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心底的感激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j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作为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我接触到的相关报刊的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自不待言,然而仔细想来,《作文周刊》则是给予我极大鼓励与帮助的少数报刊之一。
  我没有向有关编辑老师核实过《作文周刊》具体的创刊时间,但我和她那美丽的邂逅则是早在1983年。
  那年,我十四岁,上初二。虽然国家已开始改革,但农村的生活依然很穷很苦。父亲在外地教书,母亲领着我们三个孩子在家守着几亩薄田,能活下来已属不易,更不能奢望锦衣玉食,吃的是红薯干磨碎蒸的黑窝头,穿的是父母不能穿的旧衣衫,身上还长满了虱子,加上长相丑陋,所以班里几乎没有人和我玩儿。我成了学校里最孤独的人。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孤独的生活虽然没有送给我众多的玩伴儿,却赠给了我大片的时间。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我暗暗发誓:虽然我又穷又丑,衣衫褴褛,但我要在学习上超过别人,将来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于是,当别人尽情玩耍的时候,我总是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阅读。我读的内容很杂,从小说到戏剧,从报纸杂志到小人书,只要能找到的,我都会认真去读。
  有一天,过周末,我去父亲教书的学校玩儿,看见他办公桌上有一沓《作文周刊》报纸。这是我以前从没见过的一份报纸,就悄悄地抽了一张带回家。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我把那份八开四版的小报翻来覆去看了很长时间。那时的报纸,还是黑白版的,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彩,但内容亲切可人,无论是同龄人的作文,还是老师们的指点与评论,都给我一见如故的感觉。
  我暗暗决定,给《作文周刊》投稿。
  (二)
  寄出第一篇习作之后,我每天都在一个小本儿上做记号,算着投出的天数。近两个月过去了,稿子杳无音信。我于是不再做记号,只是坚持每周都投稿。渐渐地,投了多少篇稿,什么时间投的,我都不大惦记了,惦记的,是一种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的渴望,是自己的习作被编辑老师肯定和欣赏的惊喜。
  也许是我“每周必投稿”的执着感动了编辑部的老师们,忽然有一天,班里几个平时连看都不看我一眼的女生跑来告诉我,传达室有我一封信!又补充说,是个大个儿的信封!山西来的!
  我抑制着内心的激动,懒洋洋地从传达室取回那封信,临进教室,还故意磨蹭了一小会儿。当我夸张地甩着那个可爱的大信封坐回座位的时候,我用眼角的余光发现,全班同学都在用吃惊又羡慕的目光注视着我这个相貌丑陋的家伙,仿佛我一下子变成了《百万英镑》里的亨利。
  下课后,在一群同学的催促中,我小心翼翼地剪开信封,一磕,磕出一沓《作文周刊》,共四张。我飞快浏览了每张报纸的标题,并没有发现我的作文,心中不免有些沮丧。拿过那信封,又一磕,滑出来一枚精美的书签,上面还印着鲁迅先生的头像。鲁迅是我最崇拜的作家,我心里不禁又高兴起来。
  “别难过!”语文老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后,“这是编辑老师对你的鼓励,继续投稿吧,说不定下周就会发表你的作文呢。”
  我相信老师的话,我没有难过。这几张报纸虽然没有发表我的作文,却改善了我在班里的人缘,也更加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和勇气。
  (三)
  自那以后,一直到初中毕业,我都在源源不断地给《作文周刊》投稿,也陆续收到一些寄来的报纸。虽然从来没有刊发过我的作文,但她就像漫漫黑夜里给我人生航船指引方向的灯塔,伴我走过了那段青涩而愉快的岁月。
  进入高中,因为严重偏科,老师和父母开始限制我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而让我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数学等较差的学科上。面对《作文周刊》,我只能忍痛割爱了。
  经过几年的挣扎,我也没有考上大學。为了生计,我在家做了几年小生意,但是,少年时代的梦想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于是,十年前,我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自学考试,终于走上了语文教师的岗位。职业的特点,让我情不自禁地又想起曾伴我成长的老朋友——《作文周刊》,而我,则以辅导老师的身份与她重续前缘。
  2010年前后,我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五年级学习了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的课文,顽皮的孩子就开始模仿着书中的人物给同学乱起绰号,相互取笑。有一天下课后,有个叫栾秀娟的女孩和一个叫程艳静的同学因为起外号吵了起来。栾秀娟有点儿驼背,程艳静喊她“宰相栾罗锅”;程艳静近视眼戴眼镜,栾秀娟就喊她“四眼狗”。经过批评教育,她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不该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事后,栾秀娟把这件事写成了一篇作文,经我修改后投给了《作文周刊》,题目叫《绰号风波》。文章很快就发表了,除了样刊、稿费外,报社还给栾秀娟寄来一张精美的证书。
  这件事轰动了小小的乡村学校,尤其是对栾秀娟本人,可以说意义重大。据她妈妈后来讲,当时家里孩子多,收入少,栾秀娟学习又不太好,上完那个学期,家里就不想让她再上学了。正是那篇作文的发表,一下子改变了家人的决定。——七年过去了,如今的栾秀娟即将迈进大学中文系的门槛。
  《作文周刊》,一张貌似普通的报纸,却改变了一个乡村女孩儿一生的命运,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深地感动。
  (四)
  半生为人做嫁衣,何日报章著华文?屡次辅导学生作文的成功,引起了我对《作文周刊》更加浓厚的兴趣。我已不再满足于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我想在这个平台上展示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她又及时地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学校和家里都安装了电脑,我也用上了智能手机。于是,我利用网络对《作文周刊》有了更加全面与深入的了解,又在QQ、微信上和有关编辑老师结成了好友。让我有点儿惊讶的是,这一份看似单薄的报纸后面,竟然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编辑团队。他们热情、团结、敬业、能吃苦;为了工作,他们也常常像我们一样加班、熬夜;他们虽然没有奋战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线,但对于各种版本教材的把握与理解、设置征文内容的准确与及时等,都让我佩服。和这样的编辑老师打交道,尽管未曾谋面,甚至没有通过电话,但我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同事和知己,也自然会有为报纸服务、为报纸投稿的冲动和热情。自去年以来,在《作文周刊》编辑老师的帮助下,除了辅导学生习作、投稿以外,我本人也几乎每个月都应邀给报纸写一些写作指导性的稿件,而且大部分都已发表。这不仅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愉悦,更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时光荏苒。屈指算来,我和《作文周刊》的相知相识已有三十四个年头。我早已从当初那个孤独、自卑而失落的丑陋少年成长为一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语文教师,而《作文周刊》也从一张黑白版的八开小报变成了一份艳丽多彩、举国闻名的优秀读物。回首与她交往的点点滴滴,想起她给予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鼓励与帮助,我的心中顿然涌起一种温暖的感激。
其他文献
家乡老屋里更空了,只剩下被奶奶叫着老东西的物件,静静地立在那里……  第一个老东西是踩在上面就会“吱吱呀呀”叫个不停的楼梯,我仍看得出那精雕细刻的花纹。这是藤蔓的花纹,栩栩如生,蜿蜒曲折,极似希腊爱斯尼柱子上的图案。楼梯口有一张至今仍鲜红闪亮的书桌,阳光正好透过窗口射在桌上。听奶奶说,爸爸小时候就坐在这里读书写字。风一吹,卧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摆着两张挂着蚊帐的大床和一些不明年代的旧家具、
期刊
开学典礼后的班会上,老师讲了我们班一个同学的故事:她注意到校门口摆摊的婆婆冻红的手,就用自己攒的压岁钱给婆婆买了一个暖手的电热器。故事讲完我们都没有去猜这个同学是谁,因为老师以“压岁钱”为话题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想起往年春节后开学的第一天总是闹哄哄的,少不了要互相探问收到了多少压岁钱,然后比谁最多。今年可不能再这样了。可是這作文应该怎么写呢?  说起写作文,我们早已习惯老师给个题目。有时候老师给
期刊
适用话题 义务教育 传统文化  8月28日,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将于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三科教材在内容上都进行了调整,如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内容。从2012年起,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这三科教材,历时5年完成了编审工作。根据统编统用、3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
期刊
曾看到过我家书柜里有一幅横幅,是草书,妈妈告诉我横幅上的字念“室静兰香”,是我外婆的妈妈传下来的,距今已有九十多年了。  我仔细打量着它,边角已经泛黄,但是那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似乎仍然泛着墨香。我不禁对这幅字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心,不明白一幅普普通通的字,怎么能够成为两代人为之珍惜的东西呢?  翻开厚厚的一本中华汉语词典,查出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安静的居室内有兰花吐露芬芳。看完这个解释,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
期刊
我家有一臺老式缝纫机,那是奶奶的最爱。奶奶有时用它做针线活,用脚一踩,机子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好像在敲打手鼓。  这台缝纫机,木面,铁腿,台面是枣红色的,支架是黑色的,机头能折叠,用时将它竖立,不用时将机头折放到台板中间,合上盖子,如同一张小课桌。  从我记事起,这台缝纫机就摆放在家里。奶奶特别珍爱它,平常用一块花布罩着。奶奶告诉我,这台机子来到我们家已有四十多年了,比我爸爸的年龄都大。搬了
期刊
奶奶家有一对很旧的藤椅,不仅上面的藤条掉下来很多,坐上去还会“吱呀吱呀”响个不停。这是我外曾祖父专程去福建买了上好的藤条,专门请工匠做的。后来,这对藤椅就变成了我奶奶结婚的嫁妆。  这两把藤椅,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坐过,爷爷和奶奶坐过,爸爸和妈妈坐过,我和妹妹也坐过。听奶奶说,爸爸小的时候太调皮,总是在藤椅上跳来跳去,还想把藤条从上面全扒下来,幸亏被奶奶及时发现并制止了,可怜那藤椅已是满身伤痕。后来
期刊
1968年,马建国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一个村子里,因為没钱治腿疾,小时候就此成了“瘸子”。初中毕业后,他的求学经历画上了句号。  初中是他人生最快乐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偷偷地读着借来的书。1998年,他意外地从别人那里借到一本《红楼梦》,因此喜欢上了古典诗词,开始试着写了两年。他把习作写在白纸上,一张纸一首诗。2007年冬天,他觉得老这么偷偷摸摸地写,不会进步,得让懂诗词的人指点。于是,他将自
期刊
在我家有一个百年有余的砚瓦,听奶奶说那可是爷爷生前吃饭的“法宝”。  它长12厘米,宽8厘米,厚1.5厘米,重约400克。全身青黑色,由兩部分构成,上面有一个圆形的刮墨槽,下面是用来磨砚蘸墨的椭圆形凹槽。在它的边沿上虽有碰掉的齿豁儿,却印证了它年代的久远,更增添了它的韵味。就是这个古董,有着爷爷的许多故事。  怀揣万年历,光吃香东西  在过去,爷爷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小先生。因为他读过四书五经,又会点
期刊
看到书桌上的煤油灯,我的记忆就仿佛回到了三年前的那个冬天。洁白的雪花踏着轻盈的步伐,悄然从天际飘落,天地融合在一起,世界变得银装素裹。它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它落在袒露着胸膛的大地上,它也落在欢欢乐乐过大年的孩子们的头顶上。  “数到十,我就来抓你了!一、二、三、四……”表姐正在大声喊数,我赶紧奔进储物间。我刚躲在角落里,就听到表姐大叫:“我来抓你喽!”我手忙脚乱地往后挣脱,手肘不知碰到了什么东西。
期刊
中秋之夜,月亮显得特别的圆,特别的亮。我们一家早早聚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月亮渐渐升高了,金色的圆月仿佛一个开心的笑脸。这时,妈妈给我讲起了“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听着听着,我仿佛觉得自己也进入了角色里。  这时,在一边喝茶的爸爸用手指着月亮说:“你看,月中的吴刚正在砍桂花树呢!”我抬頭一看,感觉月亮上好像真的有一个人在使劲地砍树。爸爸喝了一口茶,笑着对我说:“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