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学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医学在21世纪迎来了热潮,从而进入精准和数字医学时代。主要介绍数字化技术如三维扫描成像技术、手术导航技术、显微外科导航技术、3D打印技术等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的手术前设计、手术中导航以及手术后评判,在这样的背景下,整形外科数字化团队与学会应运而生。同时,也对数字化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如数字化机器人、假体植入物的3D打印、数字化虚拟现实等技术领域提出了新的展望。指出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和目标是掌握人工智能算法的专业人才和深入洞察医疗领域的专家协同合作,将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健康成人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与性别、年龄、民族、海拔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来青海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17 358名成年健康查体者血清尿酸资料,分析其与性别、年龄、民族的关系;其次检测7 596名采集自不同高海拔地区世居藏族健康成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分析其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血尿酸水平检测使用罗氏Roche Modu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青海平
期刊
目的探讨射频微针技术微创介入治疗腋臭的有效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对31例腋臭患者采用Bodytite(腋臭治疗仪)射频微针技术微创介入治疗腋臭。并根据Park制定的标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8个月,30例患者腋臭完全消失,1例残留异味,再次行此手术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瘢痕,外观较好。5例患者有少许色素沉着。结论射频微针技术微创介入治疗腋臭简便、
Madelung病是一种机制未明但临床特点明显的脂肪堆积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无包膜的脂肪堆积在颈部、面部、肩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常见于有长期饮酒史的中年男性,易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脂肪抽吸术,两者各有利弊,但都是非根治性手段,均存在很高的复发率。
目的研究PinXl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细胞外基质的相关机制。方法将PinX1-siRNA分别转染至黑色素瘤细胞A375和MV3中,运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PinXl基因对于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PinX1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使用Western Blot测定PinXl、MMP-9和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鼻整形术后局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923例鼻整形术中置入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的病例,以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式、既往鼻部手术史、鼻部有否毛孔粗大皮脂分泌过盛的情况、是否行鼻尖表现点软骨帽移植、是否行鼻小柱支撑抬高、是否行鼻中隔软骨切取、是否行鼻中隔延伸移植、是否行鼻尖脂肪垫切除、是否行鼻翼软骨处理、是否行鼻翼缩小缩窄、术后有否严重肿胀、术后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硬化治疗方法将病例分成A、B 2组,A组37例以无水乙醇结合聚桂醇进行治疗,B组35例仅以聚桂醇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3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使
2015年3月收治1例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apid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 RICH)伴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 TP)和凝血病(coagulopathy, CP)的新生儿,先后采用血小板输注和栓塞治疗(无水乙醇、聚桂醇)后,患儿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很快恢复正常,瘤体明显地消退萎缩,随后行手术切除。患儿在输注1次血小板后其PL
目的探讨耳后旋转皮瓣延续薄层刃厚头皮片联合Z成形术矫治隐耳畸形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对4例(6耳)隐耳畸形患者应用耳后旋转皮瓣延续薄层刃厚头皮片联合Z成形术进行治疗。术中松解耳廓软骨周围粘连后,耳后旋转皮瓣携带刃厚皮片覆盖耳后创面,耳后下部皮瓣向上推进与其交错对位缝合。结果本组患者4例(6耳),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患耳均获得了满意而稳定的外形。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不需植皮,隐
目的观察755 nm皮秒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雀斑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成2组,分别给予755 nm皮秒激光(P755 nm)和IPL治疗,均治疗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4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种治疗方式均有较好的疗效,但P755 nm组疗效优于IP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5 nm皮秒激光和IPL均能很好地治疗雀斑,P755 nm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