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对翻译学科的综述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坚定不移的道路。而翻译学科的建设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翻译人才在其中扮演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中国外语教学则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学科体制以及师资力量和生源力量等种种因素,导致翻译学科的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翻译学科的历史回顾,以及对近二十年(1998-2018)文献的阅读和提炼,从两大主线:教师视角、学生视角出发,分析翻译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翻译学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翻译学科;翻译人才;教师视角;学生视角
  【作者简介】姜菲菲(1988-),汉族,安徽巢湖人,云南师范大学,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口译,社会翻译。
  一、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翻译学科的目标现状分析
  自2004年来,“翻译学”学科已经成为“英语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确立了独立的学科位置,至2017年,全国设置翻译学科本科专业的高校已有253所。2007年三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翻译硕士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的口笔译人才。同年翻译硕士专业仅在15所高校进行试点招生,然而截至2018年,全国已有215所高校招收翻译硕士。近二十年来,翻译本科从无到有,翻译学科研究生教育从定位升级(原属英语语言文学下属三级学科到现在与之并列的二级学科,属性细分(翻译理论与实践)为现在的专业翻译教育(MTI)和翻译学教育(MA)。
  但是由于翻译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尤其是MTI学位点,并无经验可循,对实践型翻译硕士和学术型翻译硕士定位不清,培养理念模糊不明;课程没有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而设置;学生对于专业选择考量粗浅,导致毕业后大部分人没有从事翻译行业。孙也刚指出目前国内的翻译学科主要面对以下的问题:(1)翻译硕士(MTI)专业面临“四化”现象:地位被矮化,招生盈利化,培养学术化和管理边缘化;通过对比传统学术翻译硕士和现在的实用型翻译硕士,李晶提出以下问题:(2)在实用翻译人才需求和培养呼声愈高的局势下,MA专业如何应对此类冲击和影响?传统翻译学术专业应该怎样设置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课程,应该“求同”还是存异?
  二、 MTI教育
  1. 现状分析。我国虽然目前有专兼职翻译从业人员约450万人,但是译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真正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职业化翻译人才缺口巨大。广外在全国首先建立了翻译本科专业-翻译学/MTI硕士-翻译博士一体的翻译教育体系。王志伟认为美国高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比中国起步早,体系成熟,在实践型翻译教育课程设置的多元性和翻译研究的系统性方面值得我们学习,高校等培养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定位建构特色鲜明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王增明 指出高校等培养单位应加强翻译专业的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优化课堂设置才能改变翻译人才严重短缺,综合能力薄弱等劣势。仲伟合认为设置翻译博士专业不仅有必要,且有条件。
  2. 教师视角。从翻译专业师资来看,部分高校在岗翻译专职教师仅有2-3人,近十年北外的翻译专职教师有十人左右,然而即使是北外,在面对着不断上升的学生数量,北外的专职教师都显得颇为短缺。很多教师承担着本科加硕士的教学工作。而按照教学法,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该配备不同的老师4。仲伟合指出翻译专业教育的瓶颈就是师资问题,合格翻译专业教师需要熟悉语言服务行业,而这样的教师极为缺乏。大多数翻译专业老师均是外语专业出生,对语言服务也和翻译市场了解不多。无法兼据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经验。
  (1)学生视角。2012年10月-12月,李敏杰、朱薇采取問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湖北省部分企事业、社会团体等机构进行调查,该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6份,有效问卷72份。调查发现翻译需求持续增长,然而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专职翻译,仅有4%的公司会设立专门的“翻译”岗位。这表明市场对翻译的要求不仅在于翻译技巧上,还在于沟通,学历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上。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学习和沟通的能力。国务院委员会在2007年设置翻译硕士方案的通知上也指出,专业翻译从业者不仅要具备很强的语言技能,也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
  穆雷、文军介绍了国内八家试点翻译硕士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比较了国外两所高校的翻译硕士课程,发现了国外的课程有以下几点特色。①强调翻译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以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来说,他们在专业介绍上涉及了所有的领域。而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也在选修课上涉及了所有的领域。他们均非常重视实践课程。②国外的翻译高校强调计算机在翻译教学的作用。③合理的考虑了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2)局限性。受我国语言服务市场总体规模较小,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制约,口译课堂信息化程度不高。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口译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实现校企合作。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我国口译学科的发展成果应该更多的走向国际,可加强国际合作,协同育人。一方面积极发展与国外和境外的合作办学项目,一方面可以积极发展本国的翻译理论,改善办学条件,吸引更多海外学生来中国学习就读翻译专业。这样有助于提升中国翻译学科的国际声望。
  三、 MA教育的建设
  1. MA翻译学科的现状分析。自2004年以来,翻译学学科已经成了与“英语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2009年,文君、穆雷通过对海内外八家翻译硕士学位点的调查,首次对MTI 的课程设置提出了系统性的阐述。自此翻译学硕士(MA)和翻译硕士(MTI)齐头并进。翻译学硕士和翻译硕士二者有共同的学科思想基础,传统MA研究生的学习意识似乎被淡化,有被融合的趋势。7“MA 教育向何处去”,如何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下,区分学术型翻译硕士和专业型翻译硕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已成为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2.教师视角。MA和MTI 方向不分,大部分同学不了解MA和MTI的培养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以问卷的形式,对2016级翻译学科研究生(MA)做了相关调查,共计收到66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表示93%的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翻译理论知识4。
  因此在学术性翻译硕士教育中,国内需要增加多学科全方位的教育,让学生在已有的翻译基础上,更有偏重的特定领域知识,这样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做跨学科理论研究,丰富翻译学的理论。
  3. 学生视角。目前MA 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由于大部分人对翻译学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很多人认为“翻译理论无用”或者前人的翻译理论已经很完善了,我们的翻译研究没有办法取得创新。然而翻译理论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意识从而建立其翻译素养。学术型翻译硕士更应该侧重通过实践翻译过程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四、结论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给翻译及翻译学科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在这个背景下,翻译学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1.翻译学科的建设需要跟随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翻译研究需关注并解读翻译活动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能够起到的价值和作用。2.在MTI教学中,应注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并建立翻译实践基地,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用。在MA的教学中要深入翻译理论知识,构建中国自己“道器并重”的翻译理论。两种翻译学科专业都需要意识到翻译的跨学科性,加强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跨学科合作,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3.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也要从翻译学科着手,建立本科-学硕/专硕-博士的培养体系,中国的翻译学科依旧在定位、培养目标和策略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也刚.2014年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年会纪实[J].上海翻译,2014.
  [2]李晶.对于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译外研究,2014.
  [3]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務业发展报告[R].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
  [4]王志伟.美国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及对我国MTI教育的启示[J].外语界,2012.
  [5]王增明.“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J].文学教育,2018.
  [6]仲伟合.设立翻译专业博士学位,重视提升译者地位[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12-12/06/content_27333848_2.htm.
  [7]仲伟合.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4.
  [8]李敏杰,朱薇.社会需求视阈下的翻译硕士人才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17.
  [9]穆雷,文军.翻译硕士MTI 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2009.
  [10]仲伟合.中国口译学科的未来发展[J].中国外语,2016.
  [11]董洪学,韩大伟.迥然相异抑或和而不同——关于翻译学硕士(MA)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的几点思考[J].外国语文, 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地语言,成为了现代人才的必备素养技能之一,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全面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词汇作为英语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本质要求,合理导入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词汇学习方式,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养成良好的思维导图使用习惯,保证学生未来英语发展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现
【摘要】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中,英语词汇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小学英语虽不是考试科目,但却是学生们升入初中英语学习的链接,为初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小学英语学习的目标是要有标准的读说能力,熟练的读写能力,正确的运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词汇的学习十分重要。鉴于此种教学情况以及多年教学经验,教师们发现自然拼读法对与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有着显著、高效的作用。自然拼读法是运用自然记忆的方式让学
【摘要】当哈姆雷特知道了他父亲死的真相,他犹豫再三,正因为他的犹豫,悲剧发生了。这篇文章主要的目标就是分析人物哈姆雷特点。作为人文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总观情节中的哈姆雷特及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如何展现出复仇时的犹豫,同时对他的家人矛盾的爱。这篇论文同时也分析了形成哈姆雷特性格特点的背景和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犹豫;人文主义  【作者简介】王英力(1992.02.24-),鞍山
【摘要】当前教学系统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创新,也对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教学往往“重读写,轻听说”,不少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化,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滞后。因此,本文分析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意义及其要求,指出当前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在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语言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在进行着改革。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促进了教学效果以及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高职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中职学生  【作者简介】彭妍秋(198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习形式和学习内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学生需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初中正是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给予充分重视,进而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学习适应性;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王钦香,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
【摘要】开展英语名著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接触到地地道道的英文,从而真正的与作者在思想以及情感方面进行交流,这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西方文化,同时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对高中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下面我们主要就名著阅读活动的具体开展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活动  【作者简介】鲁伟,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  引言  “书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和行业,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微课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产物,将其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能够使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将TPACK理论框架应用到微课的设计和使用中,能够更好地强化微课的作用。本文就TPACK理论框架下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旨在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向城市,这也导致了目前城镇和农村学校班额分配不均的现象,相比于城市中比较突出的大班额问题,农村小班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这种背景之下,农村学校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结合目前的班级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小班化为农村学校的一大优势,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仍然采取比较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这难以满足素
【摘要】为了了解目前高职《外贸英语会话》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学生对《外贸英语会话》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学生毕业后能否满足国际贸易行业对员工英语交际和商务洽谈技能上的要求,于教师而言如何改进《外贸英语会话》课程教学模式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理性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针对《外贸英语会话》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外贸英语会话;问卷调查分析;模块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