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类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述,指出农业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农业高职院校成为新农村现代职业技能的人才培育高地、实训基地和鉴定阵地。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 新农村建设 职业技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实践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农业高职院校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培育新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好多农业高职院校借发展新农村的东风,提出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农业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积极主动的做好農业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工作。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高职院校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近年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推出了多项惠农政策,并赋予职业教育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的重要职责。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高职院校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形势不容乐观。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多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此外,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中而回到农村。多数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和工作技能,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另一方面,有些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基础的脆弱,缺乏对农村教育特殊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思考,套用与城市教育相同的模式。用统一、标准、同步的思维模式来规范农村职业教育,结果使农村职业教育不得不“削足适履”,妨碍着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
   农业职业教育要实惠、实用,适合农村。人们在接受基础教育后,面临着接受职业教育或接受普通教育的选择。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大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国数千年“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不少人产生了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大多数适龄青年倾向于选择普通教育的模式,结果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上大学的现象。而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校门庭冷落。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一些农村家庭几乎倾全家之力使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大学生,但结果却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看,职业技能型人才就业情况好、就业率高、初次就业薪酬高,而且培养成本低。安徽省的招生工作会议多次提出:在高等教育阶段,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前景十分广阔。
  
   二、农业高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无疑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提高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关键所在,正是农业高职院校的有为之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业高职院校一定要成为培育新农村现代职业技能的人才高地、实训基地和鉴定阵地。
   1.农业高职院校要成为培育新农村现代职业技能者的人才高地。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我国农村目前普遍面临农村职业技术人才匮乏,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技推广、农产品营销、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业附加值的提高等,都受到了根本性的制约。同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深化,也有待于新农民的加盟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城镇化建设推进的速率,农民收入提高的幅度,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也都取决于新农民的培养。因此,作为农口的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主动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供农业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组织未能参加学历教育的广大社会青年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接受技能教育,主动参与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打造成农村现代职业技能者的人才高地,为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合格劳动者。
   2.农业高职院校要成为农村现代职业技能的实训基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5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研究印发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教财〔2005〕12号),提出要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继续支持和引导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在全国引导性奖励、支持建设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农业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在种植、养殖、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专业、行业特长,抓住机遇,争取财政支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抓紧配齐教学设备资源,促进校企合作,转化教学成果,延伸课堂空间。
   3.农业高职院校要成为农村职业技能的鉴定阵地。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建设,我国自1993年以来就推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农村职业技能鉴定,农业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系统的行业资源作用,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与各类种养植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特别是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共建实践平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目前,取得资格证书的农民所占比例还非常小,职业教育任务非常艰巨。但同时也说明,农村职业技能鉴定领域还有良好机遇与广阔空间,农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争取与当地劳动部门的合作与支持,成为有志于服务新农村的职业技能“证书”获得者的鉴定阵地。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任务,提出要重点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四大工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坚定不移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农业类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农业高职院校必须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要通过深化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壮大自己;要主动进取,积极发展与农业企业、农民之间的交流,参与发展研讨,增进彼此的合作。同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立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地位;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全面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快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
   2.转变办学观念。农业高职院校要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打破职业教育单纯的岗位就业教育倾向,在强调就业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素质、创业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确保毕业生能“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要从实际出发,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配合地方政府为基层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立足服务新农村中心工作,协助开展以职业技能鉴定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协助劳务输出组织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走出“纸上谈兵”的误区,以专业教师到农村实践锻炼等方式丰富其服务“三农”的直接经验。
  3.创新培养模式。农业高职院校要贴近市场办学,根据“服务宗旨”“就业导向”“市场驱动”来合理论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开发新的专业,保留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传统专业,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要积极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订单培养”,多样、开放的办学形式。要强化实践教学,大力推行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不断完善科教兴农示范模式、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模式和农业职教集团模式,积极探索创新诸如“校企合一”“半工半读”“教学班进村”等有利于教科农结合、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服务模式及机制;要以政府支持为依托,创新面向“三农”的培训服务方式,将短期培训与长期指导结合起来,将有偿、无偿培训和有偿、无偿指导结合起来,将近距离、面对面的培训、指导与远程的网络培训、指导、咨询结合起来。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摆在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4.强化科研意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仅仅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不够,必须加强科研意识,加大科研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才能找到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从高职院校的特点看,科研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科研开发,二是技术服务,三是教育教学研究。而后两项是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培养科研兴趣;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对外交流,快速地获取有关信息;强化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总之,农业高职院校要发展,就必须找准方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高职院校教学应与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紧紧联结在一起,只有主动承担起服务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歷史重任,我们才能抓住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机遇,开创出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报,2002.
  [2]朱士中.试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教育与职业》,2006.
  [3]唐松林,罗仲尤,彭兰.新农村视野中的教育创新光明日报,2006.
  [4]刘向光.论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实用医技杂志》,2006.
  [5]王晓晖.论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天津市蓟县第一小学是一所具有优秀教育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学校依托百年教育底蕴及素质教育发展需要,逐步确立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
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进行的实践探索。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这样一个创建过程,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提高学校核心竞争优势。环湖中学发展的历史
一、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效”,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效益”和“效率”。所谓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在春暖大棚里,春茬洋香瓜、大白菜、秋茬洋香瓜、蒜苗一年四种四收,经济效益很高,很有推广价值。茬口安排春茬洋香瓜于2月底、3月初定植,5月下旬卸蔓。大白菜在5月下
昭绿1号绿豆系北京农业大学与我国著名绿豆专家孟昭璜联手,采用嫁接变异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的。在长江流域、黄
春早生萝卜该品种为春夏秋全能型出口创汇一代杂交种,由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特征特性生长期50-55天,肉质根呈圆柱
In an era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globalization, finance plays an increasingly vital role in thedriver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financialcooperati
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投融资的创新手段,能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运用安全经济学理论,从产业视角对产业投资基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