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的学科,独创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本文提出并界定独创思维后,结合在课堂一线中的实践与思考,通过如何激发学生独创思维的兴趣;使用分层次布置任务、辅助讲解少而精、合作解难交流讨论、精心独创成果展示等授课流程建立适应学生独创思维的课堂结构模式;精心设计练习、强化独创思维训练等做法,将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能力切实落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独创思维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的学科,独创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独创思维具有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完成一幅与众不同的画图作品、找到一个新颖的完成任务的思路,甚至一个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独创性思维的结果。所谓独创思维是指一种标新立异的思维,需要孩子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多方面思考,提出各种设想,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达到对问题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努力发现、创造新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下册LOGO语言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培养学生独创思维的一些做法。
一、“成果展示导入法”激发学生独创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1】教材以LOGO语言为载体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概念、命令格式、程序(过程)的结构和设计思想,旨在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更为了实现小学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种让很多大人听起来都枯燥的专业术语,无论如何孩子们是提不起兴趣的,因此,在每节课前,先向学生展示事先编写好的LOGO程序效果,当学生们看到会运动的小海龟,并且小海龟能画出不同的图案时,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很想让小海龟按照自己的想法运动,绘画出属于自己的图案,这样孩子们的独创思维就自然而然被激发了。
二、建立适应学生独创思维的课堂结构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学生的答案都有被赞扬的可能、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大胆的实践等,这都是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理由。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要给予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他们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形成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这也是培养学生独创思维的手段之一。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中,总结探索出以下较为有效的课堂结构模式:
1.分层次布置任务
一般上课之初,以图形、图画的形式先向学生出示要完成的任务,并配之以简明扼要、清楚明确的任务要求。画面直观、易懂,并且会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者进行阶梯式的任务布置,让学生由简到难的完成任务,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学困生也会积极参与。
2.辅助讲解少而精
把大部分时间归还给学生,当需要讲解一些必要的知识点或操作时,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3.合作解难交流讨论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基本合作模式是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分配的,组内成员也能够自觉进行帮带,但组间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很多孩子思维极其活跃,即使是最难梯度的任务也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此时,他们将跨越组间界限,为更多学生排解困难、最终形成全班合作,合作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意见,通过交流讨论从而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4.精心独创成果展示
当学生的任务完成之时,没有什么比作品展示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成果展示,虽然可能最后的图形或图画一样,但每个学生的思维并不一样,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延迟了兴趣的持续时间,为独创思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他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是始料不及的。例如,在完成“彩色图案”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思考,力争使自己的作品视觉效果最佳、解决方案最优化。这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精心设计练习 强化独创思维训练
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周只有一节,因此,练习是形成熟练技巧和启迪思维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课程内容较难的知识,上一节综合练习课,要精选任务,按深度、类型精心设计,不断训练学生的独创思维。也可以在上一节课即将结束之时,布置一个综合任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想象完成任务的方法,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下节信息技术课有备而来。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对于孩子的吸引力似乎也在削弱,如果不想我们的孩子沦为技术的奴隶,教师就务必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时时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才能够在未来实现技术创新、培养出创新人才、赢得“中国创造”而非“中国制造”的口碑!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58页
[2] 龚继周.如何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DB/OL]. http://www.zgxzw.com/Teacher/View.asp?ID=15959
[3]李西刚.创造性运用教材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61-63
[4]田澜,陶文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创造性教学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第8期:71-74
[5]刘福霞.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8年第12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独创思维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的学科,独创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独创思维具有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完成一幅与众不同的画图作品、找到一个新颖的完成任务的思路,甚至一个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独创性思维的结果。所谓独创思维是指一种标新立异的思维,需要孩子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多方面思考,提出各种设想,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达到对问题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努力发现、创造新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下册LOGO语言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培养学生独创思维的一些做法。
一、“成果展示导入法”激发学生独创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1】教材以LOGO语言为载体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概念、命令格式、程序(过程)的结构和设计思想,旨在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更为了实现小学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种让很多大人听起来都枯燥的专业术语,无论如何孩子们是提不起兴趣的,因此,在每节课前,先向学生展示事先编写好的LOGO程序效果,当学生们看到会运动的小海龟,并且小海龟能画出不同的图案时,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很想让小海龟按照自己的想法运动,绘画出属于自己的图案,这样孩子们的独创思维就自然而然被激发了。
二、建立适应学生独创思维的课堂结构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学生的答案都有被赞扬的可能、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大胆的实践等,这都是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理由。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要给予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他们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形成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这也是培养学生独创思维的手段之一。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中,总结探索出以下较为有效的课堂结构模式:
1.分层次布置任务
一般上课之初,以图形、图画的形式先向学生出示要完成的任务,并配之以简明扼要、清楚明确的任务要求。画面直观、易懂,并且会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者进行阶梯式的任务布置,让学生由简到难的完成任务,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学困生也会积极参与。
2.辅助讲解少而精
把大部分时间归还给学生,当需要讲解一些必要的知识点或操作时,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3.合作解难交流讨论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基本合作模式是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分配的,组内成员也能够自觉进行帮带,但组间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很多孩子思维极其活跃,即使是最难梯度的任务也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此时,他们将跨越组间界限,为更多学生排解困难、最终形成全班合作,合作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意见,通过交流讨论从而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4.精心独创成果展示
当学生的任务完成之时,没有什么比作品展示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成果展示,虽然可能最后的图形或图画一样,但每个学生的思维并不一样,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延迟了兴趣的持续时间,为独创思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他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是始料不及的。例如,在完成“彩色图案”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思考,力争使自己的作品视觉效果最佳、解决方案最优化。这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精心设计练习 强化独创思维训练
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周只有一节,因此,练习是形成熟练技巧和启迪思维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课程内容较难的知识,上一节综合练习课,要精选任务,按深度、类型精心设计,不断训练学生的独创思维。也可以在上一节课即将结束之时,布置一个综合任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想象完成任务的方法,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下节信息技术课有备而来。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对于孩子的吸引力似乎也在削弱,如果不想我们的孩子沦为技术的奴隶,教师就务必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时时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才能够在未来实现技术创新、培养出创新人才、赢得“中国创造”而非“中国制造”的口碑!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58页
[2] 龚继周.如何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DB/OL]. http://www.zgxzw.com/Teacher/View.asp?ID=15959
[3]李西刚.创造性运用教材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61-63
[4]田澜,陶文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创造性教学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第8期:71-74
[5]刘福霞.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