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成长记:行走戈壁荒原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qianwus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届“好校长成长计划”。

  每年8月,总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校长,来到莫贺延碛戈壁荒野,完成四天三夜、112公里的行走。
  把他们聚到这里的是一个叫做“好校长成长计划”的公益项目,由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脚里学院举办。从2011年起,八届成长计划已有超过600位校长参与。
  “2018年好校长成长计划”的主题是“教育中的‘人一’”,“好校长成长计划”希望每一位校长看见自己,看见老师,看见学生。
  1400年前,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长约八百多里的莫贺延碛。古时,这里也被叫做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看不见一点水草。玄奘孤身一人走在这无垠的沙漠,四周所见,除了黄沙,还是黄沙,从白天到晚上,从黑夜到黎明,一路上,他一直默念着观世音菩萨圣号及《般若心经》。
  同一条路上,乡村学校校长们思考和讨论着人生、事业:如何改变教师的职业倦怠、改变乡村学校的现实困境、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如何改变中国的乡村教育……

行走中的收获


  “没想到,最后却输在了走路上。”42岁的张瑾坐在帐篷内,仔细观察着自己脚上的水泡,嘴角不经意地抽了一下。“平时开展扶贫工作的时候,每天走访七八十户人家,也要超过10公里了。但今天刚走完5公里,感觉脚已经不行了。”
  这一天,戈壁徒步进入第三天竞赛日,经过前两天近60公里的行走,张瑾的脚上已经磨出近10个水泡,膝关节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踩在40摄氏度高温炙烤的硬砂石上,每走一步,钻心的疼痛让他根本无暇欣赏戈壁上红柳林、绿湿地、黑峡谷等奇景。
  一群人被“放逐”到连鸟兽也罕至戈壁,顶着烈日狂沙,忍受着长时间行走的痛苦,每天二三十公里、六七个小时的徒步,连续四天,不断逼近体能和意志力的极限。这个时候,他们能感知的是人性的真实和内心的澎湃。
  张瑾最终在下午两点左右抵达营地,取得了第63名的成绩。“再苦再累,决不能掉队。”张瑾说,是责任与荣誉感让他坚持走完全程。当这一组最后一名校长在17时07分抵达终点时,其他人迎上去相拥而泣,“不管名次,最重要的是坚持到最后。”
  在“好校长成长计划”的不少项目县,已经有很多批校长参加过这个活动,他们将戈壁的经历见闻,讲给其他校长们听,又吸引着其他校长们前来。张瑾是贵州省黔西四中的副校长,学校校长雷飞颖就曾经来过戈壁两次,一次是2015年,當时的他是个170斤的大胖子,缺乏锻炼、体虚气弱,常常是最后一个到达营地。可他偏偏不服输,回到贵州以后加强锻炼,2016年作为志愿者参加。
  张瑾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第一次从戈壁回到贵州,雷飞颖就组织了一次教师徒步活动,把戈壁的做法和精神融入教师培训工作当中,“现在自己走过戈壁之后,才体验到何谓坚持,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过去,黔西四中的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师职业倦怠较为严重,近几年来,老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都非常高。“这几年,我们的老师参加教育扶贫工作,需要走村串户家访、精准帮扶,不少学校的老师都不愿意去,觉得与本职工作无关,但是黔西四中老师本着师者情怀,以及志愿者精神,放学之后主动担当。”张瑾说,这些改变都源自于雷校长从戈壁回来后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做人要有底线,要有良心与温度,还要对教育事业有所憧憬。”
  人们常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这种认知被颠覆,学校逐渐呈现出“多轮驱动,系统整合,人人都是领导者,人人需要领导力”的状态。一所好学校不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
  黔西四中今年有2人参加“好校长成长计划”,一所学校两人参加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好校长成长计划”在当地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8年来,已有超过100位校长参与到其中。可以说,在威宁,这个活动已经成为校长们的共同精神家园,不少校长成为当地劲头更足、工作更优秀的学校管理者,教育局也将是否参加过戈壁徒步,当作考察校长的一份重要依据。
  据了解,威宁县教育局还把教师发展中心放到了黔西四中。至今,黔西四中已经培训了5期200多名教师。
  张瑾说,这次回去之后,他还想要追加一条对老师的要求,“那就是做教师必须勇于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至于学生,徒步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9年级学生每年的固定活动。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放弃。”
  从戈壁行走中汲取到巨大的养分,让黔西四中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教科研兴校的办学之路。“短短三年时间,我们学校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薄弱校,成为全县数一数二的优质校。”张瑾对此颇为自豪。

与自己的对话


  赴戈壁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焦叔斌给校长作了《一群人走得更远》的演讲,他建议校长们带着“我是谁”“我秉承什么样的原则”“我要去哪里”“我要如何去”等四个终极思考走上戈壁。
  威宁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李育学带着这四个问题,走上了戈壁。他坦言,这些天的行走,给了他更多时间去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尤其是一段独自行走的路程,让他完成了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三百多名学生大多都是患有多种残障的孩子。从我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手语能力,更好地跟他们进行沟通。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启蒙教育很重要,回去后还要对他们加强‘孝’的教育,有了对父母的孝心之后,才能慢慢理解大爱。最终,我希望这些孩子毕业后可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不会成为家庭的负担。”
  至于教师,李育学已经想好,回去后就要给他们做一次培训,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并将自己的“欲望”与工作结合起来,以此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老实说,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老师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按照编制我们可以有一百多个名额,但现在我们只有55个老师,有一半还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很多时候,他们习惯随遇而安,认为在这里没有出路,遇到困难时,就会放弃或者敷衍了事。但在戈壁上,你这样做绝对不行,必须走到终点。”李育学相信通过每个人切切实实的改变,学校也会有所改变。
  四川都江堰沿江小学的校长文洪,则将这次戈壁徒步比作是一次“从肉体到灵魂的穿越”。他说:“作为校长,一定要为你的团队塑‘形’,为团队成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让每个成员‘找到感觉’‘有存在感’,才可能为职业幸福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威宁县羊街镇第二小学杨洲校长看来,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必须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里的健康包含着生理、心理、人格、道德、知识与技能等全方面的健康,同时要长期坚持这份责任感,让教育的重心——‘育’凸显出来,让教育真正成为惠及所有人民的伟大工程。”同时,他还认为,传扬戈壁那种敬畏自然、守护自然的精神和志愿者们那种对社会满满的责任感,也是校长们应有的责任。“让这份正能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也是我们作为校长的使命。”
  戈壁徒步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校长们独处、自己与自己对话,反思办学之路和教育理想。每个校长,都从戈壁徒步中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学习管理的校长们


  2011年,第一期“好校长成长计划”便是在戈壁上酝酿成立的。当年,“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部分戈友组成的支教队,在基层支教时发现,乡村校长50%以上的时间花在准备材料应付各种繁琐的日常工作上,乡村校长们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人没有任何改变和突破的意愿。
  由于周围缺乏标杆,乡村学生的求学成才之路并不乐观。但是,真正能促进当地孩子身心发展的,恰恰是本地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工作状态。
  乡村基层教育的现状和困境令这群戈友有了新的想法。能做些什么改变乡村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心态?戈友们想起了戈壁。戈壁徒步对他们产生过积极影响,他们希望戈壁徒步的经历也能为校长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就这样,支教队发起了“好校长成长计划”,戈壁徒步作为项目的第一个环节被确定下来。2015年,支教队升级为脚里学院,此后一直是成长计划的联合主办方。
营地星空。
戈壁精神将长久地影响校长们。

  每一期“好校长成长计划”后校长们的反馈,不断激励着项目主办将活动办下去。“我们发现这个安排是对的。戈壁徒步成了校长们引以为豪的经历,他们在个人生活和学校活动中,融入了很多戈壁精神的元素,他们说这是他们参加过的所有培训中,最感动、最触及内心的一次,他们惊讶于自己内在的能量。”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说。
  一位乡村校长走上戈壁之前,曾对自己的职业非常失望,辞职的想法一直萦绕心间。戈壁徒步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他认定自己要在教育之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正是好校长成长计划渴望带给校长们的理念——理想、行动、坚持、超越。
  当然,“好校长成长计划”不止于戈壁徒步,好校长课堂才是其核心阶段。组委会邀请管理专家、人文学者为校长们讲解管理理念和工具、教育的人文精神等,试图将校长们行走戈壁的收获,与管理智慧、人文精神勾连起来,真正地推动校长们的改变。
  在课堂培训阶段的《人需要灵魂,学校也一样》工作坊上,焦叔斌与校长们共同探讨一个好校长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学校校长和老师应该围绕什么样的使命展开工作、如何达成有价值的使命。他以管理学的視角解析好校长如何打造一所好学校。
  “走戈壁,只是形式,只是表象,真正的目的是让大家精神有所升华,思考如何将修身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焦叔斌说,校长于学校而言,是教育者,更是管理者,“但中国大多数校长缺乏管理知识,我们会借鉴商学院的培训模式,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的培训,让校长学会学习、学会管理,回归真正的教育理想。”
  “每年都会有10-20位企业家参加到好校长成长计划之中,他们既是志愿者,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我们希望,他们的创业精神、管理本领,能够为校长们更好地办学提供启发和借鉴。”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理事长程雯说,这也是好校长成长计划独具特色的地方。
  从投身教育事业算起,一位好校长的事业之路,可能要延续40年。这条路肯定要比戈壁上几天的磨砺更加艰辛,也更需要坚持。戈壁徒步以及校长课堂,只是给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的窗。
其他文献
大姐的公公向爹,印象中我们见过一面,大姐结婚时,我作为娘家代表上门,不过年龄太小了,什么也不记得了。  可是我一直记得向爹的几段轶事。他是村里最早的“上漂”,早年在上海拉黄包车,和我父亲也算同行。那个年代,他们没有读书,没有技术,只有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上世纪50年代末,这样的人力车夫,按政策要被遣返回乡。向爹死守上海滩,他不愿回来,他知道,家里人口多,靠土里刨食,嘴也管不上。当年的留守,据说有过
一年之后,再去查湾。  十月底的天,午后的空气依然有些燥热。查湾被大片金黄的稻田包围着,一两个老人叼着香烟在乡村公路旁的农地里擦汗撸袖,收挖着红薯。  诗人海子家附近的那口池塘去年此时还有人在闲钓蓝天白云,如今,才一年过去,那湾清水已经干了许多,一片浑黄,我竟然没有把它认出来。海子纪念馆的大门紧锁。文化园弧形的诗墙多了一处悄悄涂抹的痕迹,两个错别字依然在秋阳里闪闪发光,有些刺眼。  村庄旁边的查湾
1月25日凌晨1点,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发表来自上海科学家的论文,宣布世界首批两只来自体细胞的克隆猴成功诞生,迄今已分别健康存活了59天和51天。  继1997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羊之后,生命科学家就开始尝试克隆其他动物,牛、猪、狗、兔都获得了成功,但在用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子上,却折戟沉沙。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两位年轻科学家。用
一箭三星是风暴一号的第11次发射,也是它最后的辉煌。以后,国家对火箭的研制发射任务作了调整,上海不再研制风暴一号,其成熟的技术融入和延续到了上海后来研制的长征四号和长征二号丁等系列火箭中。2014年底,中国航天实现了长征系列火箭200
不管是哪个时代,时代热血和家国情怀永远是少年人心头的诗情,这种热血与情怀又将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温度传承给后时代的少年人,在新的时代交出新的答卷。    《无问西东》是个迟到的少年人,在路上耽搁了六年,直到电影主角们都人到中年结婚生子,方才姗姗来迟,不徐不疾地道一声:“来晚了,请各位多包涵。”  然而,他还是个少年人,稚嫩,明亮,自信,带着知识分子的风骨,满怀青年学生的理想。  这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长宁区华阳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居民开展百米画卷绘祖国。  社区公共空间=老年活动室;阿姨妈妈们只会唱歌、跳舞、做手工;街道居委安排什么居民就只能玩儿什么;老式里弄是跟不上趟儿的城市创新末端——如果上面这些想法你全中,那你和记者一样,需要走进现在的市民中心瞧一瞧看一看,相信我,刷新的认知不是一点点。  市民中心、睦邻中心、市民驿站、同心家园……在上海市的各个区,市民中心有各自丰富多彩的名字,但相同的
本文对出现在《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2年第7期上面的一篇文章“高考试题研究——2012年湖北省高考文科数学22题”中出现的两道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这两道题是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的压轴题.为了方便证明,我们先给出了三个引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
高考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对2013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普遍的评价是:出乎意料之外。那么,老师和学生意料之中的试题是怎样的?此次意料之外,外在那里?平时的教学是全面到位还是有所选择?是扎扎实实还是投机取巧?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认真、客观地分析、评价这份试题,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非常有借鉴作用的,尤其是对2014年高考备考复习有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启示一:回归教材要落到实处  现举例简
午后的斜阳  懒散地洒在操场  光与影的相撞  明媚得变了模样  你卻说前景渺茫  慌乱中失了方向  嘿,亲爱的  与其担忧未来  不如拼力战一场  越过绝望的山坡  等待你的将是什么  是梦与美的结合  不要瞻前顾后  无需畏首畏尾  从艳阳高照到雨雪纷飞  从旭日东升到华灯初上  拼一个春夏秋冬  得一生无怨无悔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  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  乘风踏浪搏击沧海横流  飞鞭催马痛
海上画坛,卧虎藏龙,父子丹青,笔墨传承。  近日,“文心造化——顾潜馨·顾炫父子精品展”在上海敬华艺术空间隆重举行,令人一睹顾氏父子两代艺术家的风采。  在顾潜馨作品中,人们可以品味到浓浓的古意——高雅的气韵伴随着深厚的传统功力。其立意、造型乃至笔墨、赋彩,都显得华丽而典雅。再看他的笔墨功夫,线条精到挺劲,变化多端,描写物象时一笔不苟而又放松飘逸,充满了生命的律动,这正是南齐谢赫所说“六法”中的“