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案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8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患者7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疾病,我国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病死率增长最快的癌症。近年来呈现发生率增加、低龄化等趋势,流行病学显示,乳腺癌与月经初潮早、第一胎生育年龄晚、月经晚有明显相关性,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乳腺癌,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式包括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等,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治疗早期乳腺癌,仍存在争议[2]。本文介绍本院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均为女性,根据患者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70例。观察组年龄36~65岁,平均(38.6±4.6)岁,左侧乳房45例,右侧乳房35例,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与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制定分期标准,乳腺癌Ⅰ期42例,Ⅱ期38例;对照组年龄34~65岁,平均(38.2±5.1)岁,左侧乳房37例,右侧乳房33例,乳腺癌Ⅰ期40例,Ⅱ期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术前均行双乳彩超、MRI、钼靶摄片等常规检查,了解有无分期及转移,排除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脏器功能不全及手术禁忌证者。
  1.3 方法 (1)观察组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术侧肩背部,常规消毒,根据肿瘤位置及乳房大小、形态设计手术入路及切口,选择梭形或横行切口,切口便于与肿瘤边缘距离≥3 cm,皮瓣厚度0.5~1 cm,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同时清扫淋巴结。将皮肤切开,游离皮瓣,不保留或保留些许薄层脂肪组织为皮瓣厚度,自皮瓣下向上至胸大肌外缘,分离乳腺及深层组织,后纵向切开乳腺及胸大肌外缘,将Rotter淋巴结及淋巴组织、脂肪组织彻底切除,术中分离胸骨、锁骨部侧胸神经版型的胸肩峰血管,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向上提起胸小肌,暴露腋血管及锁骨下血管,沿锁骨下静脉进行解剖,结扎向下分支血管,清楚肩胛下肌群筋膜及淋巴脂肪组织,行Auchincloss手术,术中清除淋巴结时,注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肩胛下血管,腋下放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切口无须加压包扎。(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乳腺癌根治术,术中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同时清扫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3)两组患者术后给予严密的检测,同时给予精心的术后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给予CAF或CMF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运动障碍、皮下积液、皮缘坏死、上臂水肿等。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1年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比较 两组1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 运动障碍 皮下积液 皮缘坏死 上臂水肿
  观察组(n=80) 0 4(5.00) 3(3.75) 5(6.25)
  对照组(n=70) 3(4.29) 9(12.86) 8(11.43) 9(12.86)
  表2 两组1年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比较 例(%)
  组别 局部复发 远处转移
  观察组(n=80) 5(6.25) 9(11.25)
  对照组(n=70) 4(5.71) 7(10.00)
  3 讨论
  乳腺癌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其病因复杂,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3]。其病理基础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致癌细胞作用下出现基因突变,出现无序、无节制的恶性癌细胞增生,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侵蚀及挤压,破坏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对女性有较大威胁,治疗结束后对女性心理有严重影响,因此在保证手术疗效的情况下,需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4]。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有手术、辅助化学药物、内分泌、放疗及生物治疗等手段,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提高,人们对乳腺癌提高了警惕,这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手术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步之中,治疗目的是保证手术效果基础上缩小手术范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改善患者术后功能[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手术方式,可以较好的保持患者胸廓外形及上臂功能,患侧上肢内旋、内收及攀爬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青睐[6]。在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癌根治术,发现两组患者术后1年局部转移和远处转移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能获得更满意的手术效果。改良根治术对手术区域组织损伤较小,术后胸廓畸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7]。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对手术方案的实施及术后治疗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患者年龄、分期等,乳腺癌多中心性是影响患者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的潜在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利用粉末包埋法在Super304H钢表面制备了铝化物涂层,在模拟锅炉煤灰/气环境中对涂层改性前后的Super304H钢和HR3C钢分别进行了650,750℃腐蚀试验,对比分析了其腐蚀行为及腐蚀
据英国《卫报》网站3月23日报道,医学研究人员目前正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来保存一些在放疗过程中分解的对人体有重要意义的微生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人体内细菌种类的不同来给人加以分类,从而发现是否体内含有某种特殊微生物组成的人更容易受到包括治疗前列腺癌在内的针对肠道癌症的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来自伦敦癌症研究院的大卫·迪恩利教授负责领导此项医学研究,他表示目前此项研究的重心是能够精确指出哪些肠道细菌让
选用E9010-G焊条,采用手工电弧焊在不同预热温度(80,120,160℃)下对X100管线钢进行了焊接,研究了接头热影响区(HAZ)显微组织和硬度,通过插销试验测试了其临界断裂应力,分析了接头
采用电化学溶解-气相色谱标定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下质量分数2%CNTs/5083Al复合材料中界面反应程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界面反应程度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通过鲍尔筛分仪对不同长度的纤维素纤维、芳纶浆粕纤维和矿物棉纤维进行筛分并测其重均纤维长度,然后采用U8(43)均匀试验法设计对抄取法制备的无石棉密封垫片进行压缩回弹性能
通过98%大变形异步-同步混合轧制的方法,制备了超细晶镍基合金,并对退火后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轧制后镍基合金组织得到显著细化,经700℃退火后晶
综合分析了本实验室多年来在几类具有重要进化地位的低等单位真核生物上进行的核纤层结构与成分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资料,认为核纤层结构在真核细胞起源进化的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膀胱截石位术后下肢不同摆放法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84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术后单腿慢放)和对照组(两腿同时慢放),每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变化,以及体位改为膀胱截石位后1、3、5、10
在大学生就业难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紧缺的双重矛盾下,“大学生村官”计划全面启动。此政策具有很多积极意义,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使得“大学生村官”“下得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水平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头颈部螺旋连续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