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手里,诗歌成了一支狙击步枪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20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坦诚,是张二棍给我最深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诗人的先兆。坦诚,不仅需要过硬的品质和宽厚的胸襟做支撑,还需要有同充斥谎言的堕落的世俗对峙的信念。诗写到最后,技术经常会显得不够用,需要用自身的品质、胸襟及信念,给词语注入生机和力量。

2


  非要分类的话,我会把目前的汉语新诗,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式写作,一种是中国式写作。前者的根在西方,但垄断了诗坛很长时间,其特点是自我,深邃,高蹈,复杂,耐品,缺点在于晦涩、隔膜,难以传播。后者是走了很多弯路后,新近成熟的,继承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传统,但又吸取了西方诗歌的优点,它们入世,宽广,关照现实,悲悯众生,好读好懂,感染力强。张二棍的诗,就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式写作,虽然他对待世界和生命的态度,带着西方的哲学背景,但题材完全是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现实,意象的选择与组合,意境的营造,比赋兴的运用,甚至遣词造句的方式,都摆脱了翻译诗的阴影,既有其现代性,又自然、亲切、鲜活、走心。诗的本质是生命,对生命的理解有多深,对诗歌的理解就有多深。张二棍上完初中后,只念过一年技校,但他读透了天地人寰这本大书,因此在诗歌写作上,才能如此通透……与纸上的不同,见识是第一手资料,没有被别人加工过的,是最接近于真相的东西。接近了真相,往往就接近了真理。六祖慧能,不识一字,能勘破天地,便是如此。

3


  “好诗人应该是个狙击手。隐忍,冷静,有一击必杀,然后迅速抽身的本能”,张二棍如是说。《清晨的噩耗,黄昏的捷报》《黄石匠》《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用一生,在梦里造船》《我不能反对的比喻》《太阳落山了》等诗,就是这种观点的身体力行。《拒绝》一诗,是其中的典型。精确,简洁,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质,像一支轻型的狙击步枪一样,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零件,语言贴切新颖,蚰蜒与弃腿、蠕虫与隐士、母亲与溺婴、病人和拒医等词语与意象的碰撞与摩擦,有了金属的质感与声响。尤其将蠕虫比喻成隐士,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组装在一起,却又严丝合缝,表达了隐士(我认为也是作者自身)的无奈、痛苦与挣扎,体现了诗人魔术师般的想象和手法。其实,整首诗亦可看成一次成功的狙击行动。前面三件事,在读者看来是铺陈,在狙击手看来是埋伏。到第四件的时候,“——村妇已耄耋,白内障多年/看谁的脸,都一团模糊”,子弹上膛了。“拒绝医治”四个字,是作者扣动扳机后飞出的子弹。读者惊魂未定,思考“村妇为什么拒绝医治?因为怕痛?因为缺钱?因为看不惯谁?还是看不惯这世界”的时候,他已经拆下狙击步枪,像提着琴盒的小提琴师一样,离开了。

4


  “给诗人一间KTV包厢,也许他会变成庙宇”,张二棍如是说。诗,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和禅一样,不可教,只可悟。《某山,某寺》就是诗与禅的合一。这首诗的意境,很像金基德同题材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但金的电影过于精致了,艺术和木匠活还是有区别的。张二棍在野外工作的时候,曾因大雪封山,与世隔绝了半年,也曾在山林中迷路三天,几近绝望。这首诗,算是山野给他的回报。诗中,作者一洗怒目金刚的做派,成了一尊拈花微笑的低眉菩萨。比之金戈铁马、怒发冲冠,我认为举重若轻、春风化雨,方是诗之上善,就如同“爱”,永远大于、高于、强于、长于“恨”一样。这首诗耀眼之处,在于细节,诗人独到的发现,赋予了庸常如“光缆”“倒车镜”“牛仔裤”这些毫无诗意的事物以光芒,如同点石成金一样,这是一种巫术,如同让一群麻雀恢复呼吸与体温一样,这又是一种功德。犹喜第七节,“那个褴褛的朝圣人啊/为什么在庙门外/徘徊那么久,才肯进去/为什么在寺庙中/拜了那么久,还不出来”。这节诗中,语言只简单地写了朝圣者在庙里庙外的两个场面,但朝圣者的虔诚、苦楚、委屈甚至绝望,以及作者的同情、尊敬,都在语言之外被语言送进读者的内心。这首诗,除第十二节的表达真实性自然度稍弱之外,其余都能做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此诗,我认为是他迄今为止的写得最为宽广厚重的一首,并不像文字表面上的那样消极,文字背后,破纸欲出的“敬畏”二字,正是这个时代紧缺的事物。“世界是越来越残缺的,而一个诗人的一生都要在内心中竭力恢复完美。这很虚无,也很实际……我们在完成上帝遗留的工作”。张二棍如是说。

5


  死亡,是所有的宗教、哲学和艺术都想解决的终极命题,是所有生命的归宿。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有多深,往往体现在对死亡的态度上。《冬日公墓》一首,在死亡这个主题上,作者四兩拨千斤,去写一些被常人忽略的细节。首尾两节,“一只只蝴蝶/在微风中/努力靠近/一朵朵花圈/”和“路过一个男子的墓地/他和我同年,却不在了/是意外?是疾病?还是其他?/我与他墓庐上的荒草一样/对此都一无所知”。轻拿轻放,怕惊醒了死者似的。对他人死亡的尊重,对自己死亡的淡泊,这是对死亡彻悟的态度。全诗哀而不伤,悲凉中又给人间留有希望,做到了一个好诗人应该做的。大多数的时候,诗是一种平衡的艺术,过犹不及。同样涉及死亡的《乡村断章》,虽有“悲伤应该是乌鸦的样子/快乐应该是喜鹊的样子/只有,贫穷和屈辱/有时是麻雀的样子/有时是耕叔的样子/有时,是被耕叔打了一顿/瘫在墙角的耕婶的样子”这样让人心动的诗节,也有“你看看,这人间太过狰狞/如一面哈哈镜”这样概括性很强的“豹尾”,但整诗下手太狠,而显得张牙舞爪,面目可憎。

6


  “野,应该是一个诗人必须保持的精神状态……哪怕磕磕绊绊,哪怕无人喝彩,诗歌就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野味儿”,张二棍如是说。始终保持着写作的冒险精神,放松地写,放下架子去写,光着脚板来写,像没成名一样,这是他难能可贵的地方。他写过如《六言》这种没有任何细节,全篇“大”词的“大”诗,但又能把“大”词按住,而呈现出苍茫浑厚的意境,还写过玩世不恭、带着颓废和冷幽默的《一辈子总得在地摊上买一套内六角扳手》,还有仅仅两句但张力十足的《我已经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和《勘探者耳语》,这些诗别开生面,增加了他作品库里的层次感。犯错不要紧,写烂不要紧,李白、杜甫都写烂诗,平庸才是诗歌的癌。冒险,往往意味着冒犯,而对俗世的冒犯,往往又是一首优秀诗歌的先兆。

7


  “大部分诗人用轻狂,扼杀了诗歌。但我们欣慰的是,每个时代总有一少部分人,在坚守。我想靠近那少部分,我在努力”,张二棍如是说。在几次长达深夜的交谈中,我能感受他对诗歌越来越多的虔诚。虔诚,世间重器也。欣赏那些身负虔诚的人,如苏格拉底,如梵高,如贝多芬,如曹雪芹,如冈仁波齐山下的那些朝圣者,他们就像身负巨石的西西弗斯一样,其生命本身,就是一首首充满力量的诗。
其他文献
猛 犸  推开门,结冰的人身上开始发热  如一群醉醺醺的海鸥张着嘴  猛犸,我们默念着猛犸。看  两只蜘蛛在阴天的瓷砖旁交媾  如一枚硬币被劈开,猛犸  笑弯它修长的牙齿。我们把指甲  也锉成闪亮的刀,把窗外  月光吹响栗树的声音,刮得干干净净  阻挡我们的驯鹿角在哪里?猛犸  正举足走入房间深处。它提来  灌顶的海水。脏雪裹住了石英钟  要发抖吗,我们。猛犸已避开每一种偶然  仁慈、痛苦、钉锤又
期刊
敏锐的诗眼 灵异的诗心  诗人与凡人之殊异就在于他有一双敏锐的诗眼,一颗灵异的诗心。曾新友是一个有敏锐艺术感触的诗人。他诗思敏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云雷电……每每都能激发他的诗情,引起他的诗兴,从而创作出咏物抒怀的作品。  红着脸长出的情丝/随风雨结晶成心血的颗粒/数一数 尽是张扬美丽的泪滴。  ——《红豆》  这首短诗,将红豆比作“美丽的泪滴”,这与王维那首同题名作相较,又有了新的诗味。  
期刊
暮春告慰书  ——致J  醒来。  也没有可以拥抱的人。  打开窗户:一只乌鸦  衔着落花,飞停在院子的晾衣绳上。  阳光透进屋内,这面教义的镜子  映照你脸庞  染上熟桃的暗色。  风吹过桂树,发出顽童般哗哗的笑声。  你深居简出,任街上拥挤的人群  像灰白的浪花一样  拍打静滞的时光。  秘密足以反哺你的骄傲,这里  这间公寓,如同一本忏悔录  开启又合上;  孤独的论争悄然发生,  而枕边时
期刊
在熟读诗歌批评家谭五昌的一些诗作后,以“灵魂”作为篇名的关键词,我认为毫无疑问是准确的。如果把呼吸当作检验人是否存活的标尺的话,那么灵魂即为诗歌的标尺,或者诗歌的母土。  广阔的抒情视野、强烈的精神愿景、純美隽永的诗歌意象是谭五昌诗歌作品的重要属性,而生成这一属性的首要条件就是“灵魂”的介入深度,其组诗《灵魂的内核》形而上地举证了这一点。在这些有着传统抒情诗高度,并对现行诗歌美学标准没有丝毫降格的
期刊
谭五昌在海子墓前  今天,我携带着五万吨油菜花的芳香  来到你安睡的墓地前  你的老母亲正在周围的菜地种菜  你的老父亲还在病床上苦苦挣扎  你独自一人长久地沉睡,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今,你爱过的四姐妹早已云散四方,不见踪影  你蘸着心血歌哭过的土地  正在被股票般汹涌的欲望疯狂掠夺  你瘦哥哥梵高笔下的向日葵  又被市场上每日价格飞涨的黄金幸福地绑架  但你面朝过的大海  喂养过众多干枯的心灵
期刊
在中国当代的诗歌批评家群体中,谭五昌是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位,至今已出版《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等多部诗学著作。谭五昌既是学院派批评家,也是一位深度介入诗歌现场、热心于新诗建设、具有奉献精神的践行者,他发起并主持的年度“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以及海子诗歌奖、昌耀诗歌奖等诗歌奖项,均在诗歌批评界与学术界具有良好反响。时至今日,
期刊
“不要怨恨任何人。不要降低你的蜂巢/蜜蜂不会带着沮丧/奔向它的花”(《春之咏叹》),蓝蓝诗句中的主体性和敏感性一下子抓住了我。在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颠覆、解构的写作背景中,蓝蓝遗世而独立,她更加深入到事物内部,在一切卑微的事物上,寻找不可替代的“主体性”,并用其敏感、缠绵、多声部复调的诗意唤醒,加强了主客体的联系,从而达到了诗人与事物的有效链接。“低矮的马齿苋、庄严的麦蒿,永恒的继承人/它们从来不
期刊
雪女  雪女,本名胥永珍。诗人、作家、摄影师。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于山东,现居深圳。出版散文集《云窗纪事》、诗集《无尽的长眠有如忍耐》。梅兰站  梅兰站透着倨傲和清冷。  她通常在此转车,停留片刻。  冬天站在梅花树下,  春天站在兰花树下,  抬起的脸也染上一丝倨傲和清冷。  她从不为这片刻的停驻  思虑什么。头脑空着  迎接晨光与飞鸟。听任清风  吹起轻薄衣衫。倦怠的身心  在尽情呼吸中,焕然一新
期刊
纪开芹  纪开芹,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清明》《解放军文艺》等,参加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修得一颗柔软之心》《虫鸣向晚》和随笔集《柔而刚的老舍》《忧伤而坚韧的曹禺》。签收员  他在货车前站着  登记、拍照、签收  车灯照着寒冷的十一月  空气中  浮尘飞扬  茫然,凄惶而无所依靠  十点半。大上海流光溢彩  草民们已将黑夜运走  悲哀运走  
期刊
进入新世纪(21世纪)以来,诗歌写作呈现出极其活跃的态势乃至某种繁荣迹象,随着中国社会多元文化格局的日渐生成与定型,有利于诗歌写作的外部及内部环境变得日益宽松起来,当下诗歌写作在语言风格、表现手法、题材取向、美学形态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极端丰富性与驳杂性,为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新诗所罕见。从语言角度来看,“书面语写作”、“口语写作”以及兼有二者特点的“书面语”加“口语”的“复合型写作”并行不悖,持各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