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和消防安全对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5126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地铁消防安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地铁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后对地铁消防安全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地铁消防安全对策方面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地地铁火灾事故发生的分析以及消防安全对策的研究,对确保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地铁消防安全的意义
  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地铁灾害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在所调查的地铁灾害事故中,火灾次数最多,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地铁车站的兴建,地铁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防火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地上交通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发展地铁已成为多个大中城市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主要选择。但地铁车站通常位于地下,空气流通不畅,而且其中的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保证地铁车站的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铁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1.老地铁火灾隐患较多
  (一)、电气设备隐患严重
  电站变压器或消弧线圈发生火灾油箱爆裂,油则会泄漏四处溢流,从吊装口或电缆孔流入地铁隧道,将直接危及运行车辆安全,并会使火灾蔓延。另外,变压器室的吊装口与隧道之间未设防火隔断措施,使火灾更易蔓延。
  设备烧毁的事故。
  (二)、私搭乱建房屋
  地铁的建筑主体大部分为非燃烧体,但在厅、室等装修时采用了相当数量的可燃材料,一些重要机房、设备间、值班室采用了木质的地板、护墙、吊顶和塑料泡沫吸音材料。在地下车间还搭建了一些临时性房间,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地铁内工作人员大量使用除湿器、电热器、电炉等用电设备,私拉电线,增大了火灾的危险性。
  (三)、设备区安全设计不合理
  地铁设置的休息室、办公室等非工作场所较多,且其安全疏散设计在出口的数量和安全距离上均不能满足要求。地铁在设备区无安全出口,其工作人员疏散问题成为较大隐患。由于设备用房小而零乱,各种房屋的使用功能以及火灾性质差异很大,其内部各种各样的系统,管理多而复杂,因而给消防安全设计很大的困难。各个系统还由于功能的要求频繁的交错。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将这些系统合理地布置下来已是相当困难了,如何做好消防安全设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地铁消防安全对策
  1.地铁车站按车站使用性质、面积大小划分防火分区
  一般地铁车站为地下两层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台层和站厅层乘客疏散公共区为一个防火分区;一般站厅一端的设备用房有人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1500平方米,设置一部安全疏散楼梯(封闭楼梯)直接出地面;站厅另一端设备用房用防火墙划分为二个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少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站台层各设备用房用防火墙分隔成多个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少于3人的防火分区,各分区通向站台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泵房、污水泵房、污水池、废水池、厕所和盥洗室的面积可不记入防火分区面积内。
  2.装修材料
  车站的站台、站厅、出入口楼梯、疏散通道、封闭楼梯间等乘客集散部位,以及各设备、管理用房,其墙、地及顶面的装修材料,以及广告灯箱、座椅、电话亭和售、检票亭等所用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同时,装修材料不得使用石棉、玻璃纤维制品及塑料类等遇热产生有害气体的制品。
  3.安全疏散
  车站站台是地铁车站中人员最密集的区域,也是乘客到达地下的最深场所,同时也是跟区间隧道相通的部位。因此决定了它的火灾危险性和安全疏散的重要性。
  通常地铁车站站台层到站厅层都设有2组或2组以上的楼、扶梯,该楼、扶梯的数量和宽度是由车站的远期高峰小时上下车客流和车站的超高峰系数(取1.1~1.4)计算得来的。然而,还应该根据车站的具体位置,用列车经过该车站的高峰小时断面客流来核算,同时楼、扶梯的数量和宽度必须满足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列车额定载客数量的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站台。地铁车站站台上的人行楼梯和自动扶梯宜沿车站纵向均匀设置,同时应满足站台有效长度内任一点距最近梯口或通道口的距离不得大于50m。乘客使用的人行楼梯其宽度单向通行不小于1.8m,双向通行不小于2.4m.当宽度大于3.6m时,应设置中间扶手,楼梯应符合建筑模数。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区安全出口及楼梯宽度为1.0m;单面布置房间的疏散通道宽度为1.2m;双面布置房间的疏散通道宽度为1.5m。站台有效长度外两侧均需设楼梯至轨道面,通向区间,便于区间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
  4.公共区楼扶梯布置
  车站内楼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时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车进站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疏散至站厅或室内其他安全区域,站台公共区的任一点,距离疏散楼梯口不得大于50m。
  国内地铁设计公共区通常设置两组楼扶梯,对于客流不是很大两层车站满足地铁设计防火规范。但是相对三组楼扶梯布置,从疏散距离以及在疏散点分布情况看,都要优于两组楼扶梯布置。如果为三层车站,扶梯提升高度较大,扶梯桁架较长,三组楼扶梯的布置对于站台疏散优势更为明显。如果车站客流较大,两组楼扶梯布置疏散时间接近或者超过6min,需要加大楼梯宽度,对于双柱或者三层车站,楼梯宽度增加可能会导致站台宽度不满足,必须通过增加站台宽度来解决,势必会增加车站投资。三组楼扶梯布置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在各种情况都满足的情况下,多增加一条疏散通道,对车站防火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5.地铁火灾疏散模型的建立
  利用网络优化计算原理建立了地铁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模型,该模型将地铁各功能单元当作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利用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流量限制原理来计算地铁火灾整体疏散所需时间,可以与火灾模拟软件相结合确定疏散可用时间Taset,从而评估地铁设计及其火灾疏散的安全性。
  (一)、地铁火灾疏散流动模式化
  一是空间模式化,采用网络(network)型控制方法,将各个车厢、站台、站台至站厅的疏散楼梯、通道出入口和地面安全地点作为网络的节点(node),它们之间的联系为连接(link),该连接为各个空间节点互相联系的假象空间,该处既无面积,也无距离,亦不存在用于移动的时间。
  人的处理:采用集团型处理,即将地铁中的乘客按照其行为能力不同化分为正常人、活动不便的人以及由儿童及其家长组成的家庭等3个集团。按照其构成比例,综合确定人员疏散特性及整体疏散能力。二是流动的处理,在疏散过程中,三是人的流动以单向型人流对待,在地铁车门口、站台至站厅的楼梯口、出入口等处由于瓶颈因素人流可能出现滞留,在此情况按照排队理论处理。
  (二)、地铁火灾中人员移动速度计算
  地铁火灾人员移动速度主要受地铁结构布置以及人员特征的影响。地铁结构布置决定了疏散通道类型,人员疏散时经过不同的通道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根据地铁特征,可以把通道分为水平通道、楼梯通道和门等3类。人员在水平通道的移动速度。通常每个人在不同的位置、时刻所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但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公共场所,人们的群聚效应是明显的,个体比较难以独立采取行动,因此,可以忽略个体心理反应等次要因素,而假定人们的移动速度只与他所处的几何位置以及该位置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密度两个因素有关,根据人们在前进时受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阻力,以及考虑其他因素3部分的影响。
  五、结束語
  通过对新时期下,对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和消防安全对策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地铁消防安全对策的方向,为地铁车站安全性能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浅谈铁路系统火灾隐患的成因及整改对策[A].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
  [2]朱惠军.城市地铁火灾的特点、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安防科技.2011
  [3]原震,赵新文.如何解决地铁站台隧道的通风排烟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
其他文献
以含W的改型Cr8Mo2VSi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SEM、EDS、XRD和硬度等试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淬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含量及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样品的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和共晶碳化物,其一次碳化物中含有较多的W,同时Cr、Mo、V、C等元素大量富集于大颗粒共晶碳化物中,而贫于马氏体基体中;由成分比例推断共晶碳化物类型为Cr7 C3型碳化物和少量VC型、Fe21 Mo2 C6型或Fe21 W2 C6型碳化物,较高淬火温度更有利于M23 C6型碳化物的
机电一体化是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正日益得到普遍重视与应用.煤矿机电一体化从在线监控、及时自动警报与故障诊断等视角, 对煤矿机械设备电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一书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 剖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中PLC、传感器、伺服驱动、现场总线、工业组态等模块, 进行统筹化编排与系统化讲解.参阅该书, 可汲取国内外主流机电一体化组成, 了解设计要领, 掌握系统构成与应用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措施.
期刊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 我国煤矿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 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采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在煤矿机械设备方面,企业应当时刻关注其运行状态, 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机械设计手册: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对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书中包含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技术和设计技巧, 能够为煤矿产业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推广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针对冷连轧机工作辊轧制过程中的水平振动现象,建立轧机辊系非线性水平振动模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得到冷连轧机水平方向主共振、超谐波共振和次谐波共振下的幅频特性方程.仿真表明:轧机参数的变化和不同的共振状态会对系统振动的幅值、共振点、共振区域及脊骨线位置产生明显影响.系统在次谐波共振状态下的振动相对稳定,而在主、超谐波共振情况下有明显的跳跃现象和不稳定区域产生.对比系统位移动态响应,发现次谐波共振响应曲线相对于超谐波共振情况下的位移正、负幅值减小且趋于对称,有利于减少轴承座撞击牌坊现象的产生.对比系统位移分叉特
为了减小激光切割板材的空行路程和激光加工引起的板材升温,提出了基于双染色体遗传算法的切割路径规划方法.给出了轮廓特征点的选择方法,对轮廓间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数学描述,并建立了切割路径规划的多目标函数.针对切割起点确定和切割路径规划的联合求解问题,设计了双染色体编码方式,从而提出了双染色体遗传算法.该算法针对激光切割路径规划的特殊性,对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并给出了双染色体遗传算法对激光切割路径的规划流程.在10 m×5 m排样板材上进行路径规划验证,厂家CAM软件规划路径的空行路程为54.7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前进,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带动了道路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作为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沟通地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口流动的重任,其质量问题更是需要严格把关。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对公路路面沥青的施工质量控制,以保证公路施工质量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沥青是我国公路施工普
期刊
本文主要针对交通信号的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信号识别方法.
元器件作为组成板卡级、整机级的基本单元,对于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而言,元器件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元器件结构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发现元器件中结构缺陷、设计缺陷和材料选用缺陷,是促进元器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新型元器件应用的有效验证技术,也是提高装备可靠性的必要手段.元器件结构分析能够有效的为用户提供国内外器件的设计对比情况,为用户选用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元器件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等环节,能够帮助元器件制造厂商进行设计、工艺等改进,提高国产元器件的质量等级.然而结构分析技术的关键在于在综合考量方案制定与应用环境的关系
讲述行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智能库管系统以及无人行车在此阶段能够实现的功能.
在当代技术发展的前提下,PLC在电气工程中越发突出的重要,现在PLC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及推广.所以,初探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是极其有必要的,这样为今后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坚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