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那天早晨,我刚批改完学生的作业,拿起书本,心想:今天该让学生们练练笔了,写什么好呢?写事?无非是让座、帮邻居打扫、做家务。写人?还不是慈爱的妈妈、严厉的爸爸、敬爱的老师。想象?想象些什么呢?不经意间,我看见办公桌上摆放着当天的《信息时报》。信手翻了一下,一眼看见了报纸上一幅漫画:《还我金葫芦》。我被画家笔下滑稽的画面吸引住了,禁不住笑了来。对,就写它!
上课铃一响,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实物投影仪,画面马上出现在屏幕。同学们一下子被漫画吸引住了,不禁发出阵阵笑声、议论纷纷,嘀嘀咕咕:“老师要干什么?”“为什么让我们看漫画?不是上语文课吗?”看到同学们充满疑惑的眼睛,我于是对同学们说:“看了这幅漫画,你能想象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的话可多啦!
一个学生说,那是同学们做好事,抢着去给“创卫”的环卫工人送防暑的凉茶。另一个同学说,学校开展环保教育,发动同学们收集可回收再用的物品,有一个同学把家传的金葫芦抱回学校。连平时一听见要回答问题就低下头的小欣也站起来说:“那是为了支持市政府和交警部门开展的‘畅通工程’,同学们抢着去给在烈日下指挥交通的警察送解暑的清凉茶。学习委员的回答使大家的话题更广了。她说“流感”“手足口”肆虐,某凉茶铺的老板为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着想,找到了一处秘方,熬制出预防“流感”的凉茶,可老板那惟利是图的儿子非要趁机哄抬凉茶的价格。于是就出现了:老板高呼“还我金葫芦!”追赶抱着葫芦直跑的儿子的画面。还有的说,某同学误以为家里凉茶铺的金葫芦很值钱,想把它卖掉,捐给贫困山区的儿童……
看到同学们说得那么起劲,话题这么广,我心中暗暗高兴:“你们不是常常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吗?今天大家说得多好啊!把它写下来吧!这是今天《信息时报》上一段社会新闻的插图,记者把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记下来了,画家用他的笔把当时的情形描绘下来。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也许就在你身边发生,却在你不在意间溜走了。明天我再把这篇报道读给大家听!”
作文交上来了,我翻阅大家的作文,觉得比平时的作文好多了。每一篇作文就是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有的曲折生动,有的感人至深,各有精彩之处。当我把新闻的内容告诉大家时,大家发出了一阵惊叹声:原来故事是这样的!我趁机引导学生: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读书、读报,了解更多大事、小事、天下事,在身边寻找写作的素材。
过了不久,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把家里订阅的《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带回学校在课间休息、午休时间相互传阅。而学校里无人问津的《岭南少年报》、《现代小学生报》也变得抢手了。在课间同学们谈论的话题更多了,他们讨论“神舟十号”、“广州创文复检成功”、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不正是学生们平时缺少的吗?金葫芦跑掉了,同学们关注身边人和事的心却开启了,他们缺乏的作文素材增多了。
[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古人亦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就强调了灵感对作文的重要性。那么,灵感源自何处?从生活中来!学生作文时,常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究其根源就是不会认真地观察生活,生活的积累不够丰富导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或为应试要求的得分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的思想而编,或为体现某种写作技巧而写……但却失去学生个性化的真情、真话。有人说,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了,生活内容太单调,每天往返于学校、家庭。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们的社会体验。因此,学生们缺少生活经验,缺乏写作素材。其实,学生的知识不仅限于课堂、书本,现代资讯发达,学生们的知识来源还可以来自社会、家庭、各媒体(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他们并不缺少生活,他们缺乏的是开启他们关注生活的钥匙。常言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
当代课程观早已把课程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经验,而且把“生活世界”也纳入了课程内容的范畴。将学生的学习看成主要是掌握人类共同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显然与当代的课程观相龃龉。而这样的看法,也不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以往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信条早被当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观念打破了。只有把自己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做一个有抱负、有责任的现代人。
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外,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中接受书本以外的教育,同时写作素材也随即丰富起来,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来。这样,既能感染别人,又能教育自己。
那天早晨,我刚批改完学生的作业,拿起书本,心想:今天该让学生们练练笔了,写什么好呢?写事?无非是让座、帮邻居打扫、做家务。写人?还不是慈爱的妈妈、严厉的爸爸、敬爱的老师。想象?想象些什么呢?不经意间,我看见办公桌上摆放着当天的《信息时报》。信手翻了一下,一眼看见了报纸上一幅漫画:《还我金葫芦》。我被画家笔下滑稽的画面吸引住了,禁不住笑了来。对,就写它!
上课铃一响,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实物投影仪,画面马上出现在屏幕。同学们一下子被漫画吸引住了,不禁发出阵阵笑声、议论纷纷,嘀嘀咕咕:“老师要干什么?”“为什么让我们看漫画?不是上语文课吗?”看到同学们充满疑惑的眼睛,我于是对同学们说:“看了这幅漫画,你能想象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的话可多啦!
一个学生说,那是同学们做好事,抢着去给“创卫”的环卫工人送防暑的凉茶。另一个同学说,学校开展环保教育,发动同学们收集可回收再用的物品,有一个同学把家传的金葫芦抱回学校。连平时一听见要回答问题就低下头的小欣也站起来说:“那是为了支持市政府和交警部门开展的‘畅通工程’,同学们抢着去给在烈日下指挥交通的警察送解暑的清凉茶。学习委员的回答使大家的话题更广了。她说“流感”“手足口”肆虐,某凉茶铺的老板为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着想,找到了一处秘方,熬制出预防“流感”的凉茶,可老板那惟利是图的儿子非要趁机哄抬凉茶的价格。于是就出现了:老板高呼“还我金葫芦!”追赶抱着葫芦直跑的儿子的画面。还有的说,某同学误以为家里凉茶铺的金葫芦很值钱,想把它卖掉,捐给贫困山区的儿童……
看到同学们说得那么起劲,话题这么广,我心中暗暗高兴:“你们不是常常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吗?今天大家说得多好啊!把它写下来吧!这是今天《信息时报》上一段社会新闻的插图,记者把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记下来了,画家用他的笔把当时的情形描绘下来。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也许就在你身边发生,却在你不在意间溜走了。明天我再把这篇报道读给大家听!”
作文交上来了,我翻阅大家的作文,觉得比平时的作文好多了。每一篇作文就是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有的曲折生动,有的感人至深,各有精彩之处。当我把新闻的内容告诉大家时,大家发出了一阵惊叹声:原来故事是这样的!我趁机引导学生: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读书、读报,了解更多大事、小事、天下事,在身边寻找写作的素材。
过了不久,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把家里订阅的《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带回学校在课间休息、午休时间相互传阅。而学校里无人问津的《岭南少年报》、《现代小学生报》也变得抢手了。在课间同学们谈论的话题更多了,他们讨论“神舟十号”、“广州创文复检成功”、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不正是学生们平时缺少的吗?金葫芦跑掉了,同学们关注身边人和事的心却开启了,他们缺乏的作文素材增多了。
[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古人亦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就强调了灵感对作文的重要性。那么,灵感源自何处?从生活中来!学生作文时,常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究其根源就是不会认真地观察生活,生活的积累不够丰富导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或为应试要求的得分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的思想而编,或为体现某种写作技巧而写……但却失去学生个性化的真情、真话。有人说,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了,生活内容太单调,每天往返于学校、家庭。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们的社会体验。因此,学生们缺少生活经验,缺乏写作素材。其实,学生的知识不仅限于课堂、书本,现代资讯发达,学生们的知识来源还可以来自社会、家庭、各媒体(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他们并不缺少生活,他们缺乏的是开启他们关注生活的钥匙。常言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
当代课程观早已把课程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经验,而且把“生活世界”也纳入了课程内容的范畴。将学生的学习看成主要是掌握人类共同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显然与当代的课程观相龃龉。而这样的看法,也不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以往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信条早被当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观念打破了。只有把自己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做一个有抱负、有责任的现代人。
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外,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中接受书本以外的教育,同时写作素材也随即丰富起来,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来。这样,既能感染别人,又能教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