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口语交际空间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sat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现代人社会生活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把口语交际向家庭、学校、社会延伸,不断拓宽口语交际空间,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全面提升口语交际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把口语交际向家庭生活延伸,学会倾听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会倾听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问题,往往注意力难于集中;二是没有明确目的,未能养成听的习惯。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是进行正确应对和表达的前提。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生活中的倾听大致分为两类:无目的性的随机听和有目的的倾听,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倾听。教学中带有目的性的倾听又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日常生活的留心倾听,这种听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是自己喜欢的奇闻异事,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等。二是带着任务听,这种听目的性非常明确,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更要适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因为倾听不光能知道别人讲什么,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把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及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学生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好,让学生会说。书本上的口語交际内容只是一个范例,如果只靠那几节课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师除了要讲好书本上的内容之外,还要把学生的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可以说,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光,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由于受年龄、知识等的限制,对于一些陌生话题不感兴趣或难以理解表达,而对于自己的校园生活他们再熟悉不过,不会让他们无话可说。因此,校园生活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宝贵资源。
  教学中,以校园生活为中心,通过话题辩论、情景剧表演、校园生活剖析、调解专家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些活动的特点:
  一是预设,就是事先设定好的,是每学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二是随机,就是根据发生的事情和校园生活需要临时决定的话题。随机话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是针对班级中出现的某一种现象或问题,也可以是校园中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再比如发现学生随手乱扔杂物,就立即让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再让其他同学对这一行为进行评价,同时想想如何说才能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其实,生活中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非常丰富,关键是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善于用身边的话题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学会应对
  口语交际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应对。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对能力相对薄弱,是造成口语交际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问题和症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加以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和训练都离不开社会生活。
  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社会生活话题搬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现场,又要让学生把学会的应对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口语交际从社会生活中来再到社会生活中去,逐步学会应对,形成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爱模仿、善于模仿的特点,捕捉社会生活话题,为学生建立模拟的口语交际场景,让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交际,再通过师生共同的评价,来领悟不同话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懂得要正确应对,就必须做到倾听时要听明白、抓重点,表达时要有针对性、完整性。比如,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接待客人、购物、旅游、指路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场景将之搬进课堂,教给学生基本的应对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运用和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应对。
  家庭、社会、学校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倾听、表达、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三项技能,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他文献
《香菱学诗》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版)第四十八回。标题是编者加的。选文给读者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形象:黛玉和香菱。黛玉不愧为一位饱读诗书、深谙教学艺术的好老师;香菱不愧为一位聪颖灵秀、极富悟性的好学生。  细品好老师黛玉的为师之道,很符合现代语文教学思想。  第一,她给学生以信心鼓励。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她打消了学生畏难的念头,让自己的学
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一、人才成长需要德育因素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
对教师进行正确的详略的处理,是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时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教材详略的处理并无固定的模式,应根据教材自身的难易度及学生的基础状况来确定。要做到详略得当,就须具体
解三角形问题,一般涉及求角、边及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等问题。这类问题都是以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为载体,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来求解。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学生经常忽视三角形中的各种条件而出现解题错误,本文举例说明。  一、忽视三角形背景,遗忘内角和定理致错  例1.在△ABC中,若sin(2π-A)=-■sin(π-B),■cosA=-■cos(π-B),求A。  错解:由已知得sinA=■sinB,把■co
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曾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勤动笔,多思考。希
摘 要:在音乐课堂上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使音乐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互动性和创造性。它能使抽象变得直观,呆板变得更生动,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更活跃,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审美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 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要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然而教学实践中总是出现一些教学的误区,以下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远离华而不实的语文课件  现代人审美观的提升也在多媒体软件的美工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是要分场合的。可以发现很多教学软件的首页无一例外
海口11月16日讯素有海南省“小高考”之称的高中基础会考开始对2012届学生建立考籍,从16日起至本月20日.符合条件的学生须持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向所就渎学校提出申请。
职业院校的教育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职业教育,学校教育定位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需要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著作《教育漫话》中写道:“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他们应该高高兴兴,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充分感到快乐。”教育家们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揭示了学生身心愉快对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乐”起来呢?    一、教师激情导“乐”    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具有主导作用,而且还具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