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脊柱骨质疏松症(OP)和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OPF)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RA患者644例(RA组),健康人158例(对照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包括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使用情况(日剂量、平均使用时间和累积量),摄X线脊柱正侧位片(胸椎5~腰椎5),测2组骨密度,判断2组有无OP和OPF的发生.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脊柱OPF的相关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1)RA组脊柱OPF发生率为16.6% (107/644),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0.97±0.22) g/cm2];腰椎2~4的OP发生率为17.9% (81/452),高于对照组4.4% (7/158)(P<0.001).(2)RA有OPF者腰椎2~4的OP发生率为40.6% (41/101),高于无OPF者11.4% (40/351) (P <0.001).有OPF者较无OPF者有更高的年龄、激素使用累积量、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ESR及更长的激素使用时间、病程(P<0.05).(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094,95% CI1.065~1.125)、性别(OR=5.600,95% CI2.097 ~ 15.087)为RA患者发生腰椎OP的危险因素,而BMI为RA患者发生腰椎OP的保护因素(OR=0.770,95% CI0.696 ~0.853).年龄(OR=1.031,95% CI1.009~1.053)、腰椎OP(OR =3.765,95% CI2.092 ~6.776)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RA是发生脊柱OPF的危险因素(OR =4.716,95% CI 1.987 ~ 11.192).(4)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ROC曲线分析:年龄与发生脊柱OPF的AUCRoC为0.689,截止年龄为54.5岁(P<0.001);激素日剂量与发生脊柱OPF的AUCRoC为0.636,截止激素日剂量为6.25 mg(P <0.001);激素疗程与发生脊柱OPF的AUCROC为0.685,截止激素使用时间为135 d(P <0.001).结论 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明显升高.高龄、脊柱发生OP是导致OPF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快速上颌扩大术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 是一种较古老的矫治方法.至今众多学者对RME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共识也有争议.目前的研究手段多采用实验动物、干颅骨及种植体法等,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且方法多以二维的平片手段对颅面诸骨的立体变化进行研究,往往缺乏整体性与可靠性.因此,从三维角度全面了解RME前后的变化就显示出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此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患者女性,68岁,院外胸片及CT示:""右肺门附近结节及点片状阴影”(图1,2)近期因反复咳嗽、咳痰6个月于2001年1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40/90 mm Hg(1mmHg=O.133 kPa),心率90次/min,律齐.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右肺下叶闻及少量细湿哕音.2001年1月19日胸部CT示:""右肺中叶内侧近肺门处可见21.9 mm×51
期刊
目的 分析下颌总义齿受力时,不同厚度黏骨膜能量缓冲作用的大小,运用能量分析方法探讨口腔修复的有关临床问题.方法应用 CT 扫描法建立下颌总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黏骨膜厚度不同时义齿及其支持组织受力产生的弹性变形能以及各部分变形能占体系总变形能的百分比.结果随着黏骨膜厚度的增加,黏骨膜弹性变形能占体系总变形能的百分比由 44.53% 增至 52.01% 和57.91%.结论黏骨膜的能量缓冲能力随
自然界中的氡是由铀、镭等衰变产生,是人类所接触到的唯一气体放射性元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氡作为19种已知的人类重要致癌因子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将氡及其子体划为Ⅰ类人类致癌物[1].氡已成为除香烟外导致人类肺癌最大的危险因素.据WHO最新数据显示,由氡直接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占总肺癌发病率的3%~14%[2].由于氡自身的理化性质,其分布不仅是在矿井中有较高的浓度,在居室内也普遍存
期刊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口干、多尿20 d于2000年9月18日入院.体温:体检38.5℃,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底可闻湿性哕音及少量干哕音.心脏(-),腹部(-),双下肢非可凹性水肿.患者既往有""贫血”13年,""慢性胃炎”10年.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6×109/L,中性粒细胞0.92,血红蛋白76g/L;尿糖(++++),尿酮体(+++),血糖>27 mmol/L.糖
期刊
期刊
儿童哮喘发病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是一个新近被认识的主要呼吸道病原.我们采用敏感性较好的培养方法了解哮喘儿童中CP感染状况,探讨CP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哮喘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加而凋亡减少[1,2],但具体调节机制尚待阐明.蛋白激酶C(PKC)是一种细胞内生物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酶,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其可能参与了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3],但它在T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我们的研究拟探讨哮喘豚鼠模型及哮喘患者的T淋巴细胞PKC信号途径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为从细胞内生物信号传导机制变化的角度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