从事幼教事业的吴晓芬老师对此有独到见解,接下来她就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两点困惑来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下。
困惑一:
兴趣班要不要上?
正方家长观点:兴趣班可以培养孩子的才艺,这些才艺是孩子以后考学的加分项,对孩子的求学之路有利,所以兴趣班一定要上。
反方家长观点: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就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孩子多累啊!还不如让孩子尽情地玩,说不定还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呢。
吴老师点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孩子们上兴趣班,自己主动要求参加的较少,大部分还是来自家长的意愿。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原因,总体看来有以下几种:(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2)盲目从众。这类家长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盲目跟从当下的潮流,给孩子报兴趣班。(3)培养兴趣、顺其自然。这部分家长是希望通过兴趣班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
前两类家长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因为家长抱功利的心态和随大流的心态,必然不能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课程,不合适的课程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会过早消磨掉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第三类家长的心态很好,但也要看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对所有的兴趣班都没有兴趣,家长也不要勉强。反方家长的观点也有正确的地方,学龄前的孩子,能力发展方式以游戏为主,好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当然,如果孩子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发现,而不是强制孩子去上兴趣班。说到底,上不上兴趣班,不是由家长自行决定的,而是要从孩子的情况出发,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然后再决定。
困惑二:
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既然是兴趣班,“兴趣”二字就必然是家长选择时要考虑的最大因素。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兴趣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不少孩子今天还嚷着要弹琴,明天可能就转身去研究蜡笔和图画纸了。这也是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最困惑的地方。其实,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当孩子“三分钟”热度退去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家长要细心观察,如果孩子真的对此不感兴趣或没有这方面特长,就不要再勉强了。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之后,就可以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课程了。不过,家长在选择兴趣班时还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段发展特点。
案例:小凯从中班起就参加了奥数兴趣班,如今他已经是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这天,他做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道数学题,题中画有3幅图,分别是6个苹果、1支铅笔、4个梨,题目的要求是把数量小于3的图片找出来。这道题并不难,可小凯却意外地被考倒了。他去请教爸爸:“这道题应该不会这么简单,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我没看出来,是不是6个苹果减去4个梨子等于2,也应该选出来呀?”爸爸听了很疑惑,孩子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了呢?好像对他来说一道题不拐几个弯就不是题,生怕自己掉进“陷阱”里。
吴老师点评:不少家长认为奥数是锻炼孩子思维的好方法,孩子能通过这种技巧训练,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也能为小学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的确,孩子的思维潜能是可以开发的,但并不是单纯的让他在拗口、复杂的文字游戏中提高思维能力。奥数作为竞赛数学,其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有很大差别,很多习题难度非常大,一般都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范围。孩子如果无法理解,只能机械地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解题,到最后既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做对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总而言之,学龄前幼儿智力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随意运动及口头言语的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的发展,创造力的萌芽及发展。好奇多问是这个时期幼儿的特点,是学前幼儿智力开发的基础。所以,家长对兴趣班的选择也应该偏向对孩子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而非那些需要反复机械操作的课程。小编希望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多一点考虑,让兴趣班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是一头拦路的“猛虎”。
专家超链接:吴晓芬,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优秀幼教科研员。长期从事幼教研究与指导工作,与幼儿园教师“耳鬓厮磨”,洞悉幼儿成长点点滴滴。
注: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吴晓芬的教育书籍《致家长——教师给幼儿家长的建议》
困惑一:
兴趣班要不要上?
正方家长观点:兴趣班可以培养孩子的才艺,这些才艺是孩子以后考学的加分项,对孩子的求学之路有利,所以兴趣班一定要上。
反方家长观点: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就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孩子多累啊!还不如让孩子尽情地玩,说不定还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呢。
吴老师点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孩子们上兴趣班,自己主动要求参加的较少,大部分还是来自家长的意愿。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原因,总体看来有以下几种:(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2)盲目从众。这类家长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盲目跟从当下的潮流,给孩子报兴趣班。(3)培养兴趣、顺其自然。这部分家长是希望通过兴趣班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
前两类家长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因为家长抱功利的心态和随大流的心态,必然不能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课程,不合适的课程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会过早消磨掉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第三类家长的心态很好,但也要看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对所有的兴趣班都没有兴趣,家长也不要勉强。反方家长的观点也有正确的地方,学龄前的孩子,能力发展方式以游戏为主,好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当然,如果孩子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发现,而不是强制孩子去上兴趣班。说到底,上不上兴趣班,不是由家长自行决定的,而是要从孩子的情况出发,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然后再决定。
困惑二:
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既然是兴趣班,“兴趣”二字就必然是家长选择时要考虑的最大因素。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兴趣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不少孩子今天还嚷着要弹琴,明天可能就转身去研究蜡笔和图画纸了。这也是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最困惑的地方。其实,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当孩子“三分钟”热度退去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家长要细心观察,如果孩子真的对此不感兴趣或没有这方面特长,就不要再勉强了。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之后,就可以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课程了。不过,家长在选择兴趣班时还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段发展特点。
案例:小凯从中班起就参加了奥数兴趣班,如今他已经是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这天,他做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道数学题,题中画有3幅图,分别是6个苹果、1支铅笔、4个梨,题目的要求是把数量小于3的图片找出来。这道题并不难,可小凯却意外地被考倒了。他去请教爸爸:“这道题应该不会这么简单,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我没看出来,是不是6个苹果减去4个梨子等于2,也应该选出来呀?”爸爸听了很疑惑,孩子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了呢?好像对他来说一道题不拐几个弯就不是题,生怕自己掉进“陷阱”里。
吴老师点评:不少家长认为奥数是锻炼孩子思维的好方法,孩子能通过这种技巧训练,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也能为小学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的确,孩子的思维潜能是可以开发的,但并不是单纯的让他在拗口、复杂的文字游戏中提高思维能力。奥数作为竞赛数学,其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有很大差别,很多习题难度非常大,一般都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范围。孩子如果无法理解,只能机械地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解题,到最后既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做对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总而言之,学龄前幼儿智力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随意运动及口头言语的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的发展,创造力的萌芽及发展。好奇多问是这个时期幼儿的特点,是学前幼儿智力开发的基础。所以,家长对兴趣班的选择也应该偏向对孩子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而非那些需要反复机械操作的课程。小编希望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多一点考虑,让兴趣班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是一头拦路的“猛虎”。
专家超链接:吴晓芬,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优秀幼教科研员。长期从事幼教研究与指导工作,与幼儿园教师“耳鬓厮磨”,洞悉幼儿成长点点滴滴。
注: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吴晓芬的教育书籍《致家长——教师给幼儿家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